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百届广交会走过半世纪 / 日本国贸促中田庆雄受表彰
日期: 06年10月3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自1957年中国举办“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以来,无论国内形势多么跌宕,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每年春、秋两次广交会风雨不动。50年来,广交会构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盘,更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2006年10月15日-30日,“第100届秋季广州交易会”拉开帷幕,欢迎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近20万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作为广交会的长年海外合作夥伴,也派出了由理事长中田庆雄担任团长的祝贺交流代表团到会,同时还有来自各地的6000馀名日本客商也一起赴中洽谈商贸。作为广交会的老朋友,中田庆雄本人因对中日贸易做出突出贡献,成为百届广交会表彰的10名杰出外国友人之一。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成立于1954年9月,以促进日中友好经贸合作为己任。自1957年广交会开始以来,日本国贸促一贯坚持组织日本客商参加广交会,从未间断过。从最初40人的小规模发展到如今每届超过6000人,成为见证日中贸易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历史缩影。
  中田庆雄在1963年10月第一次随团参加广交会,1960年春交会以后参与日本国际贸促会广交会事务局工作,1965年以后担任广交会现场组织事务工作。中田庆雄多年来一直是广交会日本团的组织者和负责人,亲身体验了贸易商谈、技术合作,还有各种交流活动。他把这一历史过程看成是坚持同中国朋友合作,共同推进日中经贸合作的历程。10月14日,在率团参加百届广交会交流庆典之前,中田庆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顾了广交会与日中贸易的今昔。
  中田回忆说,50、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新中国,日中只能通过民间贸易形式展开交流。广交会开始以后,国贸促在日本国内积极宣传,大力动员,组织经贸界人士参加广交会。在1972年日中恢复邦交之前约20年时间里,日中两国的大部分贸易洽谈、商品选购、项目交流和签约,都是在广交会上进行的。当年,周总理提出了中日贸易三原则,指出凡是不反华反共、不制造两个中国、不支持美国军事工业的日本企业,都欢迎参加广交会。为此,国贸促通过友好商社,如西日本贸易、东工物产、和光贸易等友好中坚商社,组织了日本客商与会。1961年春交会,日本应邀到会70人,秋交会增加到201人。1963年《中日民间贸易备忘录》签订,推动每届广交会有近千名日商到会。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之后,日商赴广交会人数猛增到3000馀人,跨上了两个台阶。“六四”事件发生后,西方世界在经济上制裁中国。日本贸促反对制裁,坚持交流合作,非但没有抵制广交会,反而组织4000多客商赴会。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日商参会人数一直位居港澳之后,列第二位,日本也通过广交会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夥伴。2001年春交会,日本客商到会5264人;2002年秋交会,日本客商到会7115人,达到顶峰。近年来,日本客商每届到会者总在6000人上下,从过去的商社结伴而行,发展为地方中小企业直接参与。
  中田回忆说,当年外国客商入境和办签证,都要经过香港和深圳,即费时间,又不方便。当年在广州,爱群饭店(人民大厦)、五羊饭店(东方宾馆)、广州宾馆和交易会场都没有空调,晚上还需挂著蚊帐睡觉,而且贸易洽谈中也不断遇到困难,但日中共同排除了贸易限制“高关税”和“动植物检疫”等障碍,扩大了合作,大家心情特别舒畅。70年代初,日本贸易团还随团附带乒乓球国手,白天洽谈商贸,晚上交流比赛,这就是后来乒乓外交的试点。
  90年代以后,随著中国走向全面改革开放,广交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始终占据中国外贸第一展的不动地位。中田说,过去广交会以商品贸易为主,后来则有投资、金融、保险行业都进入广交会,日中之间的技术合作也成为广交会的重要项目。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广交会都为日中贸易交流打下了历史基础。虽然每年春、秋两届广交会的日中成交额约20多亿美元,但广交会所提供的交流平台和商务机会,其价值远远超出了看得见的成交金额。2006年,日中贸易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这个成绩是从广交会起步的。
  为纪念广交会百届盛典,中国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吴仪、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等与会,亲自表彰半个世纪以来支持广交会,对中国外贸做出杰出贡献的10位国际人士。中田庆雄是惟一的日本受奖者。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2035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