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黄勇——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日期: 2022/08/19 12:13

人民日报原驻联合国首席记者:邹德浩

《世界华文文学》杂志社社长:冰凌

黄勇是一位高校专职体育教师,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学院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四年体育专业系统学习,北京体院两年助研班的提升进修,四十多年来先后在福建师大、福建农学院、福建开放大学等院校教授体育课程,在院校现代体育教学实践、探索、开拓、研究中,坚守不渝,默默奉献。

黄勇是一位体育领域学院派研究的学者,他先后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他不玩概念,不套虚词,而是从教学实践出发,有的放矢,数据说话,严谨论证,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黄勇本身就是一位运动员,他在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等项目有着几近专业运动员的水平。如今已经年过花甲,他仍然奔跑在篮球场上。另外他是一个“四兼者”,身兼运动员、教练、裁判和赛事组织者——黄勇是一位优秀的教练,他先后给院校运动队和社会上各种球队担任教练,带领这些球队夺得许许多多的冠军,捧回许许多多的奖杯,他自己也荣获最佳教练的称号。

黄勇还是一位优秀的裁判,他是篮球、足球、游泳项目的国家一级裁判。这在省内是仅有的,在国内也多不到哪里去。

黄勇是福建电视台第一位现场全程解说和评论世界杯西甲德甲意甲英超球赛的体育电视首席评论员。他形象稳重,引经据典,评论到位。以至到现在还有观众认出他:“你不是那个啥?电视上评论足球赛的黄勇吗?”

黄勇当年在学校里还是一位新潮的吉他歌手,他引领着时尚音乐的潮流,他的形象,他的气质,他的潇洒,让校园的学生们如痴如醉。他的音乐天赋也融化到他的教学中,他的美学体育构成他的独特的教学法。

黄勇从校内跨界到校外,为全民体育事业(群众性体育)做出全方位的奉献,构成中国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黄勇现象”。

半年多时间里,我们跟踪采访黄勇,寻求黄勇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们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不停地追问。感觉我们已经不是在写一篇专访,更像是在作一篇论文,几近固执在探寻和挖掘黄勇的意义。

1967年,黄勇与父亲、母亲、弟弟合影

黄勇大学第一年返家在好友陈晓丹家的边上残墙断壁前驻足留影

1976年,黄勇与少小游泳队队友陈晓丹、黄勇、陈晓峰、黄金腾一起合影

1976年,莆田县少体校游泳队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大江大河中顶着大风大浪奋勇前进!全体游泳队大的二十二岁、小的九岁从莆田一中后门天九湾出发,历时五个小时,三十公里畅游木兰溪内河航运抵达涵江区内留下珍贵的合影!

1954年,黄勇父亲与闽候专署财政科同事合影

      黄勇生于1960年9月10日,他的父母亲都是干部,在福建闽侯专署工作,专署大院在闽江边的螺洲,他父亲27岁,就担任专署财政局局长,他母亲当时在统计局工作。他的印象是从小在大院长大,但是在“文革”期间,父母亲非常忙,基本把我们全托,星期一去,周五晚上带回来,他的印象托儿所就是自己的家。他在托儿所非常玩皮,但从小显示体育的天赋。黄勇的父亲黄寿南,不仅是一位年轻的财政局长,也是一个体育人才,是机关篮球队的绝对前锋,在闽候一代很有名,而且也是一位足球守门员。黄勇的母亲也是一位篮球队员,父母亲的体育基因遗传给了黄勇。

同时父亲还刻意培养儿子,他在繁忙的时间里利用午休时间,每天中午载着黄勇到江边去游泳,他就等在岸上,游了半个小时,他再带上黄勇去上班。这使得黄勇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若干年后,他就被莆田游泳队招去。后来因为父母下放,他又被送到福州的奶奶家,他在奶奶家受到很好的照顾,而且福州毕竟是省会城市,体育活动更加丰富,黄勇又参加了足球和乒乓球训练,让他认识了各种体育的种类。尽管两年后他又被父母亲接回莆田,但是热爱体育的种子已经扎根在他的心里。

