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于强:缅怀革命烈士周映渠夫人张琪华
日期: 21年06月3期
英烈炳千秋 张妈亦伟大 ——缅怀革命烈士周映渠夫人张琪华
于强  
-


最近翻阅鲁迅语录时,发现了一封夹在塑料封套里的50多年前来信,是原北京八一学校校工张琪华妈妈写给我的,她是聂荣臻元帅夫人张瑞华的亲妹妹,革命烈士周映渠的夫人,我与她曾经有过几年的交往,喊她张妈,她像慈母一样关爱我。

这封信是1970年7月我毕业离开北大分配在安徽阜阳部队农场劳动锻炼时收到的,如今信封、信纸都褪色发黄,但张妈端正、清晰的字,显得是多么的亲切和珍贵!她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和时间才写完这封信。她得知我的母亲去世,在信中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关心和母爱,如今再读这封信,不由勾起我对张妈的回忆和缅怀,也对他牺牲的丈夫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慨无比的敬仰。



® Ryan_xm北京大学CC 表示-継承 2.0, 原图彩色。来自维基百科。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北大读书时,节假日常去在北京七机部工作的二哥家中,会遇到张妈的女儿周继英,她与我二嫂在七机部是同事、好友,我和她成了熟人。她告诉我,她妈住在八一学校,距离北大很近,可常去那儿看看。我还从二哥二嫂那儿得知,她的亲姨妈是聂荣臻元帅的妻子,她的爸爸被国民党匪徒杀害,她和哥哥、弟弟从小生活在聂帅家中,由聂帅抚育长大。她的名字叫周继英,就是要继承父亲的革命遗志,做革命的接班人,多么令人敬佩的革命之家。

一天晚餐后,我从北大小南门出发,步行十多分钟来到八一学校,一下子就找到张妈的住处,平房朝南,面积不大,一进门是厨房,里面的厅和卧室简朴,干干净净。

张妈早就从女儿那儿知道我,我喊她“张妈”,她沦桑的脸庞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出糖果招待我,她夸奖我从农村考上北大很不容易,问了我在北大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鼓励我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要辜负父母亲的培养,在北大又红又专。她告诉我,她没有上过学,文化程度不高,在学校当校工,这是革命的分工,要做好本职工作。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革命先辈的子女,要培养好他们成为革命的接班人,她的工作光荣,责任重大。

我发现张妈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个不大的镜框,在灯光下反射出光亮,里面镶有一张褪了色的照片,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年人,我猜想定是张妈牺牲的丈夫,不由将目光聚焦照片,肃然起敬。张妈发现我的神情,连忙告诉我说:“他是继英牺牲的爸爸…….”张妈的脸庞忽然阴沉下了,双眸闪着泪花,眉间显露出一丝丝悲伤,她凝视照片,沉默着,那是对夫君不尽的思念,真是“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我很理解体会张妈,便说:“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张妈欣慰地点点头说:“是!是……”

后来,我了解到张妈的丈夫叫周映渠,1908年出生在河南信阳一个破落地主家中,那时候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为了救国救民,组织了当地群众成立了抗日自卫队,配合红四军进行游击战。他曾是信南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的领导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

1941年担任过信南县委书记,后任信(阳)应(山)罗(山)指挥部指挥长,配合新四军五师多次粉粹日伪军的“清乡”“ 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1946年内战爆发,敌人向中原大举进攻,形势十分严峻,他吩咐妻子将四个孩子分散隐藏在亲戚家中。他随部队转移出发前,对妻子和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要作最坏的思想准备,万一我在突围中牺牲,甚至我们全家被杀害,你们要相信,我们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革命总会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想不到这坚定地话语,成了留给家人最后诀别遗言。1947年2月,他随军转移,被安排在山阳县开展群众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与七、八名战士被一百多个敌人包围,他宁死不屈组织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丧心病狂的敌人将他的头颅砍下来挂在城关示众,惨不忍睹。后来人们在处理他的遗体时,发现他腐烂的腿上还绑着十几枚血迹斑斑的子弹,他是不让弹药落入敌人的手中……
我见到张妈时,她的年岁不算大,但头上已经有了缕缕白发,额角刻下几条皱纹,岁月留下了沧桑,家庭遭遇到不幸,人生经受到打击,可她还是那么坚强,心里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张妈是伟大的妻子,伟大的母亲。

