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鸿海改为求偿1元人民币 / 记者报道富士康案遭天价索赔
日期: 06年09月1期

  因不满一篇有关员工“超时加班”问题的报道,近日,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控制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海”)旗下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鸿富锦”),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的两名记者提出总额人民币3000万元索赔,并已要求相关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者的个人财产。该案是截至目前全国向记者个人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

  苹果公司的调查结论

  鸿富锦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下称“富士康”)下属全资子公司,而富士康则是鸿海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科技企业。其主要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计算机机壳及准系统等产品,合作夥伴包括苹果公司、摩托罗拉、诺基亚、IBM、索尼等世界知名IT企业。在今年的《财富》500强排行榜上,鸿海名列全球206位。
  今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在C5版头条发表了《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一文,成为大陆地区率先报道富士康普遍存在员工超时加班现象的媒体。该文揭示了富士康工厂员工超时加班及相关内部管理等问题。
  8月18日,苹果公司针对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厂状况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称:调查小组发现,该供应商复杂的工资结构,明显违反了苹果公司的供应商行为准则的相关要求。
  同时,调查还发现,富士康员工的加班时间超过了《行为准则》有关最高每周工作60小时、至少休息一天的规定。通过检查不同生产线上7个月的换班纪录,苹果公司发现,这段时间内,富士康员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时35%,其中四分之一的员工连续工作6天以上。

  高价索赔记者个人并非第一次

  富士康深圳工厂承接了苹果公司风靡全球的音乐播放器iPod的制造订单。今年6月11日,英国的《星期日邮报》在其一篇题为《iPod之城》的报道中,披露了富士康深圳代工厂制造iPod所雇用的女工,往往每天工作15小时,所赚得的月薪却只有27英镑(约合人民币387元)。这篇报道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并促使多家关注劳工权益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发出号召抵制苹果产品。该文还直接引发了苹果公司派出规模庞大的调查团,进驻富士康深圳工厂,展开全方位的有关工人待遇的调查。
  8月23日,《星期日邮报》这篇文章的作者克劳迪亚.约瑟夫(ClaudiaJoseph)表示,很高兴看到苹果公司的最新调查报告,证实富士康存在违背苹果公司《行为准则》的行为。她同时表示,她和当时进入富士康工厂拍摄的摄影师一道,“毫不犹豫地坚持原先的报道立场。”
  此后,郭台铭曾公开表示,公司将起诉英国这家媒体。根据克劳迪亚的说法,《星期日邮报》目前为止只接获富士康方面的一封律师函。
  出人意料的是,7月10日,鸿富锦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通过法院将《第一财经日报》编委翁宝、报社记者王佑两位个人的财产分别查封、冻结。其依据是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措施。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从深圳当地法院了解的信息,该公司向翁宝索赔人民币1000万元,向王佑索赔人民币2000万元,并将两人位于广州和上海的房产、一辆汽车和两个银行账户全部查封、冻结。
  针对此案,《第一财经日报》的报社管理层表示,记者刊发的富士康报道系职务行为,报社坚决支持其二人应诉并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同时,在就该诉讼案的一份公开声明中,《第一财经日报》对鸿富锦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查封王佑、翁宝二人的银行账户、房屋和车辆等个人财产,表示强烈谴责。声明要求鸿富锦尽快解封两名记者个人的财产。
  2004年,鸿海也曾因一篇报道,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请“假扣押”了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旷文琪的个人财产,同时向其个人索赔3000万元新台币。其行为引起了台湾地区和海外各地媒体从业人士的强烈抗议,并最终迫使该集团总裁郭台铭与台湾《工商时报》及记者达成和解。

