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全形拓国际艺术交流展在东京靓丽登场
日期: 2024/02/20 12:31
中文导报讯 2月19日,由西泠印社美术馆、杭州金石形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日本华人文联主办,东京国际艺术展策展中心策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一社)日中协会、九三学社杭州书画院、艺术东京国际展、全日本华人印社、东京印社、中文导报社、日中商报社后援的“无形文化遗产——中国全形拓国际艺术交流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展览传单(主办方提供)

开幕式学术交流会上,西泠印社理事日本华人文联主席晋鸥、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副理事长林立、西泠印社名誉理事、日本篆刻家协会原理事长山下方亭、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陈大中在学术交流会上致辞发言,日中协会理事长瀬野清水、西泠印社名誉社员、日本篆刻协会副理事长小朴圃、乐篆杂志社长三井雅博、东京印社社长、白圭社社长小坂克子、日本华人摄影家协会会长冯学敏、东洋大学副教授川内佐毅、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主席高小飞、中国代表团代表杭州金石全形拓会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兼印谱研究所所长冯弼元等到会祝贺。



(从左到右)林立、冯弼元、瀬野清水、罗玉泉、晋鸥、陈大中、山下方亭、赵军、小朴圃、冯学敏、小坂克子、川内佐毅、高小飞。

晋鸥在学术交流会上介绍了此次艺术交流展的准备过程和意义,对与会者致以春节的问候,并对远道而来的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感谢。赵军在学术交流会上介绍了全形拓与金石学及画学的关系,并谈了自己来日本以后与日本艺术界人士进行交流的体验,并表示作为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希望在日本用全形拓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渊源的艺术形式,与日本各界展开全新的交流。林立对于这次艺术交流展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全形拓艺术超越国界,和日本艺术界等展开广泛的交流。罗玉泉在致辞中表示,去年,由西泠印社美术馆、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福建省文学艺术对外中心、日本华人文联共同举办“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印钮雕刻交流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那次展览具有很大的艺术冲击力,而这次的“无形文化遗产——中国全形拓国际艺术交流展”,在平面的纸张上表现出的立体造型美更令人耳目一新,也对这样具有如此文化与艺术魅力的展览能在中国文化中心举行表示感谢。山下方亭介绍了日本研究和收藏中国远古青铜器等的状况,也介绍了自己与全形拓艺术家赵军的交往及参观赵军收藏的古文物的感想,陈大中介绍全形拓的历史价值和现在的市场价值,并讲述了自己收藏全形拓的经历。



会场


“全形拓“又称立体拓。是一种产生于清代的特殊的拓印技术,主要是用于复制古器物的立体形状。是传拓(平面拓)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是解决纸平面上的三维透视的视觉效果,是初早期的手绘画之外的另一种手工立体成像技术。这种技艺融合了素描、绘画、裱拓 (一种将器物固定在画布 (纺织物绢、纺等)或纸上,进行完成形、印、刷、颖、移、拓等技术)通过拓的着墨来呈现器物的全貌,有很强的立体感,是在平面的纸上完成三维立体效果。保存器物本身的真实信息。“全形拓”是“传拓”范畴中最主要和最难的一项技艺,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文化、生产价值和历史价值。是金石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备受文人学者的喜爱。



致辞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形式各异,造型复杂,两宋之际,引起文人学者的高度重视,在没有照相机的时代,为了更好地研究、再现青铜文化,人们不断探索怎样更加全面地再现青铜器的全貌,直到到清末,人们才完成一种全新技艺—青铜器全形拓。青铜器形状迥异,纹饰极其复杂,将其立体形状复原到纸上的传拓技法,是所有传拓类别中难度最大、艺术性也最高的传拓技法。

在艺术交流展现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形拓技艺术传承人罗鹏在现场,也通过视频演示了器物青铜器全形拓制作过程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与赞叹。



演示器物青铜器全形拓制作过程。



演示器物青铜器全形拓制作过程。



演示器物青铜器全形拓制作过程。



现场展示青铜器。



赵军全型拓作品。赵军提供

在艺术交流展现场,东洋大学副教授川内佐毅、白圭社社长小坂克子、日本华人文联主席晋鸥、西泠印社名誉社员、日本篆刻协会副理事长小朴圃、日本篆刻家协会原理事长山下方亭、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陈大中在赵军的汉代铜鼎全形拓上题词。




题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拓艺术国际交流展”是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西泠印社美术馆,继2023年5月在东京举办“襟吴带泠”篆刻和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之后,推出的“襟吴带泠”系列的一个新的文化交流板块。其目的还是秉持“襟吴带泠”文化的宗旨“推陈出新、保护和传承文化、让年轻有为的艺术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西泠印社是中国金石篆刻领域的重镇,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是“金石传拓、全形拓”技艺的非物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金石学”研究和传拓的社团组织。二家虽然艺术门类侧重不同,但同属于金石学的研究和保护。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致相同的。正是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这才使非遗中心和西泠印社美术馆一道来东京举行“文化交流”。日本注重历史文化,对中国的文化研究兴趣颇多,特别是受“唐朝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在金石、篆刻、书法等方面更一直有创作、研究、传承和交流的项目,其齐内容也不乏有碑贴、金石传拓等等,举行此次文化交流,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加深相互理解和传承发展!



展示现场



会场



合影

本次展览展出“传拓”作品80余件和实物器物若干。出席本次展会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日中协会理事长瀬野清水、西泠印社名誉理事、日本篆刻家协会原理事长山下方亭、西泠印社名誉社员、日本篆刻家协会副理事长小扑圃、日本乐篆杂志社长三井雅博、产经新闻社国际书会事物局局长粂雅人、中国美术学院书记系教授陈大中、西泠印社理事、日本华人文联主席晋鸥、日本摄影家协会会长冯学敏、株式会社オプトラン名誉会长孙大雄、知深书画鉴赏家多田兴、全日本篆刻联盟评议员韩达、艺术东京国际展理事长常常、日本八百硯室主渡辺久雄、日本篆刻联盟川内佐毅、东京学艺大学系副教授草津介佑、东京印社社长、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副理事长林立、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执行会长高原龙一、全日本篆刻家协会主席高小飞、同协会副主席吴敏中、秘书长程中、副秘书长高娃、常务理事丹羽弘一、周六斤、日本文化振兴会副总裁林竹盛子、日本千野书道会长铃木裕己、东京艾克希芙画廊馆长馆长吴鸥、日本国际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日野由美子、明治大学法学部讲师吴敏、岭南画派海外研究会会长范长荣、日中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高桥阳子、理事长潘桂芳、日本华人女书法协会会长宣家庆、副会长盈衣、程肖梅、常务理事郭京会、楼海雁、町田燕子、方华、东京国际慈善协会会长长野静子、东京万叶堂拍卖社长马烨、刘林晓、日本福州十邑社团联合总会/東京分会副会长刘知一、日本浙江海盐同乡会事物局长张信杰及日本篆刻家协会会员张良、申艳、王翊瀚、曹建萍、张笑铭、郭艳、陈燕、朱子贤、苏科、林礼子、江瑞玉、黄少敏及晋鸥艺术学院会员等数百中日嘉宾,主流媒体出席幕式并观看了展览。

展览:无形文化遗产——中国全形拓国际艺术交流展
日期:2月19日(一)至2月22日(最初日15:00~最终日14:00)
会场:東京中国文化中心 東京都港区虎門3一5一1、37森大厦1F 





(除注明以外为张石摄影)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7/20563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