公安部及国家网信办日前拟定网络身份认证管理办法,鼓励网络用户自愿登记真实身份后统一签发「网号」、「网证」,以推进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应用,并防止个人资料被网络平台以「实名制」为由过度采集。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7月26日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名公布内容。内地民众可在8月25日针对这项办法的内容提出意见。
公安部及国家网信办声称,这项办法是为「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推进并规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应用,加快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而研究起草。
上述两单位提到,这项办法旨在建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能力」,并为社会公众统一签发「网号」、「网证」,提供「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的真实身份登记及核验「服务」,达到「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推进网络可信身分战略」的目标。
官方表示,基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自然人在网络中依法需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讯息时,可透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自愿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 ,进行非明文登记及核验,无需向网络平台等提供明文个人身份讯息。上述两单位又说,此举可最大限度减少网路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公告,「网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与每个人的身份讯息相绑定,但不会公开显示个人讯息;「网证」则是指承载「网号」的网路身份认证凭证。而不满14岁者要申领「网证」、「网号」,要征得父母同意。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7月26日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名公布内容。内地民众可在8月25日针对这项办法的内容提出意见。
公安部及国家网信办声称,这项办法是为「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推进并规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应用,加快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而研究起草。
上述两单位提到,这项办法旨在建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能力」,并为社会公众统一签发「网号」、「网证」,提供「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的真实身份登记及核验「服务」,达到「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推进网络可信身分战略」的目标。
官方表示,基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自然人在网络中依法需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讯息时,可透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自愿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 ,进行非明文登记及核验,无需向网络平台等提供明文个人身份讯息。上述两单位又说,此举可最大限度减少网路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公告,「网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与每个人的身份讯息相绑定,但不会公开显示个人讯息;「网证」则是指承载「网号」的网路身份认证凭证。而不满14岁者要申领「网证」、「网号」,要征得父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