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华论坛三大咖对谈作家元山里子最新长篇小说
日期: 2024/07/23 16:18
作者:梁德华


近日,东京书房出版社出版了作家元山里子最新长篇小说《星星遇见月亮》。7月14日,这本书的第二场分享会在东京神保町局外人书店举行。当天恰逢日本公众假日“海之日”。与盛夏非常吻合的小说名《星星遇见月亮》,配布蓝色封面,星光点点,给读者带来几分凉爽与浪漫。


 
长篇小说《星星遇见月亮》。姜建强摄影

本次分享会邀请了著名旅日作家李长声、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长、东京书房出版社总编姜建强,纯文学评论家蔡之岳三位大咖作为嘉宾。书店创始人赵国君店长主持分享会。新书分享会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元山里子创作谈,第二部分是作家与三位大咖对谈,第三部分是互动环节。



 
右起:主持人赵国君、嘉宾姜建强、李长声、蔡之岳,作者元山里子

一、作家元山里子的创作谈

作家元山里子在创作谈中说,这是她在日本出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22年前出版的日语书。后来她从东京搬到了日本中部地区。不久前由于某种缘分,进入了局外人书店的一个妈妈微信群。想不到在妈妈群里受到了很多启发。元山说书中有一个细节是妈妈群提供的。她为此小小地透露了一下,说是书中第100页,有一个描写主人公丽奈给孩子读绘本的小细节。元山解释道,在妈妈群里,群主倡导给孩子读绘本。因为自己没有孩子,缺乏这种体验。而自己在小时候,由于妈妈是日本人,中文也不好,所以也没有读绘本的记忆。受到妈妈群里读绘本的启发,感觉特别好。读是一种语音的导入,对儿童的帮助很大,所以读绘本就成了小说中的一个细节。元山还幽默地说“具体细节我就不透露了,你们过后可以买这本书。”一开场,与会者的兴趣就被提起,迫不及待想继续听下去。接着,元山里子主要谈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以及构思情节、语言描述等。在小说的“后记”中,还刊载了中国华侨大学谭艳红文学博士与元山里子的访谈录,这里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阅读“后记”。


 
作者元山里子

二、元山作家和三位大咖的对谈

接下来主持人邀请三位大咖发言。姜建强作为出版方首先发言。他是这部长篇小说的第一位读者。在发言中姜建强说,元山里子的这部小说,最大的看点,或者说最具意义的就是用“一女二男二小孩三家庭”的物语,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人的情感本位最终还是高于优于大于理性本位,情感本位才是人的日常物语的三段式。小说主人公丽奈最终回归丰川,丰川最终接纳丽奈,就是情感本位作为人的伦理和精神,最终以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面貌,内在于边界于人的日常。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著名的“厌女论”,与元山里子的小说,有着一种不谋而合的重叠与交叉,只是,元山的小说用女性故事,更为明白地宣告了一个事实:女性主体本身其实已死,我们现在对女性身份的建构与定义,都是女性主义的一个对立面。或者说女性主义本身,就自带“厌女”情绪,“女性主义”这个提法本身,就是女性蔑视与歧视。小说中,丽奈最终用一种理解与包容化解人事与物事,就表明女性本身就是物语,她与男性一样,不需要再建构与定义。所以这部小说的新意和阅读价值也恰恰在这里。
 


姜建强

接下来是文艺评论家蔡之岳发言。他首先从宏观上谈论元山里子除了文学的表达之外,最难得的是文本中含有丰富的日本文化,这种文化相对于我们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异质文化。而在文学中,如果用文学的手法来表达一种异质文化,那就是有感染力的,能打动人的,也是有文学价值的,能够激发起读者很大的阅读兴趣。针对作者的这本新著,蔡之岳使用了五个关键词:1、真诚。2、细腻。3、爱意。4、私小说的气质。5、童话寓意。


 
右:蔡之岳

关于真诚。蔡之岳说大家读后结合以前的那几本书,都能感觉到作者(叙事人)始终是袒露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说包括个别隐私的地方,都没有什么遮掩。她通过这种真实的叙事来打动人。

关于细腻。可能跟个人的一些气质,或者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的那种人生感受、生活感悟有关。书中的一些生动的描写,包括男女主角在相识、产生爱意的过程中,男主角打动女主角的美牙、内双眼皮以及自然舒展四肢等细节描写,都是很文学的表达,特别感人。

