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持续 专家分析成因
日期: 2021/01/26 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受扩散条件较差等影响,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25日出现中至重度污染。

1月20日以来,全国冷空气势力偏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中北部、汾渭平原和辽宁南部等多个区域出现PM2.5(细颗粒物)重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显示,1月25日12时,锦州、营口、酒泉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严重污染;石家庄、保定、邯郸、衡水、太原、临汾、长春、哈尔滨、济南、淄博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邢台、沧州、沈阳、郑州、洛阳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中度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提示,25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地面受弱气压场控制,风速较小,湿度较高,扩散条件较差,污染物持续积累,京津冀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山东和河南大部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其中山东和河南个别城市有出现严重污染的风险。

分析污染成因,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表示,近日全国范围内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受积雪消融等因素影响近地面相对湿度较高,容易造成污染物累积和持续转化;高强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叠加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过程。

分析认为,本次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程度相对突出,硝酸根、硫酸根离子和有机物是PM2.5的主要组分。表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对推高PM2.5浓度起重要贡献,燃煤、生物质燃烧等源排放的有机颗粒物也不容忽视。

专家表示,虽然区域内PM2.5组成以二次无机离子为主,也有个别城市情况例外。德州市在PM2.5浓度持续上升时段,有机物、元素碳与PM2.5浓度同步上升,其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可达70%左右,表明燃烧源的一次排放主导了当地PM2.5浓度上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计,26日,受弱冷空气影响,京津冀区域北部扩散条件略有好转,京津冀区域南部受污染传输影响,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大部仍维持中至重度污染。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914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