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佳宝:你不想给自己孩子吃中文小灶吗?
日期: 2021/02/17 17:03

佳宝

随着东京的天气慢慢变暖,家门口的樱花树又开始抽芽打花苞,我们从北京搬到东京也马上就满四年了。这四年间经历了中日文化不同带来的冲击,也感受着同为汉字圈国家,中日文化间的种种关联。

作为中国的父母,当意识到孩子的日语渐渐变成第一母语的时候,不自觉的开始担心、焦虑孩子的中文学习及保持,说理想的话,中日双母语是我们的目标。


但是在国外,大环境是外语,怎么能让孩子保持已有的中文水平不退步,对于还没什么中文基础的孩子怎么让他们对中文感兴趣并坚持下去,是每个海外华人父母不能回避的课题。

通过朋友我知道在东京,有一半以上的华裔孩子会被父母送去专门的中文兴趣班,一般的频率是一周一次;我也知道孩子们学习中文比学英语要吃力,大量的孩子半途而废,每年有很多新的孩子进来,同时也有很多孩子因为无法坚持而离开;那什么样的中文学校才能吸引住孩子,留住孩子呢?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作为妈妈我想如果让我选中文学校的话,下面三个点会是影响我做决定的因素。

一. 开发者的资质背景
二. 课程的形式
三. 跟其他中文课相比与众不同的地方和他的特色

通过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有一所华文书院,书院长孙盛林曾是人民网日本站的创办人兼总代表,这引起了我进一步了解华文书院的兴趣。

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学习资源数不胜数的时代,教育机构能持久发展下来我想除了优秀到位的服务,归根结底内容是核心。内容是不是适合这个地区的孩子,是不是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尤其重要。我想对于在非汉字圈生活的孩子,字母和拼音可能更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汉字圈的孩子,比如我们生活在日本的华人孩子,他们对于方块字是不是更有感觉呢?全世界都在普遍使用的给海外华人儿童的中文教科书就一定适用日本吗?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觉得这种“大锅饭”不如确定目标对象、专门针对在日华人孩子的“小灶”更有吸引力。华文书院就是这个可以提供“小灶”的机构。

她重视中日文化的异与同,以中日文打通为目标,为在日华二代量身定制了《大语文》这套教材。教材的内容编排按照季节来深入,让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授课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种种联系,很自然的运用到生活中,做到为了输出而输入,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中文而学中文。同时考虑到汉字圈孩子的特点和孩子的为难情绪,没有从一开始就引入拼音,而是从基本的汉字开始。当孩子慢慢能看懂一定数量的汉字,想看绘本时甚至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时加入拼音,顺其自然地把强迫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估计是我们每个中国妈妈小时候的共同回忆吧。华文书院就帮我们打造了这样的环境。占地5000多平米的“神农园”成为孩子们在日本的“姥姥家”。把课堂从线上搬到线下,当硬生生的方块字变成孩子们手上可以感受、触摸到的食物的时候,我想像花生、红薯这样的词连同春种、秋收的欢乐场景,很容易就会被孩子们牢牢记在脑海里了。

同时华文书院的线下课还安排了国画、古乐、朗诵,从文字引申到文化,让孩子们沉浸在中华文化中感受中文的美好。

第二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我想说是授课形式。目前线上课越来越多,很多妈妈选择了一对一的课程,觉得这样有针对性,效率高、效果好。我想比起一对一,了解孩子特性的老师和共同学习的小伙伴可能能更激情他们的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学习热情呢。在华文学校是固定6到8个人的小班级,让小朋友不会觉的自己是孤单一个人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交到有共同目标的新朋友。

除了用自己开发的专门针对于在日华二代的教材,有线上线下课程,华文学院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会把中日文之间的翻译做为高年级同学的一个学习目标,做到真正的中日文互通。从基础抓起,贴切的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转化互通,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

上面就是我对华文书院的了解,如果你想给自己学中文的孩子吃“小灶”,体验专门针对于在日华二代设计的中文课程,可以去华文书院看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9172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