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作者:林芳
老师家的庭院是一片融合中西文化的禅意天地,庭院里有池潭,有秋千,有一张侘寂风大茶桌。
池塘水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鱼儿如流动的色彩缤纷的诗篇,它们在水中来回慢游着,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宛如时光的绚烂画卷。它们没有拥抱,没有亲吻,却能互相围绕着,不离不弃,是不是连鱼儿都知道愉快相处是需要边界感的。而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呢?叔本华说,人就象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拥有各自的边界并懂得适可而止。
比如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边界,就是父母要给孩子成长空间,让孩子学会成长与独立。不以亲情名义占有孩子,做到彼此尊重。比如亲人之间的边界,就是做到适当处理家庭事情。如果把所有事情的细枝末节都安排清楚,家庭关系会变得紧张,压迫。比如朋友之间的边界,就是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带任何功利。再亲密的朋友,分寸不可差失。给自己留一些余地,也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这样友谊才能长存。再比如,情侣之间的边界,做到认同各自的圈子和差异,愉快和睦相处,这样感情维系才能更长久。有句话叫做距离产生美。可见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张石 摄影
池塘不大,鱼儿却生活得很快乐,很满足。而现实中的人们,物质丰富却无快乐而言,好像连空气中都充斥着抑郁,精神病。如何追寻内心深处的幸福和快乐,认识到人生的价值而不是价格呢?那就是第一拥有复原力。辨析自己的内心,自我关怀是必须的,拥抱自己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做什么那他不会拥有复原力,不会拥有幸福。第二保持学习能力是重要的。寻找创造和积极的体验,既懂得关怀他人也懂得善待自己。保持学习的能力,人生就不会崩盘,每个人都不要浪费自己的学习天赋。
第三建立心里资源,对任何人而言,毅力,感恩与信心不可或缺。没有它们,人很容易在面对困难时感到孤独与无助。毅力是人的一种智慧,核心是能动性,有了它,才能调动其他的内在资源。能做哪怕是小事,也会尽力去做,忘记不能做的,长此以往,你对人生的控制欲才会加强。第四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当你的内心充满感恩时,你对人生的满足感也会增强。感恩的事很多,但人的大脑只会记住几件不愉快的事,当你养成有意识的感恩,人生就会精彩。
第五建立信心。信心是内心不可缺少的力量。勇气,渴望,慷慨,说出心里话。慷慨可以让自己从怨恨中走出来,获得平静的生活。
庭院里的秋千在绿茵下轻摇,坐上去,闭上眼,池潭的流水声在耳畔悠扬,仿佛是千年深山里的私语,像大自然的音符,诉说着岁月沧桑的变迁。此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恍若隔世的仙境。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爱恨情仇犹如唐代佛经《圆觉经》中所描述的那样全都灰飞湮灭,只剩下超脱的灵魂。原来这世界缺少的是宁静,抑或是只有我渴望这样的净土……
庭院里一张斑驳的茶桌静静摆放着,整个庭院弥漫着侘寂风,侘寂自身的神秘感和残缺美,仿佛人间烟火远去。茶桌沐浴在时间的光泽下,简洁安静中有一种质朴之美,述说着人性最纯粹,最原始的情感和记忆,古朴得足以感动你。犹如一场佛,一次心之旅,或饮水思源的人文理念。接受事物的残缺,忘记物我之间的隔阂,体会不完美和转瞬即逝带来的价值,也是一种直观的生活方式。
香乃是居家好物,也是彰显品位的雅藏。纷繁喧嚣的都市,选择焚香,就是选择寻求缓解内心烦躁的最好方法。自古文人墨客都爱香。前有宋代黄庭坚-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后有明代董若雨-老翁平生有香癖,柏子拈灸树根炉。焚香,被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一缕幽香,宁静自在。
老师喜欢焚香,点一柱香,与文人墨客畅谈人生,这时的庭院又是一番独特风景。在这片院落里,时光被凝固成哲学的碎片,岁月如诗,静静书写着生命的深邃意义。而我也陶醉在这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