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文思:推荐《奥本海默》这部电影
日期: 23年09月2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文思

非常非常推荐《奥本海默》这部电影,这两天我脑子都被这部电影的各种信息与反应所占据。中国大陆马上就要公映了,日本却还没看到档期。
 
最大的感点是人类在科技上的突破与发展并不一定是好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第一次核试爆的时候,就有由连锁反应点燃烧掉整个大气层的可能,尽管可能性极小,但都是人类无法承受的。而后发展起来的核武、核电从本质上说都是人类在玩的自己无法控制、稍有偏差就有可能自我毁灭的危险游戏。这些核爆之父奥本海默核爆成功之后就明白,他知道他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他说:核物理学就是物理学的原罪!

他的好友拒绝参加曼哈顿计划的天才科学家对奥本海默说拒绝的理由时说:我不想看到物理学300年的巅峰就是发明了自我毁灭的装置。
 
我们电力行业都知道核电是最高效最稳定成本最低最容易赚钱的能源,但一直解决不了的是核废料的终极处理问题和核事故核泄漏的完全对应。我清晰地记得十二年在日本经历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两个泄露机组一直封闭不了的恐慌……当时我记得已经公开讨论如果再有一个月封不了话东京迁都放弃日本东北地区的事情。和切尔诺贝利一样,当时谁都没有把握,最后封上了真是运气。

这次福岛排污,我个人对所有虚假的、片面的、夸张的、无根据的信息传播持不赞同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次排放是12年前由地震海啸引起的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处理的延续,也是选择越来少的无奈之举…通过这件事我想我们地球人是不是也有必要对核电要有所反思呢?日本民众是不是对在地震频发的日本的核电运营更应该有所考虑呢?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是否如此重要,值得冒着毁灭的风险来追求?《奥本海默》好像就在讨论这样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另一感点是:科技的成果成为利器神器之后基本上都会被政治集团利益集团所控制,与科学家的初衷与情怀毫无关系。科学的发展也改变不了人性贪婪丑恶的一面……奥本海默在核爆成功之后就开始了这种抗争,所以他在普林斯顿提倡自然科学要由人文科学来引导就是感受到这种危机。也许正如某人所说,中华文明没有在自然科学领域跑的太远,不是不能而是故意选择了不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20354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