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千里走单骑作桥 / 傩戏千里走日本
日期: 06年10月2期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10月1日,在中国建国57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在东京都文京区的日中友好会馆举办的第16届中国文化日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中国傩面具展”正式开展。
  随著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与中国名导张艺谋合作的影片《千里走单骑》在日本上映,片中中国的一个民间艺术傩戏、傩舞也引起了日本观众的兴趣,很多日本人向中国友人或中日文化交流机构询问。为此日中友好会馆特别到中国贵州、江西等中国傩戏、傩舞的故乡采风,请来当地民间个人收藏和博物馆收藏的100多件傩面具来日展出,并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于10月20日、21日、22日来日演出,向日本人众详细的介绍中国古老的傩文化。
  在中国民间,流传著一种以佩戴面具、驱邪逐疫为主要特徵的表演形式,过去主要在祭祀或节日中演出,人们把它称为“傩”或“傩文化”。傩的历史十分悠久,并蕴含著深厚的古文化信息,因此,又被称为“古傩”。一些学者形象地将其称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傩在中国流传十分普遍,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特别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蕴藏更加丰富。傩或傩祭,是古代非常盛行的一种岁时仪式,目的在于驱鬼逐疫,祈福禳灾,它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商周逐渐形成固定的制度。每年定期举行盛大的傩祭,时间在阴气和阳气交替的季春、仲秋和季冬。有一种学术见解认为日本的“能”即是从中国唐朝的傩演变而来。
  此次来日展出的主要有贵州和江西两地的傩面具。在贵州,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使傩的保存十分完整,贵州傩主要特色为以娱人为主,把傩面具带在头上,可开口说唱。由于以前在军中盛行,演出不要求场地,一般在春节是由艺人在庙前或走街串巷演出,也称军傩地戏。而江西的傩的特色是以娱神为主,表演者只表演不说话,也称文傩。
  傩面具及傩戏的在日展出和表演,受到了日本市民的热烈欢迎,预计3天的演出,提早1个月入场券就全部售罄。10月1日,傩面具展出的第一天,就有70多人到场观看。据介绍,傩面具的刻画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如“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少将眉一只箭,女将眉一颗线,武将眉如烈焰”等等。但同一个人物的面具又有变化,可同时绘成红、黄、蓝、白、黑不同的色彩。再加上“龙凤”、“星宿”等各种类型的绚丽头饰,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无怪乎观看的人称其为“世界的瑰宝”。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2021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