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追忆陈元赟与石川丈山诗文作品欣赏会在爱知举行
日期: 2023/04/24 15:50
中文导报讯 4月15日,由“陈元赟研究会(名古屋市)”举办的“追忆陈元赟与石川丈山----陈元赟资料展以及丈山与元赟诗文作品欣赏”活动在爱知县安城市和泉町举行。
当天,春雨中的新绿格外清新。大约有22名日本人和23名中国人冒雨前来参加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草根中日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明代文人陈元赟(1587-1671)多才多艺,1619年33岁赴日,通过与日本文人的交往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其中最广为人称道的是他与僧人元政的诗文唱和,将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诗风传到日本,为日本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流。现存诸多日本江户时期的史料均记载他工诗文,书法师从赵孟頫,且善拳法被奉为起倒流柔术的开山鼻祖。不仅如此,他在绘画、制陶、建筑等方面对日本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陈元赟寓居日本52年,期间被“御三家”之尾张(名古屋)藩主德川义直(德川家康第九子)奉为上宾。他深感德川义直的知遇之恩,将毕生学问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日本友人。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的晚明时期,中国文人东渡日本蔚为风潮,其中对日本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以对日本水户学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朱舜水和将黄檗禅宗传到日本的高僧隐元隆琦较为人知。而陈元赟,比朱舜水早26年,比隐元隆琦早35年,是明末清初寓居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另一位先驱。而日本人也不忘他对尾张藩的贡献,直到1913年,尾张藩第19代家主德川义亲仍为他立碑并题碑额“高节千古”以示敬仰。



江户初期的汉诗人石川丈山(1583-1672),以汉诗和煎茶始祖、隶书大家等名扬日本!他比陈元赟年长四岁,出生于安城市和泉町。16岁成为德川家康的贴身侍卫,因骁勇善战备受器重。他侍奉家康17年,33岁参加“大阪夏季之役”时,曾单骑入敌阵取敌首级而归。虽战功赫赫,却因违反了家康不得进攻的军令而遭责罚。从此石川丈山弃武从文,跟随日本近世儒家始祖藤原惺窩治学。隐居京都期间,他选取了36位自己心仪的中国历代诗人,请著名画家狩野探幽为每一位诗人画像并附上其代表诗作制成诗仙图,悬挂在书房四周的墙壁之上,故其居所被称为“诗仙堂”。 
 


据现存文献,不迟于1640年起,陈元赟与石川丈山就有了书信往来和诗文唱和。陈元赟有诗“寄石川左近公釿青”曰,“不问寒温不起居,忽然寄纸欲吾书。与君昔岁为知己,今日缘何断鲤鱼”。石川丈山则和诗“答明人陈元赟”:“且喜明窗求燕居,写来真隶右军书。不投一字莫深恨,多病懒于水底鱼”。石川丈山欣羡陈元赟的隶书,曾多次向陈元赟索要书法作品,得之则大赞曰"壮丽之美,不可得言"。他还曾多次邀请陈元赟来"诗仙堂"吟诗交流,并在写给陈元赟的书翰中说:"余所以待者、陶写於夫诗仙图,则欲挥吾子之健筆、病勌不为字、亮炤为幸"。由此可见他有想请陈元赟为其书写诗仙图之意。


   
本次活动分上午(丈山文库)和下午(丈山苑)两个部分。

上午十点活动开始。古琴演奏者天歌小姐以一首据云是孔子作曲的古琴曲“碣石调幽兰”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主讲名古屋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研究员,陈元赟研究会会长李丽博士在简要介绍陈元赟生平之后,以丈山写给陈元赟的书翰等史料为据,向大家详细讲解了石川丈山与陈元赟的交流。原石川丈山研究会会员听后说:“听了李老师的讲解恍然有所悟。以前一直以为丈山独特的隶书写法是他的发明,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是受到明代中国文人陈元赟的影响”。


讲解结束之后是丈山文库自由参观时间。丈山文库的展柜之中,不仅有丈山的墨宝,而且还首次展陈了七件陈元赟著作、相关画轴和拓片资料。著作方面有陈元赟的《老子经通考》,地理志《长门国志》,《朱子家训抄》以及陈元赟与日本僧人元政的汉诗合集《元元唱和集》;展出的画轴为狩野元信画陈元赟题画赞的灵昭女图、建中寺尾张藩第19代家主德川义亲为纪念陈元赟所立碑文拓片,以及三重县八柱神社鸟居的陈元赟铭文拓片,这些拓片均为陈元赟研究会首次制作并展出,且其中一些不久后将移赠中国杭州的陈元赟纪念馆,弥足珍贵!