关于爱意。女主角自始至终对外婆、对兄弟姐妹、对丈夫丰川、对儿子翔儿,有着自然的亲情之爱。特别难得的是,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女明日香,女主角对她的爱也是发自内心的母性爱,体现着一种伟大的人类之爱,特别能打动人心。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一些细节,很传情,也表达了一种不同凡响的爱。

关于私小说的特征。私小说在日本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讲故事的人或作者,直接披露自己的内心隐衷,包括隐私,包括丑陋的东西。 “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潜意识,写自己内在的东西。蔡之岳说,元山本人在创作谈中也谈到了自己受到芥川龙之介私小说的影响,让主人公或者让第一人称叙事人直接传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对比的元素,跟日本私小说结合起来的话,可能感到了一些意趣或者妙处。

关于童话。童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的模型,它的特点就是很善良的人在快乐的生活中突然遇到了一些邪恶的东西,最后通过一些努力或者相互的帮助,克服了邪恶或者战胜了邪恶,重新回到一个幸福的生活结局。这本小说的叙事可能无意中暗合了这种叙事模型,这种童话的东西也给人一种很美的东西,美的元素让人感觉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第三位发言的是旅日著名作家李长声。长声谈了三个观点。第一,他说和元山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知道她是个“女强人”。因为跟她很熟悉,读这本小说时经常有一种她在写自传小说的那种感觉,特别是丽奈这位女主人公,在元山的叙事中,仿佛觉得就是第一人称的“我”。可能作者自己是无意识的。但就在无意识之中写了丽奈这个人物。因为元山本身是女强人,所以丽奈也绝对是个女强人,整个故事、整个人生设想,包括那两个男人的命运都掌握在她手中,她一直在左右着他们。作为女强人,元山无意中写出了两个女强人,小姑娘明日香也是女强人。第二是小说的背景,写的是日本华族后代,比如丽奈的外婆使用的就是华族语言。日本华族制度是在1945年被废除的,已经很久远了。长声说,如果写这部小说评论的话,要和太宰治的小说《斜阳》进行比较。《斜阳》写的就是华族故事,是1947年写成的。另外长声在发言中还指出,小说中写得最好的是丰川,元山刻画了一个贵族后代,保持着贵族子弟的气质,对母亲唯命是从,给人一种上班族的窝囊废的感觉。第三,长声给出的一个意见就是书中过多地解释了日本男人是什么,或什么是日本男人,而缺乏描写。他说这种解释是属社会人类学的。他建议作者有机会将小说内容再扩大,这样就能更从容、更细致入微地刻画好人物角色。
 


李长声

接下来,元山对三位大咖的点评一一做了回应。对蔡之岳的点评,元山说为什么会写虚构和非虚构的文字,比如《他和我的东瀛物语》,那是因为自己想对这个世界说话,要把真实的事情说出来,而且说什么话都是有一个契机的。她鼓励大家有什么话可以写小说。在回应李长声关于“女强人”的评价,元山说被他这么一说,忽然间觉得潜意识之中有一点自己的影子,比如说丽奈很会打算,很会施展一些小花招,在不经意之中就把自己表现了出来。对姜建强的点评,元山表示他总有一种高度和深度,有他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视角看问题。如小说与女性主义、厌女论与小说中的丽奈等,都是有新意的评说。

三、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与会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郭京会女士第一个发言,她说曾经读过元山里子的《他和我的东瀛物语》,写到那场战争中的中日双方的百姓,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就被深深地打动,还掉了眼泪。但那本书是当作纪实作品来读的。这次的新作也是一口气读完,但这次是作为一部虚构小说看完的。作为喜好文学的我来说,感觉这一本确实比前一本写得更好,它不仅仅作为一个曲折的引人入胜的恋爱故事非常精彩,而且还抓住了男女在恋爱中的心路历程及外在表现。另外一个是觉得作者把日本各种社会现象尽可能地融进了这本小说里,局部地细读,有胜过一篇散文的地方。这应该归功于作者的日常经历和读书经历。

日本华文作家协会理事梁德华女士在发言中表示,最开始是被元山里子的非虚构传记作品吸引,曾经看过她的《他和我的东瀛物语》。这本新书读后感觉写得非常细腻、流畅。这是第一个感想。另一个感想是受益于各位老师的点评,学习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欣赏这本小说。还有一点是听了作者的创作谈,了解到作家元山希望通过这本书体现的社会责任感,有被打动被感动的地方。

