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 4月17日,由东海日中关系学会主办的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举行。会上,中日专家学者及“乒乓外交”亲历者重温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纷纷表示应该发扬民间友好传统,推动新时代中日美关系改善发展。
当天,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刘晓军、学会会长川村笵行,日本众议院议员、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干事长近藤昭一,小田悠祐等“乒乓外交”亲历者,以及爱知大学教授李春利等中日两国专家学者100余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

“乒乓外交”50周年国际研讨会海报
刘晓军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50年前,以爱知县名古屋市为舞台的“乒乓外交”,揭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序幕,这段“小球推动大球”的友好佳话体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非凡政治智慧和战略远见,凝聚了时任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等友好人士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50年来,中日关系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重要利益,去年中日经贸合作逆势上扬,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光明前景。
刘晓军总领事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和发展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日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合作伙伴,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繁荣稳定肩负重要责任。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愿以中日先后举办奥运会及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传承发扬和平友好的“乒乓外交”精神,深化中日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近藤在致辞时表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中关系虽历经风雨波折,但两国人民互学互鉴、共同提高,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繁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双方应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在加强政府间各层级沟通的同时,持续增进双方民间友好交流,进一步造福两国人民。
李春利教授以“乒乓外交与《中日大辞典》:国家的双边与多边关系”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中日两国间有别国没有的汉字文化羁绊,乒乓外交深化了这种关系,如今世界局势不断发展,双方更需要继承与发扬“乒乓外交”的精神。
“乒乓外交”亲历者小田悠祐发表主旨演讲,作为时任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秘书,他多次陪同后藤会长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追忆后藤会长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力邀中国乒乓球队来日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历史经纬和突出功绩,情至深处,不禁哽咽。

“乒乓外交”50周年国际研讨会线上截图
会上,主办方还宣读了当年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4名日美两国选手以及美国前乒协主席谢·克罗斯兰发来的致辞,作为“乒乓外交”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强调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期待年轻一代能够成为和平的使者,友好的桥梁,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1971年春季,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市爱知县体育馆举行。以此次赛事为契机,中方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率先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民间友好往来的大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这段推动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被世人誉为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