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携手向未来的声音。
开幕式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视频引出,十分独特。因开幕式这天2月4日适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场内以小草和种子萌发预示立春之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北京冬奥会,也是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二十四届。

随后春天的种子变成一颗蒲公英,被场地中央的小男孩吹散,种子变成了“鸟巢”上空漫天的焰火。空中打出的中英文“立春”和“SPRING”焰火造型一起出现,也是首次。
巨型屏幕中一滴冰蓝色的水墨落下,化为黄河之水。如此大气磅礴的意境,源自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

河水逐渐冰冻,晶莹剔透的冰立方在场地中央形成。冰球运动员挥动球杆用冰球撞向“冰立方”,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当中雕刻出来。以“破冰”的寓意正式拉开运动员入场的序幕。“破冰”代表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希腊代表团第一个入场,其他各代表团的入场顺序按照中国汉字笔画顺序排定依次进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意大利倒数第二个入场。作为东道主,中国代表团压轴入场,两名持旗手分别是中国钢架雪车女将赵丹和速度滑冰名将高亭宇。

现场引导员佩戴着精致的虎头帽,手中的引导牌是一朵“雪花”,雪花的“花瓣”融入了“中国结”的设计元素,寓意团结吉祥。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浪漫、唯美、温暖,这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基调,也为世界留下别样的中国记忆。
入场仪式结束后,写着各代表团名字的引导牌近百朵“雪花牌”飘落到场地中央一字排开,最后雪花凝结成一朵大雪花飘荡在上空,场内进入洁白无瑕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如诗意境,也照亮了整个地球,衬托出场地中央的五环更加灿烂闪亮。

在国际奥委会特别宣传短片《更强更团结》后,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主席蔡奇致辞。他说,正值中国农历虎年新春之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嘉宾相聚北京,共享冬奥盛会,见证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见证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续写新的传奇。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和中国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国际奥委会等方面通力合作,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北京冬奥会如期开幕,向全世界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战胜挑战的坚韧之姿。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向未来,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致辞。他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政府部门和全体中国人民。巴赫说,中国在冬季运动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开启了全球冬季运动的新时代,将使全球冬季运动参与度登上新台阶,让中国人民和全球各地的冬季运动爱好者从中受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现场宣布,北京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正式开幕。
国家体育场上空烟火绽放,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全国各地的民众为北京冬奥欢呼,为奥林匹克喝彩。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年轻人缓步走向场内。随着他们的脚步,身后展开了记录全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点滴的影像长河。“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也在场地一侧点亮。现场大屏幕展现冰雪运动员的竞赛瞬间,随后四条赛道分别打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

升会旗、奏会歌环节。6名旗手手执奥林匹克会旗入场。他们是中国不同时期优秀冬季项目运动员的代表——新中国第一位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罗致焕,中国首位夺得冬奥会男子项目奖牌的运动员李佳军,实现中国花样滑冰项目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双人滑选手申雪,中国首位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获得者韩晓鹏,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接力金牌获得者张会,实现中国速度滑冰项目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运动员张虹。全场观众起立,由河北地区的少儿合唱团合唱奥运会歌。合唱团的少年们,身穿传统的虎头鞋,戴着虎头帽,可爱极了。在他们充满稚气童音的歌声中,奥运会旗缓缓升起。
在五环旗前,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员王强和单板滑雪运动员刘佳宇、中国自由式滑雪裁判员陶永纯、中国单板滑雪教练员季晓鸥,分别代表全体参赛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及官员宣誓。

7名火炬手高擎火炬,分6棒,在体育场内进行最后的传递。曾连续11次获得速度滑冰全国冠军的“50后”运动员赵伟昌,在卡尔加里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获得1枚金牌、2枚铜牌的“60后”运动员李琰,在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中国体育代表团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70后”运动员杨扬,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80后”运动员苏炳添,在索契冬奥会上蝉联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的“90后”运动员周洋,曾经创造辉煌战绩的中国运动健儿接力奔跑,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最后一棒传递到两位“00后”运动员——越野滑雪运动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北欧两项运动员赵嘉文手中。万众瞩目下,两名火炬手跑向“白鸽”环绕的“大雪花”,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形成了这座由所有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组成的主火炬。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绚烂焰火腾空而起,整座体育场顿时化为欢乐的海洋。时隔近14年,奥运主火炬再次在“鸟巢”被点燃,属于双奥之城北京的奥运时刻正式开启。
不只是开幕式,对每一位参与者来说,这注定是一届难忘的冬奥会,也是一场文化“嘉年华”。 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北京冬奥会增添了不同寻常的内蕴。 场馆建设、奖牌设计,乃至颁奖花束等,都包含着历久弥新的文化韵味。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灵感,便是来自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

适逢虎年春节,喜庆的中国结,春节传统饮食……远道而来的体育健儿,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到了中国年味,也为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点赞。
从人文内核来看,春节与奥运均崇尚和平、重视团聚,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团聚的代名词。祭祀祖先、守岁拜年等一系列颇具仪式感的活动,体现了中国的人性伦理之美、生活艺术之美,表达祈盼祥和平安的心愿。
在时间上,立春往往临近岁首。自然时序与人文风俗交融,人们在欢度新年的同时迎接春天,满怀朝气,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冬奥会邂逅中国年,“团结”和“团圆”在这个冬天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北京冬奥会,正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
如今,冬奥会的各项赛事有序开展。中国迎接八方来客,共赴冰雪之约,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