回到莆田机关大院后,黄勇按部就班地读小学和中学,他在学校里很快展现出体育的潜能和才华,并且在小学毕业时,被招进莆田县游泳队,参加省里儿童组的游泳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中学即将毕业,黄勇纵有再多的体育技能也没有用,唯一的出路就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上山下乡干革命。黄勇母亲在周围的山区为黄勇挑选落脚的地方,挑来挑去,看中了闽清,觉得闽清也是山区,百姓比较善良。于是17岁的黄勇背着行李,独自一人走了一天,来到闽清一个山村插队落户。

黄勇真是烧到了高香,七月份刚到山村插队落户,还没有半年时间,天外传来一声春雷——中国将恢复高考!黄勇的母亲把黄勇接到莆田,让他复习参加高考。此时距离高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黄勇在摸不清东南西北的情况下,埋头复习功课。或许人生就在一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你抓住了这个机会,机会就改变你的一生。

黄勇的母亲在这个关键时刻,焕发出最强大的母爱和母亲的智慧。时到今天,黄勇还会十分动情地说,我要特别感激母亲成就了我,那时候高考政治很重要,母亲帮我罗列好政治课所有的提纲,并写好所有的答案。黄勇的母亲给黄勇压力很大,早上5点多就叫他起来背政治、背历史、背地理,背完以后就叫他到田径场练习体育项目。最后黄勇各课都考得不错。在考政治的时候,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水准。而且体育测试也达标。

黄勇的文化总成绩考了220分,已经达到历史地理系的录取线。而当时体育系的录取线只要180分。黄勇对体育的向往,使他在填写志愿时,就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

黄勇如愿以偿收到了福建师大体育系的录取通知书。当他来到福建师大时,一切都那么熟悉,他小时候住在仓山奶奶家,而福建师大就在仓山,黄勇对师大周围的环境,哪里有一条河,哪里有几条田埂都了如指掌。当他走进校园时,他非常激动,又感到非常神圣。“文革”刚结束,校园里显得清凉,一切有待复苏。

44年后,当黄勇接受找我们的采访时,还深情地叙述当年的情景——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初第一个年头,百废待兴啊,国家也是非常困难,大学生条件非常差,教室简陋,宿舍简陋,食堂和澡堂都非常简陋,我们15个学生挤在一个大房间里面。上课用的是老旧的器材,球场都是属于刚刚恢复使用。面对这一切,我们没有太多的在意,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就淡化了物质条件的要求。况且我刚从农村上来读书,就觉得生活比农村要强多了。

黄勇说,作为学生都深知能上大学真是机会难得,平时上理论课都是几十人上百人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还有场馆那些器械、器材和球类都非常紧张,但是大家都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而老师们的教学激情也非常高,对学生又有耐心,把他们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黄勇说,我们那时候的学习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早上五点半就起来,跑步五六公里到三叉街,回来以后就去田径场,拉韧带,做拉伸等等,再做一些引体向上,双臂屈伸,或者做一些半蹲辅助动作,练习回宿舍,那就吃个早餐,那时候的早餐也很简单,就稀饭配一些花生大头菜,偶尔吃个鸡蛋。八点就开始上理论课。九点半开始上技能课,普修篮排足,还有乒乓球、羽毛球、手球、体操、田径、武术、游泳、举重等等,下午上完理论课,继续上技能课,然后加强体能锻炼和力量练习,比如说我下肢力量比较弱,就去练半蹲杠铃,那时候没有健身房,宿舍里的同学就在走廊上架起杠铃,在那里练习。还有一个普修大课就是田径,田径包括铅球,标枪,撑杆跳,跳高,跳远,铁饼,短跑,跨栏,长跑等等,这些全部都要学。

黄勇说,两年多的系统学习后,就开始选择专修课,黄勇喜欢篮球,当时学足球的人很少,所以老师专门找黄勇,劝他专修足球。于是黄勇专修课选修了足球。黄勇喜欢篮球、足球、游泳,还有体操和武术,但没有想到,他最后还是成为足球“四项全能”:他身兼足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足球电视解说员。