  媒体人士纷纷声援

  8月28日下午4时10分,《第一财经日报》当事记者之一翁宝在博客“翁宝and王佑的BLOG”里,发表了文章《这是我近10年媒体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就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博客里,翁宝说:“因为王佑的报道,作为记者的王佑和作为王佑‘领导’的我遭受了所有财产被查封的遭遇——这种抛开报社,直接针对记者个人的诉讼;这种以巨额索赔为开局,以巨额诉讼成本为威慑的诉讼形式;这种以法人开户银行为担保,直接申请查封记者个人私有财产的方式,凡此种种,显然是在挑战作为一名记者起码的职业权利和尊严,显然是在挑战传统的媒体纠纷处理形式,并极致地威逼新闻从业者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
  据翁宝称,自8月28日上午,他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这些人有的是来自于新闻界的同行,有的是来自于自己北大的校友,有的是法律界的人士。他们都对翁宝现在的处境表示关心。
  8月29日晚,翁宝和记者王佑在门户网站所开的博客,点击率已超过100万,一共2000多人在博客里留言,绝大多数均对他们表示声援。第一个留言这么写:“翁宝、王佑,你们背后是中国所有的媒体人,我们站在一起!挺住,我们会用行动来支持你们!”
  更多的人在门户网站的新闻后回帖表达支持,29日,三大门户网站都在醒目位置登了这一事件的专题报道,众多媒体管理层、传媒学者、法学教授、律师发表意见,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关注。


  索偿金额由3000万降为1元

  据深圳中院立案庭透露,备受关注的富士康状告第一财经记者索赔3000万元的案件有望在10月23日开庭。
  8月30日晚上,新浪、搜狐等各网络媒体纷纷传出消息称: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紧急召开高层会议,决定将向两记者索偿金额由3000万降为1元,同时撤销对两名记者的财产冻结的申请,并追加两记者的报社《第一财经日报》为被告。
  富士康态度陡变,3000万索赔降为1元,富士康案将有可能戏剧性地转为一场常规诉讼。对此,当事方反应不一、心态各异。
  王佑翁宝:要为这1元钱抗争到底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并不优秀的记者,我希望比我更有能力的记者同志们,能够再次毫不犹豫地团结起来,对富士康进行彻底、深入的调查。因为,几千字的报道,又怎能向世界展现富士康一个世界500强的风采?”这是8月30日凌晨3时06分王佑发表的一篇博客日志,这时她已经知道富士康让步的消息。
  两个小时后,她又发表了另一篇日志,名为《决不低头抗争到底》,文中称“已经看到了曙光的微露”,并表示“不惜为新闻人的这一元钱而与之抗争到底。”
  8月31日晚,翁宝也在博客中写道:“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但远非结束……从事态的发展上来看,这也只是富士康诉讼策略的重大调整,或者,只是其丰富诉讼策略的自然延伸,之后事态的发展还待观望。”
  富士康:管理十几万人不容易
  8月31日凌晨,鸿海集团全球发言人丁祁安表示,第一财经刊登的文章“故意丑化富士康公司以及鸿海集团形象”。富士康一开始索赔3000万,是由公司法务部门对报道给公司带来的伤害做出评估后得出的数字,并非漫天要价,至于将索赔金额降至1元,是希望媒体不要将事件焦点集中在金额上。
  丁祁安表示,“管理十几万工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了解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也许有一些偏差,但是我们正在努力去做得更好。”
  对于与《第一财经日报》官司是否会以和解收场,丁祁安认为不方便对司法进行中的案件进行评论。在采访的最后,他又一次重申鸿海希望“还原真相,追求公平”的立场。
  第一财经:3000万与1元同样重要
  8月31日,富士康宣布对《第一财经日报》两名记者解除财产冻结以及调低诉讼额为1元后,第一财经总编辑秦朔表示,翁宝是真正的好男儿,王佑是真正的“超女”。
  对于诉讼索赔金额由3000万到1元的转变,秦朔说,在他们看来,这两个数字同样重要。报社将积极应诉,如果赢得最终的胜诉,报社将保留一切反诉的权利,并索赔由此事件给报社和当事人带来的伤害。
  秦朔表示,在新闻界和社会力量的努力下,事件由原有的方向走向明智的方向,回到正常的司法途径,报社将和记者一起好好应诉。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950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