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新设外资企业527户,同比增长16.59%。截至6月30日,全市实有外资企业13771户,同比增长8.48%。
虽然有疫情影响的不利因素,但青岛外资企业数量和外资企业注册资本仍然持续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527户,同比增长16.59%。上半年实有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350.8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新设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82.26亿美元。从新设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企业有210户,占新设外资企业户数的39.85%,与去年同期相比,户数同比增长28.83%。
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新设外资企业452户,占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户数的86.37%。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为182户、89户、57户。
从投资洲别看,外商投资主体以亚洲为主,占新设外资企业户数的60%。上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有外资企业621户,同比增长12.7%;新设外资企业37户,同比增长23.3%,均呈现明显增势。(吴 帅)
青岛前7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长39.3%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736.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9.3%,较2019年同期增长42.4%,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8%。其中,出口2656亿元,同比增长34%,较2019年同期增长41.5%;进口2080.4亿元,增长46.8%,较2019年同期增长43.4%。
7月当月,青岛市进出口758.7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出口462.6亿元,同比增长48.2%;进口296.1亿元,同比增长23.2%。进出口值、出口值均为仅次于2021年6月的历史次高。
前7个月,青岛对主要贸易市场进出口均大幅增长。数据显示,青岛对前三大贸易市场东盟、欧盟和美国分别进出口769.9亿元、573.9亿元和543.7亿元,分别增长66.5%、26.4%和42.8%,分别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6.3%、12.1%和11.5%。同期,青岛对韩国、日本和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34.1%、17.4%和29.4%。此外,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78.3亿元,增长5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1.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812.4亿元,增长46.8%,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8.3%。(胡相洋)
.jpg)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周晓峰
借势RCEP,青岛日本合作谱新篇
“2021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主题研讨会日前举办,来自山东和日本的各界知名人士相聚云端,深度解读中日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探讨RCEP背景下中日产业链合作、产业升级趋势。青岛等山东16市设立分会场。
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推动中日两国共赢、深化与日本经贸往来方面,青岛有着天然的优势,一组数字可以客观地勾勒出青岛与日本间紧密的经贸往来关系——
日本是青岛市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21年6月底,日本累计在青投资项目2175个,实际到账外资60.8亿美元。占日本企业在山东投资总额的一半还多。
日本还是青岛市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青岛与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44.8亿元。超过山东省对日贸易比重的三分之一。
也正是基于此,青岛自然要承担起更重的责任,借势RCEP签署等一系列开放机遇,不断增强在全省、全国的引领示范效应。依托RCEP搭建起的广阔“舞台”,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青岛将持续深化与日韩地方经贸合作,承办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等活动,推动与日韩多领域合作。此外,还将深化与东盟国家全方位合作,持续打造合作“升级版”,将深化与新加坡城市发展全域合作,拓展与新加坡的商贸物流合作;将加强与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木材加工、橡胶轮胎、镍铁钾矿资源开发合作等。(衣 涛)
.jpg)
“2021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青岛分会场。衣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