以上是黄勇中学、大学毕业的合照和参加体育赛事的合照

黄勇说,我们有一批非常敬业的老师,他们也遇到我们一样的机遇问题,所以他们非常辛勤的工作,恨不得把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全部教给我们。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出现了十几年的断层,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少系统的教科书。老师们大都自己编写讲义,油印成册发给我们学习,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更加感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晚上自习,我再到图书馆去,查阅体育书籍,做笔记,几年来,我做了大量的笔记,摘录书刊上的内容,记录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心得,记录自己学习和训练的体会。这样学习积累,使我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我想今后走出校门,我要担任体育教师,一定需要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

这四年的大学经历,对黄勇后来四十年的体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四年的学习经历,也是共和国体育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历史。

1982年,共和国教育战线像放开汹湧的大潮,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大学生从大学校门奔向社会,全社会以怎样的热情拥抱他们,欢迎他们,期待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共和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景像。

黄勇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体验到我们这一代人是经历了一种磨难和历练,一路艰辛的走过来,这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不易之处,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信念,造就了我们对未来的情怀。因为原先都是经过相对艰难和艰苦的生活环境,所以说让大家才感到有这么好的一个时机、空间和平台,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内在所有的潜质,能够在大学这个校园里,在知识的海洋里面遨游,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知识。我们总感觉失去了很多年时间,更要利用这四年时间,快马加鞭刻苦努力,才能够把这个失去的时间和生命夺回来。总是有那种期待、那种渴望、那种追求和那种奋斗,让我们去追寻、追溯和追求。

1978年2月,黄勇与一起从闽清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同班、同宿舍同学黄中青合影

1980年3月在林金生教授的带领下赴莆田一中教学实习,课余时间忙里偷闲大家合影,留下难忘的一瞬间

1985年5月,黄勇在福清分校足球场,在给84级足球专修班同学教学讲解

1987年,黄勇带队参加福州地区高校足球邀请赛,连续过关斩将先后击败福大、医大、中医学院等高校,最终惜败给自己的母校师大,最终夺得亚军

黄勇带队参加1987年福州地区高校足球邀请赛,荣获亚军载誉归来,与校党委书记陈政及相关领导及系负责人合影

面对大学毕业,黄勇当时就想留校任教,一是可以在母校当老师,把自己四年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可以在母校继续学习深造。因为当时留校任教的名额有限,因此在毕业前夕,学校安排了想留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考试。因为学校也要考虑留校老师和各个运动项目的比例,比如说田径、篮球、体操、羽毛球等需求量大。另外学校里体育理论老师也很缺,第一批大学生整个综合素质、文化素质都比较高,学校需要培养一些运动医学、运动化学等人才。黄勇参加了考试,但是他是专修足球,属于小众项目,因此就没能留校。

但是,黄勇还是如愿以偿留校了,他被分配到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当教师。福清分校的条件自然更加简陋,但是对黄勇来说不在乎,因为他內心里的理想就是当一个高校的体育教师,做好教书育人,而当时改革开放初期正百疲待兴,第一批毕业的体育教师非常稀缺。黄勇希望自己当好教师本职工作,能够教书育人,同时,能够言传身教,让自己的专业能够能传承,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体育教师。正是他在当初确立了坚定的信念,所以他才有了以后四十多年的坚守,坚持在教学育人岗位上,继续努力,继续钻研,不停地耕耘。

黄勇当上体育教师,也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有为,风华正茂的年纪,有才华有专业,学校安排他到学生班上担任班主任,然后再当专业教师。但是他所学的足球专业还没有开课,系主任做他思想工作,请他担任体操教师。尽管黄勇心里不是那么愿意但是他还是服从组织分配,还是挑起体操教师的担子。虽然不是学习体操专业,但是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和水平,承担起体操的教学工作。黄勇心里还想要敢于挑战自己,他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操教学工作中。

     作为年轻人,黄勇具备身体素质好的基本条件,四年的科班使他掌握了教学的方法和知识。作为首届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大学生,他的志向就是想做一番事业,在学校里有所作为,这个也是他的初衷。学校安排他当班主任,又调他担任体操教师,黄勇都把它当作学校对他的重视和培养。所以他也很努力。当班主任既要上课,课后要给学生辅导,课余还要做学生思想工作,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还要让学生们要规范学校的准则等等。每天他总是起早贪黑,几乎和学生打成一片。