 
"赏花时节雨滋花,芳树笼烟护翠霞"(元赟作)
下午,丈山与元赟的诗文作品欣赏交流活动,移至距丈山文库四百米处的丈山苑进行。首先,原石川丈山研究会的鹤田顺子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石川丈山的生平。接着由丈山研究会和陈元赟研究会分别派出四位代表,交替朗诵并解说丈山与元赟的汉诗作品。途中,还穿插了“小孟子学堂”的孩子们为大家表演古琴弹唱《声声慢》,合唱《朝代歌》,古琴曲《长相思》《鸟鸣涧》等节目;東郷町国際交流協会的大桥刚先生表演了诙谐有趣的腹语对话和李白《静夜思》。郁达夫研究者,原樱花学園大学教授高文军,还向大家介绍了另一位日中文化交流的使者郁达夫及其诗作。节目最后,以“诗吟协会西三河岳风会”鹤田巧先生吟唱石川丈山代表作《富士山》收尾,将活动推向高潮。


 

诗文欣赏活动之后,还有与会者互赠礼物。大家各自准备好的礼物,在童谣《蝴蝶》《郁金香》的欢快歌声中传递着,会场一片春意融融。


 
最后大家一边自由交流,一边享用丈山苑的抹茶。整个活动在愉快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大家都感觉既学到了知识交到了朋友,还欣赏到户外“丈山苑”雨中美景。

本次活动受到中日友人的一致好评,现将大家的部分感想分享如下:

陈元赟研究会会长李丽说:“去年秋天陈元赟研究会组织过一次小型的丈山文库&丈山苑游园交流活动,颇受好评!因为有很多友人没能参加感到非常遗憾,所以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工作,组织了本次陈元赟研究会与丈山研究会的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效仿古人“以文会友”,并穿插古琴演奏等节目,最后还安排了一个互赠礼物的环节,希望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大家能够更进一步的交流成为朋友。有关上次活动的情况,请参考中文导报2022年12月22日报道《仙客来游云外巅:在日本探访先人友好交流之足迹》”。


   

原石川丈山研究会的会员们说:“能够参加这样高尚的活动十分的荣幸,古琴的琴声和孩子们的歌舞,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中国宫廷的样子”;“参加活动的中国朋友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感到仿佛是很久以前的老朋友一样”等等。

“400年前那两位卓越文人的交往和友情,今天以这样的方式得以再现,不禁让人想起丈山文库展示棚里丈山先生亲笔题写的那句名言:“以文常会友”。陈元赟和当时的幕府比较接近,而丈山却遗世独立远离权力,与自然融为一体。表面看起来好像各不相同,其实在更深层面他们两人之间是互相理解,以心相许的。”

著名华文作家元山里子参加后如是说:“主讲李丽老师身穿一袭春季亮丽汉服,令与会者仿佛穿越时空,立刻进入活动主题。席间插入几场中日少儿身着小汉服,表演古琴古诗演奏吟唱,令我们看到中日文化深入交流,后继有人!在中日汉诗追古思今中,嘉宾之一的高文军老师的郁达夫汉诗演讲,正好呈现中日汉诗古代与现代历史空间的汉诗传承,为活动增添了宝贵的内容,给活动画上完美的重彩!”


 
日中文化学園代表講師邢桂芝说:“昨天有幸参加陈元赟纪念活动,受益匪浅。活动很精彩,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古人的教诲,高节千古!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隣!已经铭记在心”!


 
原樱花学院大学教授高文军说:“本次活动亮点多多,收益匪浅!往昔一日一漢两文人以诗以文以“書”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今朝一群日本人和中国人济济一堂追古思今。李丽老师提倡并身体力行的民族服装案,吹进浓浓的异国情调(对日本人来说)。不由人想论语中“春服既成”得孔子大赞的妙段。丈山文库里宝贝多多大开眼界。巨碑拓片太了不起,想象中应该困难重重。丈山先生最有名的“富士山”诗多有误讹,唯文库保存的真迹是正确的,令人信服。李老师准备的会议资料十分了得!对于无知的我,是学习;对日本尊崇丈山先生的研究者或粉丝们,也当“纳得”乎?准备工作背后不难想见李老师的辛勤苦功!她汉诗的中文与日文发音都准确而动听,自是一种魅力。丈山苑園色空蒙雨亦奇,小雨中别是一番迷人风味。和式庭院,环园清流淙淙,「鹿威し(ししおどし)」的叮咚声不时响起,清耳净心,涤尽俗尘。最喜欢园后方的石川丈山像!没有丝毫夸张做作,才学满满而又虚怀若谷的日本文人形象跃然眼前。丈山苑正厅顶部,四面相接,复制了京都“诗仙堂”的中国36诗仙像及诗,功德非浅。”她还补充说,“在这个场合插进郁达夫,不仅因为他与陈元赟同至异域,而且与陈一样,写得一手好诗,与日本文化人有深层交流。这后两点在今日已如凤毛麟角。”


 
文学博士、教授于南山大学、中京大学等校的周先民老师说:“李老师一身古艳春服,授学于古堂,让我们想见古时学者风貌。她不但专注于学问,而且组织能力、行动能力也超强,让我们开了眼界,添了新知。感谢感谢!大家所述既详又好,凑首诗以为蛇足:

石川丈山陈元赟纪念会观感
新知旧雨喜相聚,
共忆元赟与丈山。
才女登台动玉指,
古琴开场奏幽兰。
飘飘春服丽人艳,
娓娓金言听众欢。
中日先贤佳话永,
至今流韵润文坛。
周先民2023.4.17


 
(“追忆陈元赟与石川丈山”活动报道组 摄影 肖先航)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189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