一位年轻的与会者在发言中说,今天的分享会感觉特别有收获,我一定要阅读这部小说。他说元山的写作是向着世界的表达,这一点觉得特别好,这激励了自己的写作。另一位青年男士在发言中说,觉得作家元山里子的生活很传奇,尤其是她已经去世的丈夫,希望听一听关于他的心路变化。接着元山简单介绍了她丈夫的三次心路变化。她说战争是怎么丑恶,战争是怎么把善良的人都变成魔鬼的。她说她虽然没有把这些深刻地刻画出来,但是至少听了一个亲临战场的日本“鬼子”这么亲口说,就很想把它真实地写出来。主持人说第一次听到从人性的角度描写“鬼子”,非常震撼。还有一位男青年在发言中说,想写一些类似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文章,所以很好奇想问一下元山作家,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如何从一名文学素人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的?元山里子回答说写第一本小说的动机是当时被同乡骗了感情,后来事情暴露后,觉得很委屈,就想把这种人丑恶的一面让世人看到。她说如果自己的生活中受到什么委屈,或者你的女朋友特别美,你想把她展现给世人,这就是写作的一个动机。另外,写作的语言其实不用太复杂,只要我们真诚的表达,越简单有时反而越感人。

在之后的自由交谈时间里,一位同样来自福建的陈女士和作家元山做了近距离的交流。陈女士说书中有很多细节特别的真实和细腻,很能引起她的共鸣。她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情节是每周末三人团聚、爸爸丰川离开后,妈妈丽奈独自面对孩子,处理事情,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跟孩子解释。这些细节描写感觉很真实。她说自己作为一个妈妈,有三个孩子,并且一直以来是做家庭主妇的,觉得书中的场景和她的实际生活特别相似,特别能够引起共鸣。另一个情节是当女主人公丽奈决定结婚,通知孩子的爸爸时,她是用了一种先斩后奏的方式,感觉是带有报复的心态,而且感觉丽奈当下是很“暗爽”的。元山作家在反馈中说,第一个情节相关的内容很多是想象的,第二个情节中女人的这种小心思,她还是很懂的。陈女士感慨想象的情节能那么真实,这是一种天赋。

接下来姜建强借由作家李长声提议“这本书的框架可以再扩充2-3倍的量”,展开了一些设想。他说在阅读这部书稿的时候,看似很平淡的叙述,但有让人读下去的吸引力,有一种要一口气读完的感觉。作者日本生活的底子很厚,这些都在作品中有所流露。在读到三木这个人物的时候,感觉如果把他写得再“野蛮化”一点,接下来的故事是不是可以更精彩?元山里子解释了她写三木转变的原因,并且补充了两个在日生活中有遇到的例子。她说日本民间的人真的是很善良,他如果知道了是自己错,他真会把头低下来说对不起,然后还会过来拥抱你。所以书中当三木向母女说对不起,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母女就把照片删掉了。

主持人赵国君说到元山里子的这本小说提到家庭内性暴力问题,正好“撞上”这两天众说纷纭的“门罗女儿曝光门”事件,请她谈谈看法。元山回答:也许是巧合,小说女主遇到了家庭内性暴力欺凌,最后在继女机智勇敢的捍卫下,没有得逞(具体剧情大家过后自己看小说就知道)。想表达的是,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她还没有利益驱使的立场,所以,孩子们容不得任何恶行,但是,社会上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驱使的立场,门罗的立场,是为了自己的写作事业,牺牲女儿的人权;门罗的前夫,也怕门罗失去光环与作为小说家的前途,也选择不揭露自己亲生女儿受到前妻门罗再婚对象的性侵,这种人性的深刻体现与孩子们纯洁的世界,成了鲜明的对比。偶然,这本书赋予了一些呈现孩子们与大人们不同的世界。



胡翠波摄影。

最后主持人在宣布分享会结束时说:因为这本书所带来的一些讨论,让人们在一个短暂的下午,进入了人性的思考,并反观自己,这是书的意义,是写作的意义,当然也是我们书店的意义。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

分享会的热度与盛夏的热度有一拼。与会者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够多多举办这样的文学分享和讨论。最后,引用局外人书店朋友圈的总结作为此篇报道的结尾:

一下午的分享
如此纯净的文学之思
如此真挚清凉
又好想提醒着我们
驻足脚步
屏住呼吸
在人性的复杂与微茫中
留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
反观沉重肉身下的
一点希望
一声叹息

(除注明者外为梁德华摄影)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767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