与发小陈晓丹(现为福建华侨大学副教授)合影

2018年新春团拜,莆田游泳队六位同龄队友合影(左至右:陈晓峰、林兵、陈晓丹、黄勇、黄金腾、林志平)

1994年,黄勇作为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足球队教练参加全省运动会足球项目比赛,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合影

莆田“黄埔一期足球队成立

1990年,黄勇跟随福建省税务局蓝球队参加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的全国税务系统蓝球联赛,担任裁判工作,全体篮球队员合影。黄勇父亲黄寿南为领队(后排左四)

黄勇担任体操教师,还是胸有成竹,没有太多的顾虑。尽管条件相对简陋,简单的体操房,体操器械很少,跳箱木马都是一层一层,跟箱子一层拿起来的那种,不像现在跳马铝合金架子,上面是皮面。房间里灯光昏暗,空气很差。黄勇带领学生把体操房打扫干净,给教学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授体操课程难度更大,各种单项动作多,技术要求高,黄勇按照教学大纲一遍一遍指导学生练习,并亲自示范,言传身教,这对他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体力活,一堂课下来,也是累得够呛,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但是黄勇不生搬硬套,而是注重在具体的形体和动作教学过程中,强化练习。使学生们从训练中更加深刻领会要领。这样虽然花的时间多,但记得住,不会忘。所以体操课的学生一个个都能够及格,没有拖其他课目的后腿。

黄勇花了很多时间投入在体操课的教学上,试验做着体操新的辅导工作,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不仅时间要花得多,同时还要花更多的体力,具体指导时要亲力亲为,一直重复一个动作,做一个示范,同时还要保护自己,避免危险。由于体操教师稀缺,他一个人要教好几个班,这个对他也是比较大的挑战。黄勇独自撑起了一片天。

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枯燥和繁琐的,大量的事务性的事情,占用了黄勇的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黄勇在担任班主任的期间,并不是仅仅按照过去的做法,他总想班主任也应该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最重要的,不仅要带领好学生,同时还要给学生的业余生活带来乐趣,提升学生的生活的情趣和激情。因为在分校里,当时还没有电视机,学生们晚上的娱乐生活是非常的枯燥的。黄勇就想改变这种现状。根据体操的特点,他亲自编排了青春圆舞曲,组织学生跳舞,组织学生唱歌,他还办朗诵会,亲自主持朗诵。同时,黄勇自学吉他弹唱,专门在学校开设了吉他弹唱讲座,吸引很多学生跟着他学吉他学唱歌,使当时学校学吉他成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吉他王子”。黄勇所组织的这些活动,把学生的生活乐趣提起来了,把学生的生活激情提起来了,所以他的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更重要黄勇把这一系列的活动和体育教学结合,不仅提升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激情,同时使他形成了“体育美学教学”的理念。由于黄勇出色的工作成绩,他还被选为教工团总支书记。连续两届被评为全校最佳班级,他也获得“最佳教师”的荣誉。

以上是黄勇发表专业论文的部分刊物

年轻有为,出类拔萃,富有创意,成绩显著。黄勇的三年多的教学生涯,虽然开了一个好头,但是也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体育教学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1985年,北京体育学院开始举办助研班,这是体育院校第一次开办助教研究生班。黄勇听到这个消息异常兴奋,他在福清分校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使他认识到需要更加充实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扩大目己的知识结构,他决定去报考北京体院的助研班,所以他在工作之余加紧复习。当年他到上海参加全国统考。当时助研班足球专业只招收十几个人,竞争异常激烈。黄勇由于成绩优秀,也被录取。进去才知道,十几个同学竟然全部是高校的老师,来自天津、内蒙、宁夏、甘肃、上海、湖北、安徽、东北等地。记得足坛名将徐根宝也是那一期助研班,只是没有在一个班,他是教练员班。

研究生班设制的课程内容极为丰富。而且我们的老师张恩子是国家足球专家组的成员,还是所有国家队训练比赛科研数据统计专家。能跟这样一流专家级的老师学习,使黄勇感到三生有幸。

