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建议安倍采用“麻生方式” / ——日中协会白西理事长谈安倍政权与日中关系
日期: 06年10月1期 评分: 8.00/1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战后世代政治家安倍晋三,9月20日当选自民党总裁,确立了以“党三役”为中心的自民党新人事体制;9月26日出任日本内阁第90任总理大臣,随即组阁,日本新内阁正式启动。安倍政权总体上带有新保守主义倾向,在对外关系上提倡“自我主张”。小泉在任5年半,在强力推动社会构造改革的同时,也因靖国参拜等问题而使日本与中、韩等亚洲近邻国家的关系陷入僵局。安倍作为小泉政权内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保守政治家,如何在继承小泉改革路线的同时,又能突破日本对亚洲外交的僵局,尽快使日中关系和日韩关系重回正常轨道,令人注瞩目。
  长期从事日中关系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解了他对安倍新政权人事安排的理解,分析了安倍改善日中关系,实现日中首脑会谈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一个资深日中关系者的建议。
  白西先生表示,自民党新三役,包括干事长中川秀直、政调会长中川昭一、总务会长丹羽雄武哉,能否在改善日中关系方面发挥作用,值得分析。目前看来,中川秀直以党干事长的身份持有影响力,他本人曾表示过靖国参拜问题在后小泉时代到了落幕的时候,日中都应有所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川秀直在小泉总裁任内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积极推进中日执政党之间的党际交流。中国共产党与日本自民党成立了政策协议会,交流频繁而活跃;中川秀直本人与中共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关系良好,容易沟通。本次自民党新三役人事发表后,政调会长由中川昭一担任。由于担心中川昭一与中方容易发生摩擦,中川秀直已经表示自己将继续担当中日执政党交流项目。10月17日—18日,王家瑞将访日,与自民党高层会谈。
  安倍新内阁成立,与其说是“新生代”内阁,不如说是“论功行赏”内阁。安倍原来所属的自民党主流派阀森派,还有选举前主动投怀送抱的丹羽.古贺派成为最大赢家,各有4名议员入阁。新内阁17名阁僚中,有11人是新手。在专业经验和政策制定上,尚没人具有影响安倍晋三的能力,只能唯安倍马首是瞻。
  在被视为日中关系死结的参拜问题上,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和行政改革担当大臣佐田玄一郎已明言参拜;经产大臣甘利明、国土交通大臣冬柴铁三、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经济财政大臣大田弘子明言不能拜;馀者11人持暧昧保留态度。白西先生分析说,保留的11人中,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和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出于公职身份考虑,在任内实行参拜的可能性极低。在总理、官房、外务3个敏感职位上,现只有总理安倍在参拜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中日能否打开靖国死结,尽早实现首脑会谈,全系于安倍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判断。
  白西建议称,在靖国参拜问题上,安倍总理不妨采用“麻生方式”,以缓解当面冲突。所谓“麻生方式”,指麻生太郎于去年5月在卡塔尔与中国外长李肇星会面时曾表示:对于靖国参拜问题,将基于个人信条和担任外务大臣的公职立场,做出适应判断。麻生虽然没有明确保证不参拜靖国神社,但他向中国方面传递的信息是,在外务大臣任内,不会参拜。中方认真解读并接受了“麻生方式”,认为麻生是可以共同工作的朋友,并在第三国率先恢复了中日外相会谈。中方原拟邀请麻生外相在去年10月和今年8月访问北京,均受小泉首相2次参拜行为干扰而未果。安倍新内阁成立后,麻生留任外相,他在适当时候访问北京不成问题。为此,安倍总理如何以适当的方式传递出任内不参拜靖国神社的信息以取得中方信任,这应该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尽快恢复日中首脑会谈的前提。
  据悉,现在安倍总理已预定在10月8日和9日先后出访北京和首尔,这是改善日中政治关系的新契机。可以认为,安倍总理上任后,已通过访日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传递出某种形式的信息,使中方相信安倍在总理任期内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性极低,胡锦涛才会排除干扰,接受安倍访中。这说明安倍已采用了“麻生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一直为安倍保驾护航、出谋划策的中川秀直发挥了说服作用。如果安倍访中之后违背政治信用,再去参拜靖国神社,胡锦涛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胡耀邦。
  白西还表示,小泉在任5年,使日中关系成为失去的5年,安倍政权绝不能步其后尘,使日中关系陷入失去的10年。安倍是战后出生的一代,新内阁中也有多位战后世代的政治家。新生代应该在认真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再谈自己的见解,或发表所谓的历史观。对安倍总理而言,尤其需要认真学习1972年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时期的历史,要知道邦交正常化时日中双方的政治承诺是什么,要理解这些承诺的政治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沉重分量,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使“村山谈话”沦为名存实亡的纸面文章。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2004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