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 运
上一周的中国股市在整体上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周四(9月21日)虽然有工行即将正式进入发行程序、6只新股将创纪录地交叉发行等扩容加速信息,但是上证指数仍沿著5日均线震荡上行,离前期高点1757.47点仅一步之遥。盘中热点活跃,金融和房地产板块表现依然强劲,龙头股G万科、G招行等屡创新高,旅游、预增、重组、股改、私有化等板块也表现不俗,表明目前市场人气旺盛,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行情。但是,周五(9月22日)有所回调,当天上证指数以1744.60点开盘,盘中最高为1746.61点,最低跌至1724.10点,最后报收于1725.36点。由于周五(9月22日)在惯性高开后出现遇阻回调走势,短线下探可能难以避免。以日K线分析,无论从阴阳线的数量对比来看,还是由拓展空间的力度判断,多空双方在近日争夺中都已出现势均力敌的状态,只是由于上证指数的5日均线在周五(9月22)被放量击穿,所以,市场整体的强势平衡局面也就有所改变了,或者说,空方暂时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近日短线走势因此便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尽管短线由于扩容速度较快以及技术上的“头肩顶”嫌疑的负面因素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是这种回调应该是比较有限的,因为除了有政策扶持、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在人民币持续、渐进升值的预期之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市场资金充裕,而这种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为证券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在中国内外需结构失衡所引致的流动性过剩短期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各路资金将继续涌入中国证券市场,推动市场行情持续深入发展,并产生流动性溢价。因此,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著由流动性过剩推动的长期牛市行情。投资者应顺势而变,抛弃前几年的熊市思维,积极采取符合牛市特徵的操作思路。而这种思路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对未来股市上升空间有充分的想像力,敢于长线捂股。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推动行业并购整合的大背景下,未来中国股票市场将会产生许多长线牛股。二是要克服“牛短熊长”的惯性思维,以中长期投资为主,减少短线操作次数。在市场趋势已从持续下跌转为持续上升后,投资者要乐观看待上升途中的调整、震仓现象,不急于“逃顶”,这样才能分享牛市行情带来的丰厚利润。三是由于工行、中石油、中移动等大盘蓝筹股将陆续上市,他们将提高境内上市公司的总体素质,夯实牛市行情的基础,但由于指数计算规则方面的原因,这些超级大盘股上市将导致指数失真,不断减弱指数对整个市场的代表性。投资者要逐步调整持仓结构,适当提高大盘蓝筹股的持有比例,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