作为中国高等体育学府——北京体育学院,真是个知识的大海洋,特别是运动学理论,最前沿的各项运动项目介绍,都是最高水平的。黄勇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非常强烈,每一个项目都想好好学,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黃勇每天早上很早起来就去背英语单词,北京非常冷,冷风嗖嗖,有时只好一边活动身子骨,一边背单词。然后去吃早饭,吃完以后准备上课,基本上上午都是理论课,下午上足球专项课,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足球的理论和一些延伸课,比如说自然科学、英语、统计学、自然辩证法教学论、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与实验设计、计算机语言等等。

那时候学习的条件比较艰苦,不像现在有手机可以录音,拍图片,录视频,回来可以反复看,那时候全部要靠大脑来记忆,靠自己做原始的笔记。同时,黄勇在学习的过程,对篮球格外感兴趣,当时国家女篮在北京体院训练,他就到现场做统计,做笔记,观摩学习,积累临场经验。这样他除了完成足球专业的专修和提升,特别对篮球做了一些攻略的学习,这样也完成了篮球专业的进修,为后来的篮球教学、训练,包括后来担任篮球教练和裁判,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黄勇说,北京体育学院它的运动竞技水平非常高,代表了我们国家最高的学府,最最高水平,所以那边云集了大江南北体盲人才,全国各地最高水平、最强健的第一流的运动员和学生学者在里面学习研究。

黄勇除了正常上课和研究,特别对音乐修养课感兴趣,他就选修这门音乐修养课。同时还选修了清华大学一位教授的心理学课程。因为当时他已经在琢磨运动心理学和体育美学。虽然当时这个想法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他后来在教学中,逐渐将体育美学运用到具体教学试验中。

在北京体院学习期间,黄勇在心中有一个特别渴望达到的目标,自己要写一些专业性的论文,因为吸取了这么多知识,心里奔腾着知识的激流,他非常期盼能够把学到的东西来施教。所以他要把这些理论课结合自己的教学,上升到理论的层面给予总结。他在学习的时候,一边总结,一边分析,写了大量的笔记,并开始撰写论文。

黄勇连续写了几篇关于足球教学的论文,数年后在体育刊物上陆续发表。《谈足球基本功的训练》发表在专业体育刊物上:

足球是当今世界号称“第一大球”。随着足球运动在我们国家的开展,也已成为我国各高校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项目。但要踢好足球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因为无论多么复杂的足球技术都是由脚、腿、髋腰及头四种基本功夫组合而成。

所谓脚上功夫就是指脚(踝)对球的控制和感觉能力。因为脚是直接与球接触的第一部位,如果脚上功夫差,控制球的能力就差,本体位感也就差,这样就会出现停球不稳、射门不准、运球离位(自身控制距离)   、传球变向,失误偏多等现象。因此,多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和反复运用各种方式的传、接、运、射等练习,是练好脚上功夫的关键。

腿下功夫是指运用灵活的两腿(包括膝部)动作,变换速度和方向,控制身体重心及控制双腿传、运、射等摆动时的力量、角度的能力。在激烈比赛中,攻守不断变化,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例如,在突破中快速射门就要依靠准确的支撑腿,快速而有力的踢球腿的大腿带动小腿摆动,尤其是小腿的“鞭打”才能让球速加快、射向球门、造成守门员反应不及。要提高腿下功夫就应进行各种变向,转身摆动练习,负重急停等基本功的训练。

髋腰功夫是指控制身体平衡和影响重心转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移动和腾空时控制重心平衡和身体屈伸幅度的技巧熟练程度。髋腰力量和灵活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优秀足球运动员运球时脚、腿、髋腰紧密、协调相配合的快速突破,射门、运球、摆脱、飞身断球、铲球等高难动作的应用。正象贝利曾说的“足球运动员的髋关节,要象芭蕾舞演员的双脚一样灵巧。”

头上功夫是指合理运用头部前额位置及利用蹬腿、收腹、摆动结合的头顶各方向的能力,头部被当今足球行家称之为“第三条腿”,是比赛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部位,头球好就能保证本队空中优势。如: 头球射门、头球传球、鱼跃救球等都是激烈对抗中的基本功,对于头上功夫的训练,可以从静止的,过渡到运动的,从低空过渡到高空,由原地到跳起顶各种不同方向,速度、力量的基本功训练。

