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隆重开幕
日期: 2024/05/29 06:55
中文导报讯(记者 张石)由西泠印社美术馆、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福建省文学艺术对外交流中心和日本华人文联共同主办的“襟吳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于2024年5月28日到5月31日在东京的中国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5月28日,在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了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二等秘书王贺、大使馆随员姜申、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剑秋、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骆芃芃、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肖像印研究会会长张耕源、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大中、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梁章凯、西泠印社理事、全日本华人文联主席晋鸥、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副理事长、东京印社社长林立之、西泠印社社员、吴昌硕研究会理事吴超、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吕军、西泠印社社员、昌硕印社社长柳晓康、丁鹤庐研究会会长丁如霞、黄宾虹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中国美术学院高研中心副主任章琦、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青田钮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叶建海以及来自中日两国各大专院校、学术团体和社会机构的学者等1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文化交流活动。所谓“金石学”是以证补史为目的,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和碑碣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包括:篆刻、甲骨、石刻、传拓、封泥、兵符、竹简等等。



会场

第二届“襟吴带泠”展,把“印钮雕(包含薄意)这一门类充实进来。这不仅使“金石”二字的内涵更加丰富了,更提升了传统“印钮雕刻”的学术深度和广度。更是对传统篆刻印章的印材、石质、取材、印钮、造型、形制、历史的等级制度、印文、字体、诗词内容和篆刻刀法等综合学术的阐述,这样全面的综合论述,之前无论是在中国和日本都是几乎没有的。同时让“印钮雕”第一次走出国门,使“襟吴带泠”展在学术层面得到更大的辐射。



会场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新局面,在相关各方的精诚合作和努力之下,2024“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隆重举行,该展是对“印钮和篆刻”等学术成果的综合提升后的再一次“成果汇报”。其部分作品已于今年4月在杭州西泠印社美术馆进行展出,得到了业界高度的赞赏。5月又来东京交流展览,共展出中日篆刻家的创作作品共二百件余件。包括印屏、印石、拓本、印钮、印面等多种形式。焕然一新亮点颇多:



主持人齐玥

1、学术性更强: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为学术支持单位。增强了参展作品的综合水平、更科学的设定入选的标准、全面提升展览的质量和保障参展作品的独立性、原创性。 

2、推陈出新 阵容庞大:除了继续推出优秀的艺术家:徐谷甫、金恩楠、冯立、孔黎翔、郭春雷、何敬民、李奇、何大伟、张燕超、厐佳奇、李新、林伟劲、王廷昌、叶建海、欧俊杰、叶承基、王龙龙、陈开根、张令杰等人的新作之外。还特别邀请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肖像印篆刻学术带头人张耕源(肖像印)和其弟子孔黎翔(足刻印)共80件作品参展,扩展了展览篆刻的内容,不仅有篆刻文字还有篆刻肖像印。

3、美美与共 多元合作:由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派出专业的师资团队赴日,开设“襟吴带泠-社会美育书法和篆刻(东京)高级研学班”与襟吴带泠展览时间同步,在东京荣丰斋进行教学。这是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西泠印社美术馆、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和东京印社等机构,就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提高公民审美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跨地区的合作,旨在打造“美美与共”促进文化多元和世界大同的理念,其意义非同一般。

4、强强联合 共同发展:骆芃芃教授精选了“入古出新-全国高校篆刻教学成果展”其中的一部分优秀作品赴日与“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进行合展。“襟吴带泠”办展的宗旨就是让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这跟“入古出新-全国高校篆刻教学成果展” 的展览方向大致相同,并且在内容、人群、地域、学科建设和篆刻传承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促进性。更有利推动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5、文化交流 纽带作用:由全日本华人文联、东京印社和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共同发起,在东京成立“中日金石篆刻协会”其宗旨是:推动人文交流、文化交流、开创民心相通的新局面。

办好一次文化交流展览,其意义深远,影响力已远远大于这短短几天的展期。这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场综合的文化交流、人文交流。涉及时间跨度长、参与人员多、跨地区、跨学界、跨行业、正因为有这么多人支持和参与。“襟吴带泠”才能在短短的2年内能迅速的纵向、综合、迭代的发展。除了看到主办方的辛勤付出之外,更难得的是参与“襟吴带泠”的艺术家、学者们坚守着一份“篆刻艺术家要有吴昌硕先生那样的艺术胸襟和西泠先贤对艺术笃守的精神”。



张剑秋

在开幕式上,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剑秋在致辞中指出:“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自去年在东京首展以来,得到两国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和好评,今年幸赖各主办、承办、协办方的同心合力,仰赖两国参展艺术家的同声相应,再次将最精湛的金石篆刻与印钮雕刻艺术奉献给两国人民,并在展览地域、活动形式、展览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提升:从西子湖畔的西泠印社美术馆到富士山下的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的巡展联动,在学术展览基础上增加了“名家系列学术讲座”,内容上更是融入了张耕源老师、孔黎翔老师肖像印与足刻印,还有骆芃芃老师亲自精选的“入古出新”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在这里,特别感谢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福建省文学艺术对外交流中心和全日本华人文联的精心策划,感谢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以及所有后援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为了本次活动辛勤付出的篆刻艺术家、印钮雕刻大师以及我们高研班的各位授课老师。



骆芃芃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骆芃芃在开幕式上说:首先,祝贺第二届“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交流展成功举办!我以为,这个展览的成功就在于她将传统的金石学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印章和钮制本来就是同属于一体的艺术品。将钮制学纳入金石学,这对金石学的当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一种进步!我相信,这个展览一定会对当代“金石学”的多元和健康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第二件喜事是,今天中日金石篆刻研究会在这里成立了。这是中日双方艺术家的一件大事,正如创会的宗旨所言:以金石篆刻为媒介,推动中日双方的人文交流和文化艺术交流,开创民心相通的新局面!

