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运河之都”济宁的前世今生
日期: 2022/08/17 11:27
“相约孔孟之乡 品味文化济宁”全球征文大赛部分优秀作品选登:

“运河之都”济宁的前世今生

往事越千年:“运河之都”济宁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走进历史,弘扬传统文化!


 
运河秋色

千秋史笔如铁,多少功绩彪炳史册的风流人物,也会在历史的尘嚣中变成文字符号,而跨越千年时光的风物传说,依然让人铭记着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的不朽传奇。

今天,让我们走近济宁古运河,寻找藏在这潺潺流水中的前世今生。

京杭大运河: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南北水运通道,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也是穷兵黩武、残暴不仁的亡国之君隋炀帝唯一的千秋功业,至今仍在水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运河纵贯微山湖

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约230公里,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济宁古运河,串联了济宁城区、南阳古镇、微山岛、独山岛、南旺分水龙王庙、中都佛苑等重要的旅游景区,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济宁的醒目地标,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济宁这座经济繁荣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命脉。

济宁古运河的无穷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更在于它见证了古运河畔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飞扬跋扈为谁雄:诗仙李白的寓居之地

试问有谁能不爱李白呢?狂歌痛饮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他是旷古绝今的天纵奇才,他的诗作潇洒飘逸、气拔山河,他桀骜不驯、放浪形骸,如日月星辰般耀眼。
 


太白楼

在李白的生平中,我们可以想到所有与风雅、豪迈、绝艳出尘有关的一切,太液池旁为杨玉环赋诗“云想霓裳花想容”,唤玄宗内侍高力士为他脱靴,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位飘逸出尘的谪仙与济宁古运河也有着一段情缘。

公元736年,36岁的李白带着他的妻子儿女来到了任城,也就是现在的济宁,一生漂泊游访名山大川的他,在这里一住就是23年,在济州河畔,他的故事被流传千古。
 


大美济宁城

李白居住在济州河畔酒楼之前,每日与朋友宴饮,登楼作赋,醉酒吟诗,好不潇洒恣意,后有人为此楼篆书“太白楼”,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酒楼从此成了“顶流”,不仅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之后的几百年间更是不断地被修缮和改建。

在太白楼上,李白写下了惊艳世人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寓居济宁23年,留下诗篇上百,让济州河畔世世代代的人都仰慕着他的惊才绝艳。

运河之脊:从“断井颓垣”到“运河重镇”

南宋年间战火连天、兵戈扰攘,公元1278 年,南宋名将文天祥被俘,在被解往大都的途中,曾经过济宁所在的济州。文天祥在诗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济宁:“百草尽枯死,黄花尽秋色”、“路上无行人,烟火缈萧瑟”。
 


繁忙的大运河

然而元朝年间疏通大运河后,漕运畅通,各地商船往来络绎不绝,各种商品和手工艺品品种丰富,运载着奇异珍玩的商船往来如织,短短几年的时间,济宁从“衰草枯杨、断井颓垣”变成了空前繁荣的商贸重镇。

元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辖区的梁山、汶上、嘉祥、任城、市中、鱼台、微山等县市,济宁则“居运道之中”,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是“控引江淮”的咽喉地带。

也正因为如此,明永乐九年,朝廷在济宁设总理河道、总督河道,简称“总河”,成为当时京杭运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到清顺治年间,又在济宁设立了河道总督衙门,主要负责运河的行政管理,总理运河营防,掌管催调、护送粮船等工作。
 


运河夜色

济宁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仅是孔孟之乡,也是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发源地,如果想要游山玩水,不妨到济宁看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作者:@第一名厨
以上图片均来自济宁市委宣传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9893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