足球运动基本技术的传、接、运、射、顶断等每一项技术的完成,都是通过脚、腿、髋腰、头等的分解又综合而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动作整体。因此,把几项技术结合起来练习,才能提高技术、战术水平。

1984年,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游泳教学课中,与学生一起合影。左起,郑晓乐(现为福建厦门中峻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黄伟强(现为厦门大同中学高级教师)、林明(现为福州八中高级教师)

黄勇和同学们在北京体育学院大门口合影

黃勇在吉他弹唱

黄勇在北京体育学院大门口留影

黄勇与队友合影

黄勇的另外一篇关于现代足球的指挥之道是足坛上较早出现的一篇论文。

《现代足球比赛临场指挥之道》

足球比赛临场指挥之道的最大特点是:   它没有暂停时间(除半场休息)。比赛的时间长、人数多,对抗激烈,情况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必须胆大心细、思路敏锐、善于洞察、果于判断。对临场之势应抓得准、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使本方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较量在洞察对方的阵容、意图和漏洞中进行

如果说,体育比赛中,对手之间的竞争,是从预测开始的,那么名教练员之间的真正的智慧较量,是从临场的洞察开始。

进行临场指挥时,首先应观察对方上场阵容、落位等与事先了解有无变化;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对方战略意图或技战术特点;三是要观察对方上场队员的攻守特点或场上漏洞。

赛场上正常出现的情况唯有三种现象:1,本方领先:   这正说明预先的判断(预测)与实际情况相符。队员在实施教练的战略意图中,发挥得心应手,取得场上暂时主动。这时教练员要及时提醒队员严防松劲,更不能轻敌麻痹,要密切注视对方战术上的变化或场上的主力队员调整、对方换人和在半场休息时,应预先估计到对方又有何新的意图变化,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采取的对策告诉队员,做好应变的准备,必要时,可主动改变本队战术打法,打乱对方的布署,以保证场上优势,扩大战果;2,本方落后:产生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如本队的既定作战方案与实际不符,特长被对方所制,漏洞、弱点又被对方捕捉,队员紧张失态,都会导致暂时的被动,此时,教练员切忌急躁、慌张和气馁,要设法搞清楚处于被动的原因,速下决心采取对策,争取尽快从被动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3,双方相持:这也说明了双方旗鼓相当,处理这种情况对教练员的要求是很高的。这时教练员的决策对胜负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时教练员要冷静、沉着,更不应听之任之,要对场上情况认真观察细心琢磨,把握好每一时机、捕捉环节,以求扩大我方优势。

二、充分利用好换人、半场休息的关键环节

由于足球比赛和其它球类项目不同,比赛中没有暂停时间,只有靠半场休息来总结,靠换人来传达教练员的战略意图、布置打法,这就对教练员及时的换人和过人的半场总结提出更好的要求。

换人是足球比赛中关键一环,由于正规化赛每场只允许换两人,而换下场队员不能再上场,故教练员不能对场上队员稍有失误,就急着换下场,这样会造成队员心理不良影响,并影响到下一场发挥,也会影响到其他队员。

半场休息:   这是教练员最直接的宝贵指挥机会,如果时机选择得好,运用得当,将对比赛起到较大的作用。打乱对方进攻节奏,抑制对方的逼人之锐气。布置好新的策略,改变被动局面。让队员做短暂的休息,冷静分析,总结场上个人和整体技术、战术发挥,配合的默契情况。

场上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教练员都要控制自己,形势越危急,越要沉着、冷静,用不急不躁的温和语言向队员布置作战意图,使队员从教练员的稳健表现中受到渲染,而冷静地面对现状。

教练员在休息时,总结要简单扼要,总结上半场的经验教训,提出对下半场打法的具体设想、步骤。切记在顺利时要抓住战机扩大成果,夺取胜利。落后时能抓住战机,化险为夷,这就要求临场指挥语言能抓住场上重要问题,简明扼要,击中要害向运动员布置解决问题的办法。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9896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