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自日本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以来,已经过去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截至6月23日,包括第3次接种在内,共进行了2.8亿次接种,截至5月15日,从医疗机构向厚生劳动省送达33,711例副作用报告(辉瑞28,767例,重症6292例;莫德纳4928例,重症 982 例;阿斯利康 16 例 ,重症11 例)。
如果厚生劳动大臣认定健康损害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的,可以根据预防接种法获得补偿(医疗费、残疾养老金等)。
截至6月23日,厚生劳动省已收到2815件受理报告,其中849件被认定需要补偿,62件否定,14件待再审。
777个被认定补偿的“疾病/障碍名”的细分为“过敏反应”385(49.5%)、“急性过敏反应”221(28.4%)、“过敏反应样症状”104(13.4%)、91.4%是被认为在接种疫苗后立即出现的症状,而其他为 67 例(8.6%)。
(1).jpg)
自卫队大型接种中心。首相官邸网页视频截屏。
据报道,疫苗接种后有1,700多人死亡,但尚未认定为是应该补偿的对象。
另据报道,滋贺县草津市一名60多岁男子参加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接种导致神经受损,草津市向其支付了约30万日元的赔偿金。据说同样的事例在日本尚属首例。
据该市称,去年6月13日,一名男子在草津德洲会医院,在左臂接种了辉瑞疫苗,次日起,左臂疼痛持续,原因是注射针与神经接触,因此被诊断为“左腋神经损伤”。目前男性仍有麻木感,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今年6月,市政府决定向男性支付309,543日元的医疗和休假补偿金,27日获得市议会批准,也得到男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