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日本社交媒体上的私人精子交易
中文导报讯 12月27日,一纸有关“精子欺诈”的诉状被提交到东京地方法庭,并在日本引起话题。
一名日本女性状告一名中国留学生,称他在提供精子时伪造国籍和学历以及婚姻状况。她以为自己接受的“精子提供”是来自毕业于京都大学的日本独身男士,然而之后才知道对方是毕业于其他国立大学的中国籍已婚留学生。她因此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3亿3千万日元(近两千万人民币)。
事情发生在2019年3月,一名20多岁的中国留学生A在网上介绍自己毕业于京都大学,长得有点像羽生结弦,愿意向有需要者提供精子。一名日本女性与他取得了联系。这名女性与丈夫在十年前生育了一个孩子后,因为丈夫可能有身体隐疾,所以一直未能再次怀孕,该女性很想再要一个孩子,而且是优秀基因的孩子,因此在网上寻找出身名牌大学的青年。这两个人通过网络而进行了联络。
女方对于留学生介绍自己是独身的日本人,毕业于京都大学这些情况深信不疑,二人经过十次左右的实质性行为之后,女方于2019年6月怀孕。但她在怀孕后了解到,精子提供者是中国籍,也并非毕业于京都大学,而且已经结婚了。女方认为受到了欺骗,在生下孩子后,将孩子送进了东京都的儿童福利院。
.jpg)
女方认为自己受到了“精子诈骗”,原以为“日本人、京都大学、独身”,结果却是“中国人、其他大学、已婚”。她坚称因为受到欺骗,所以和与自己所定条件不符合的男性进行了性行为,并经历了怀孕生产。她的“自己选择孩子父亲”的自我决定权受到了侵害。
据了解,目前估计有一万名孩子是使用第三者提供的精子或卵子而生下的孩子,由于个人之间的交易是法律灰色地带,所以形成了网上精子银行的乱象。日本的社交软件上带有“精子提供”、“精子捐献者”等主题标签的账户超过300个,这种被称为“没有费用,严守秘密,没有个人信息的交换”的私下交流这几年急剧增加,尤其因为疫情影响而无法持续进行不孕症治疗的夫妇增多,网上私下捐精盛行。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发生了告到法庭的事件,而且金额高达3亿多日元。
对于日本女性这次诉讼,日本网友们普遍认为,虽然骗人的男人不好,但这名日本女性自身就很有问题,以下是部分网友评论:
“首先如果接受捐赠精子,那都是夫妇共同同意的,这件事里那位丈夫不知道这事,那不就是女人想要小孩而出轨?”
“不是高学历的血统的孩子,就不值得爱了吗?”
“很少能见到渣到这个程度的人啊,而且还把自己的渣公布与众。”
“最可怜是那个无辜的孩子啊,不过,既然是这样的父母,还是不要到父母身边去而是在福利院长大比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