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胡蓉
儿子,在妈妈的家乡,用方言说一个人“无能”是“没本事”。反之,说一个人聪明能干,便是“有本事”。
那么,什么是“有本事”呢?在大众的眼里,有钱,有权有势,拥有超于常人的一些技能,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或机缘获得了社会认可度的人,都属于“有本事”。
但是妈妈想要来和你说说妈妈认可的“有本事”之人。由于你选择了走文化艺术类路线,你要做好的一个心理准备,即是去走一条稀有人走的路。你必须拥有与众不同的眼睛,和坚韧不拔的心灵,永不妥协的性格。无论将来遇见怎样的磨难,你都应当把其当作一次次的体验,用冷眼旁观的态度来处理来自外界的干扰。只注重你自身的修为便好。
近代以来,中国家长(包括日本的家长,所以这里其实应该统一写成亚洲家长)经济一旦宽裕,都喜欢把子女送到欧美去,称之为“留洋”。亚洲人在人高马大的“洋人”面前,永远自卑到骨子里。清末民初时期,拿轿子牛车马车和洋枪大炮汽车相比的话,的确相形见绌。但是拿中国国画和西洋画相对比的话,我们又为何要自卑呢?文化从来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才是天地之公平。
同是地球上的生命,生来本应平等。同为人类,本应和平共处,一起维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文化本应该是各种生命展示各自不同面貌的东西。就像花儿要开,树要长叶一样。如果你非要代表西方说西方的花儿更美艳树叶更茂密,无非只是想让更多人多看你一眼罢了。妈妈对此种现代广告手段深恶痛绝,妈妈只记得住默默无闻但又“天生丽质”的人和实实在在的事。
这里附加一段我非常个人的也许及其片面的看法;现在很多家长,连自己本国的文化都没吃透,就很盲目地追逐西方文化,把子女送到西方,奈何天不遂人愿,子女归来时成了一个价值观念混淆,甚至开始嫌弃本国文化的开始异化了的人。
儿子,你虽然是日本国籍,但因为你有一个中国籍妈妈。而你的妈妈有能力告诉你中国的好。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有太多值得你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你去了中国,应该用你一个二十岁年轻的生命状态去感知,去看,去思想,而不是去比较。因为一开始比较你的心理天平就会失衡,会倾向于你适应的一方。但只要单纯地去感知去看和思想的话,你只会发现中国和日本的不同点,而这个不同点便可以成为你创作的来源。
妈妈是很鼓励你去和中国女孩谈恋爱的。而不是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来日本后也只找本国人谈恋爱。因为谈恋爱本身绝对不是为了谋取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和有某种具体的目的,而是异性之间能量互换交流的一次机会而已。和中国女孩子谈恋爱,基本的生活方式等以及文化习惯上的不同会让你们俩共同进步。能量对等的人才会相互吸引,共同经营一段健康良好的关系。
若干年后,儿子你归来时,妈妈相信你会长成一个凭本事吃饭的人。妈妈想像得出你兴高采烈的样子,滔滔不绝地向妈妈讲叙你的各种见闻。你会长成一个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