我得知了她丈夫壮烈牺牲的经历,似乎有一种责任感要常常去看望她,给她一些安慰。她平时她一个人住在学校,下班后寂寞、冷静,只有节假日才能与子女见们面。有一次我到她那儿,她告诉我,小儿子也刚刚参军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面,儿连母心,她少不了惦记着小儿子,我想更应该常常去看望张妈。

有一次,我走进张妈家,发现她坐在写字台前,凝视着镜框里丈夫的照片发愣、发呆,我没有立即喊她,没有惊动她,而是好让她尽情地思念、回忆,也许她回忆着在革命的岁月里,那次敌人进行扫荡,丈夫带着部队和她抱着襁褓中的大儿子转移,担心孩子发出声音,将她和孩子安排在山洞躲藏,她和孩子死里逃生,又与丈夫重逢,那是多么的幸运、开心、激动;也许她在回忆她和丈夫总是聚少离多,但也有全家人在一起相聚会欢乐的时刻,那是多么的难得、美好、温馨;也许她在回忆丈夫的头颅被敌人挂在山阳县城关目不忍睹的悲惨情景……

为了革命事业,张妈牺牲自己丈夫,失去了美好的幸福,经受了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不幸、艰难、痛苦、悲伤和离愁,对丈夫不尽的思念,真是“一寸离肠千万结”,“ 剪不断,理还乱”。她坚强地活下来,战胜了种种艰难困苦,将儿女抚育长大,他(她)们继承了爸爸的革命遗志,为中国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张妈是好样的……
   
许久,张妈从沉思中发现了我,我喊:“张妈!”她有些尴尬,问我:“来了多久?”“刚来!”我回答说。张妈看了一下我,脸庞露出了笑容,她拿出北京糕点给我品尝,问了我最近的情况,告诉小儿子在部队得到很好的锻炼,她很开心,我为张妈的小儿子在部队成长而高兴、祝贺……
   
我与张妈有说不完的话语,有时她问我下一次什么时候来,要包饺子给我吃,因为要提前作准备,她真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关爱我。有一次我俩聊天时,她笑了笑对我说,“我在北京给你介绍一位对象如何?”我一下子愣住了,知道她还有一个用意,如果成了,我毕业分配可以留在北京,将来可与她常来常往…..我说:“谢谢张妈,我和一位北大女同学正在谈恋爱。”她乐呵呵点点头说:“好事情!开心的事!祝你们成功!”
  
 光阴荏苒,1970年3月,北大宣布69、70届学生毕业分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都离开北京,分配至农村、农场、边疆、基层,我被分配到安徽某部队农场劳动锻炼。离开北京前两天,我去八一学校与张妈话别,她依依不舍,双眸里闪着泪花说:“于强真像我儿一样对我好,我真舍不得你离开,但得服从组织分配,部队农场也是个大学校,能够得到锻炼。到了农场别忘记给我来信……”我离开张妈也恋恋不舍,几年来感受到一位革命烈士夫人伟大的情怀,感谢她像慈母一样关爱我,我叮嘱她多多保重身体……
  
 春风料峭,我抵达部队农场后,给张妈去了信,报告了在农场的情况,免得她担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去农场不久,我在南通的母亲病逝,张妈也从女儿周继英那儿得知,给我寄来了信,信中写道:“我听了这不幸的消息也很难过,不但你们当儿子的痛心难过,我也很悲痛。我在这里向你们慰问……人活一百岁总会有一死,她培养你们长大成人,也就是希望你们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你们的力量”。

“于强真像我亲儿子一样,没有忘掉我,到安徽不久就给我来信…..”。“于强,说真心话,我心里很想念你,不管信写得很差,我想你是不会笑话的。”“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到你锻炼得更坚强了,我相信你是不会辜负党和毛主席对你的培养,人民群众对青年人的希望……”这是多么亲切的话语,多么巨大的鼓舞,多么珍贵的谆谆告诫。她也是代表了革命先烈对我们年轻人的寄语和期望。我觉得这封信很难得、宝贵,一定要收藏好,看到此信就像看到张妈,想不到此信尘封了50多年,再一次的阅读,怎么能不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张妈已经作古多年,享年102岁,她音容笑貌永久定格在我心中。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祖国强大,人民富足,这是无数英烈抛头颅、洒鲜血换来的,是无数个张妈牺牲个人和家庭幸福而换来的。他(她)们永久值得我们铭记和缅怀!永久值得我们歌颂和敬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1932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