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如何租房?仅谈谈我的亲身感受。在日本租房说容易也很容易,说困难也非常困难!这跟日本的国民性很像——充满不可思议的矛盾。
10年前曾代表公司来日2次,那时房子的事儿全不用愁,一切有人包办,也从没仔细想过如何租房。
第一次来,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套2DK的房子(D:Diningroom,K:Kitchen,2DK就是2间卧室和1间厨房),面积大概有20帖(1帖约为1.62平米),费用是7.5万日元/月。地点在千叶县的船桥附近,东京都的东南。那是一户民居,日本语称作apart(源于英语的apartment)的那种,一栋两层,大概有7、8户。10年前建的房子,并不隔音。我们3人同住,尽管我的同伴是1男1女!可公司的预算只肯出这些,没办法我们把两个卧室分开,女同事单独一间,我和男同事同住另一间,这样坚持了1年。生活里的小磕碰不可避免,还好终于无甚大事。后来我们3人都辗转留在了日本发展,那一年的“同居”经历也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第二次来,是住日本公司提供的“寮”。寮相当于中国的职工宿舍。不同在于,我们的职工宿舍一般是工厂或学校自己所有的房子为多,这里则基本上是租用民间的房子。这个寮位于东京都西边一个叫“国分寺”的地方。房子较新,当时是建成5年左右的样子,还到处散发著充满莫名漆味的湿气,夏天一来伴随著海洋性气候,每日潮湿的汗沾满全身,那种涩涩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这里的房价很贵,是9万日元吧,而且房子小得多,1K,只有10几平米。没有正式的厨房,只在一进门的地方有一个小灶台,炉子是露著一个圆铁的那种,有磁铁一样的质感,用电,打著了也没火出来,只慢慢由灰黑转青白最后发出耀眼的红来。窗户只一扇,阳台小小的,没法晾晒,夏天,我们的被子都潮坏了,长满了乌斑,冬天一来又阴冷得“可人”。那里没给我留下什么好的记忆,每一天都感觉彷佛有一种无名的强力,把我生命的一部分吸走了似的。
后来我和妻决定自己租房,首选东京都北面。我们第一次亲身经历租房过程,终生难忘。房主也是普通人,在日本被称作“大家桑”。房子也是apart,很旧,20年前的产物,有4层,我们的房间在二楼最左边。我们是通过走访房屋中介得到情报的。看我们有些兴趣,那里的担当便领我们去看房子。没什么特别感觉,当时只是觉得租这样的房子价钱上还承担得起于是申请了。可最大的困难其实不在租金而在它需要提供日本保人上。我们是那一刻才知晓在日本租房是要保人的!而且这个保人必须得是日本人,因为外国人在这里不被信任,在日本人看来我们这些老外是很有可疑,随时准备欠租、弃房、逃跑的怪物。这个房子面积有35平米,一间6帖的大屋,一间4帖的小屋,还有一间大约4.5帖的厨房,再加上厕所浴室。房子真的很破旧,看一眼外观你就肯定会有“不行了”的感觉。一道裂口在一楼和二楼之间蛇一样穿过,或许源于以前不知何时的一场地震。不过,我们根本没有闲暇去考虑什么可怕的地震,怀著冒险和侥幸在那里住了约2年半,直到后来忍受不住1个半小时坐电车通勤的痛苦(往返是3个小时),才下决心搬到近一点儿的横滨。
在那里的每一天几乎都处于心焦火燎的状态——我的工作很不顺利,妻子的留学也不顺利,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只有艰苦,很少有美好的记忆存留。所幸半年后的一天我们结识了一对夫妇,朝鲜族人,性格豪爽。那妻子是看到我们楼下的怪名字(日本人夫妻同姓,看到不同姓的多半就是中国人)摸到我家门前的。丈夫是筑波大学毕业的博士,刚刚就职,也正处于艰苦的创业期,非常好客,经常哈哈地爽朗大笑,喜欢交友。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记起在他家做客吃生鱼片时的情景——将专门用来做生鱼片用的冻金枪鱼切成长方形的薄块儿,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切那么厚的,很诱人的感觉。我们的房子是妻子找打工店里的老板作担保,最后才勉强租下来,而他们好像是教授给作的保。跟我们在这所破旧的apart里坚持了半年多后,那丈夫得到了导师推荐赴德岛教学,他们的生活得以一转进入阳光明媚的时期。临行前我们这厢穷鬼送给他们那厢穷鬼的唯一礼物是3双400日元的筷子(他们家3口人。在日本100日元仅够买一小罐饮料),已经不能再寒酸了!不过显然情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两家居然成了至交,保持著亲密接触直到现在。
韩东星(未完待续)
有时困难有时容易 / 我家的东瀛租房买房记(上)
日期:
06年08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9/19025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