中日金石篆刻研究会的成立一定会对中日金石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件喜事是今天我从中国带来了33件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是从去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承办的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的“入古出新”——全国首届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中精选出来的师生作品。我们这个展览汇集了全国134所高等院校的559位师生的篆刻作品。其中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6人。展览已经在中国农业大学、燕山大学,天津美院、包头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巡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中国篆刻艺术教育在全国高等院校所取得的成果,对发展篆刻高等教学,完善篆刻学科建设,发现、发掘和培养新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国内的篆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已经有了完备的学科。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屈一指地于2007年设立了篆刻艺术的创作和理论研究硕士点,2015年又设立了博士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54所高校开设了篆刻的课程)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一转眼我从事篆刻书法艺术已经40多年了。在40多年来与日本艺术家的交往中,我们与日本书家和印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日本友人为金石篆刻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大中

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大中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展览大大拓展了篆刻的概念,使其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希望我们的活动越办越好。



张耕源

中国肖像印研究会会长张耕源在致辞中讲述了自己来到日本第一天上课的体验,并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叶建海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青田钮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叶建海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的盛大开幕。作为一位深耕印钮雕刻艺术多年的从业者,我深感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喜悦与感悟。

印钮雕刻,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门类,历经千年传承,依然熠熠生辉。它起源于商周,盛行于汉唐,是自古至今保存完好的一门独立艺术。印钮雕刻不仅展现了石刻雕塑学的精湛技艺,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首次将印钮雕刻带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这不仅是展示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更是拓展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积极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印钮雕刻的魅力和价值,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宾虹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介绍这此活动的来龙去脉,并表示这样的展览将在世界各地举行。



赵军

黄宾虹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说了二点:1、“万事开头难,正是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今天才能成功。这就是“襟吴带泠”的笃守精神…..我们会把“襟吴带泠”一直做下去,并且要做得更好。明年的计划是增加了去“法国和意大利“进行巡展、以后还会沿着“一带一路”去更多的地方。2、感谢给予“襟吴带泠”关爱和支持的社会各界朋友们。

在开幕式上,还宣读了日本篆刻协会理事长真锅井蛙发来的贺电。



晋鸥

西泠印社理事、全日本华人文联主席晋鸥宣布晋鸥宣读“中日金石篆刻协会”理事会决议。理事会成员如下:会长:骆芃芃、理事长:晋鸥、执行会长:赵军;副会长:林立之(常务)、吕军、柳晓康、小坂克子、吴敏中、陈达明、熊峰、张大顺、孔黎翔、傅巍;顾问:张耕源、梁章凯、吴超、丁如霞、杨广泰、高小飞。秘书长:韩达。



签订“多方友好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签订“多方友好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高研中心副主任章琦宣布由中国美术学院社会教育学院、西泠印社美术馆、中日金石篆刻协会、东京印社联合举办的,“襟吴帶泠 美育讲堂——书法篆刻高研班”在东京登场开始授课。该班旨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学习者在短期内学习传统书法技法,一些中国著名雕刻艺术家、理论家、画家等将特意从中国来日参展并授课。并举行了中日金石篆刻协会的揭牌仪式,主办“书法篆刻(東京)高研班”的四家机构还在“襟吴带泠—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交流展”的开幕式上签订“多方友好长期合作框架协议”,以签协议的方式来明确,在未来5年内经过多方协作,不定期的在日本各地开展“社会美育的研学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开展“人文交流、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推动民间多层次的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在开幕上,也举行的颁奖仪式,对在篆刻和印钮雕刻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进行表彰。



中日金石篆刻协会的揭牌仪式



张耕源获“襟吳带泠—终身成就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骆芃芃为高原龙一、李奇、王廷昌、叶建海、松尾硕甫、董华、王翊瀚、林立之、孔黎翔、高玥等获“襟吳带泠秀逸奖”。



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梁章凯为康泰奇、秦冲德、高玥、刘潞、董子涵、孟德乡、韩超、颁发“襟吴带泠入选优秀奖”。



剪彩



合影



展品



会场



展品



展品


展品



展品。来自中国文化中心网页

本次展览由西泠印社美术馆、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福建省文学艺术对外交流中心和日本华人文联共同主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进行学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部、九三学社杭州书画院 、岳麓印社、昌硕印社、日中协会、日本篆刻家协会、东京印社、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随风会、南山印社、东京慎德堂、全日本华人印社后援。



展品。来自中国文化中心网页


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印钮雕刻交流展


日期: 2024/05/28(二) 〜 2024/05/31(五)
时间: 10:30〜17:30(最終日は13:00まで)
地点: 中国文化中心

地址: 〒105-0001
日本东京都港区虎门3-5-1 37森大厦1层
地铁日比谷线「虎門之丘」站A2出口,步行2分钟
地铁银座线「虎門」站2号出口,步行7分钟

(除注明者外为张石摄影)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7/2069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