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11名损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员。
受制裁的官员包括:
特首 林郑月娥
特首办主任兼国安委秘书长 陈国基
律政司司长 郑若骅
保安局局长 李家超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曾国卫
警务处处长 邓炳强
警务处前处长 卢伟聪
中联办主任 骆惠宁
港澳办主任 夏宝龙
港澳办副主任 张晓明
国安公署署长 郑雁雄
其中4名为中国涉港官员,7人是香港政府官员。
华盛顿指,这批官员损害香港的自治及香港人表达、集会的自由。
特首林郑月娥在制裁名单上首当其冲。美国财政部谴责她在去年试图通过逃犯条例修订、在近期推动香港《国安法》中扮演关键角色,“施行北京打压自由和民主程序的政策”。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香港民主委员会总监朱牧民在声明中指,这意味着林郑月娥与独裁者、恐怖分子、纳粹分子等在同一制裁名单上。
“威权主义者需要听话的公务员。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几百万人受到威胁,我们希望这会体现他们的盲从不会没有后果。”
制裁意味着什么?
美国财政部网站公布被制裁人员名单
美国的制裁意味着,上述官员直接或间接在美国持有的房产和权益,都会被封锁,并需要上报至财政部的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
除非得到特别批准,这批官员与美国人或在美国境内的交易,都会遭到禁止,即无法买卖任何涉美基金、货品与服务。
财政部长穆努钦(Steven Mnuchin)在声明中表示:“美国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我们会用我们的工具和权威来打击那些损害他们自治的人。”
这一制裁的法理基础是此前总统特朗普颁发的、撤销对港特殊待遇的行政命令,以及《香港人权与民主法》以及《香港自治法》。
国务卿蓬佩奥在声明中表示,美方的举措“发出一个清晰的信息”,即香港当局的举动是“不可接受的”,其违反了中国在“一国两制”和中英联合声明中的承诺。
香港成为中美关系近期最大的争持点。中美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脱钩,而事关重大的美国大选将在三个月之后举行。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态度,一方面是为了鼓动选民支持,另一方面是白宫内的对华鹰派,寄望借此机会修正他们认为过于软弱的对华政策。
“不发签证就不去”
华盛顿对中港官员的制裁已酝酿多时,但外界此前并未得知具体官员名单。美方制裁具有标志性意义,不过实际打击效果有限。
中方及上述中港官员未立即回应美国制裁决定。
在制裁名单上首当其冲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7月受访时曾表示,并不害怕美国对其制裁。
她称,她在美国没有资产,亦不向往到当地,“不发签证就不去”。
相关报道:美国宣布制裁11名中共及香港官员,林郑月娥、夏宝龙榜上有名
美国财政部星期五(8月7日)在网页公布,对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及一些中方与香港官员,实施制裁,共有11人。
美国财政部指责他们破坏香港自治,及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论及结社自由。
制裁名单中除了林郑月娥,亦包括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警务处处长长邓炳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警务处前处长卢伟聪。
另外,制裁名单还包括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及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北京中央政府驻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和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和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兼秘书长陈国基。
财政部的声明说,由于今天的行动,上述个人的所有财产和财产权益,以及由他们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的任何实体、或单独拥有或与其他被封锁的人在美国境内或由美国人拥有或控制的任何实体的所有财产和财产权益都被冻结,并且必须向财政部下属的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报告。
美国国务院同一天发表声明说,美国根据第13936号行政命令指定的上述11人,在胁迫、逮捕、拘留或监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授权下或负责或参与制定、采纳或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国家安全法”的个人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声明称这条号称是“保卫”香港安全的法例,其实是中国共产党打压香港民主的工具。
根据国务院的声明,夏宝龙、张晓明、骆惠宁被认定为从事威胁香港和平、安全、稳定、自治的行动或政策的实体的领导人或官员。香港前警务处处长卢伟聪亦被指认定为外国人士,他作为或曾经作为某实体(包括任何政府实体)的领导人或官员,而该实体曾从事或其成员曾参与与香港有关的检查或其他活动,而该等活动禁止、限制或惩罚香港公民行使言论或集会自由,或限制获取自由及独立的印刷、网上或广播媒体。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五发推文强调,香港人在中国共产党或其推动者手中遭受残酷压迫,我们不会袖手旁观。
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美国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将使用我们的工具和权力打击那些破坏香港自治的人。
自香港主权移交以来,美国政府一直依照《美国──香港政策法》的规定,在贸易和出口给予香港特别待遇。香港自去年发生《逃犯条例》修订风波以来,爆发一连串的示威浪潮和严重警民冲突,引发许多争议,美国开始改变这个政策。这包括去年11月实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要求美国国务卿每年就香港的自治情况向国会提交报告,以评估香港应否继续依照《美国──香港政策法》享有特殊待遇。
中国在香港颁布实施新国安法的前一天,也就是6月29日,蓬佩奥国务卿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向香港出口由国务院政治与军事局控制的防务设备以及商务部控制的军民两用的敏感技术。
美国商务部在同一天宣布暂时取消美国对香港给予的特殊待遇,并评估是否永久取消这项待遇。
6月26日,蓬佩奥宣布“对被认为对破坏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香港高度自治或对破坏香港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负有责任,或是共谋参与破坏的现任和前任中共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4日签署《香港自治法》,移除美国对香港的特殊待遇。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早前一致通过《香港自治法案》,授权美国政府部门以金融等制裁手段惩罚有侵蚀、损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员和实体。
受制裁的官员包括:
特首 林郑月娥
特首办主任兼国安委秘书长 陈国基
律政司司长 郑若骅
保安局局长 李家超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曾国卫
警务处处长 邓炳强
警务处前处长 卢伟聪
中联办主任 骆惠宁
港澳办主任 夏宝龙
港澳办副主任 张晓明
国安公署署长 郑雁雄
其中4名为中国涉港官员,7人是香港政府官员。
华盛顿指,这批官员损害香港的自治及香港人表达、集会的自由。
特首林郑月娥在制裁名单上首当其冲。美国财政部谴责她在去年试图通过逃犯条例修订、在近期推动香港《国安法》中扮演关键角色,“施行北京打压自由和民主程序的政策”。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香港民主委员会总监朱牧民在声明中指,这意味着林郑月娥与独裁者、恐怖分子、纳粹分子等在同一制裁名单上。
“威权主义者需要听话的公务员。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几百万人受到威胁,我们希望这会体现他们的盲从不会没有后果。”
制裁意味着什么?
美国财政部网站公布被制裁人员名单
美国的制裁意味着,上述官员直接或间接在美国持有的房产和权益,都会被封锁,并需要上报至财政部的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
除非得到特别批准,这批官员与美国人或在美国境内的交易,都会遭到禁止,即无法买卖任何涉美基金、货品与服务。
财政部长穆努钦(Steven Mnuchin)在声明中表示:“美国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我们会用我们的工具和权威来打击那些损害他们自治的人。”
这一制裁的法理基础是此前总统特朗普颁发的、撤销对港特殊待遇的行政命令,以及《香港人权与民主法》以及《香港自治法》。
国务卿蓬佩奥在声明中表示,美方的举措“发出一个清晰的信息”,即香港当局的举动是“不可接受的”,其违反了中国在“一国两制”和中英联合声明中的承诺。
香港成为中美关系近期最大的争持点。中美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脱钩,而事关重大的美国大选将在三个月之后举行。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态度,一方面是为了鼓动选民支持,另一方面是白宫内的对华鹰派,寄望借此机会修正他们认为过于软弱的对华政策。
“不发签证就不去”
华盛顿对中港官员的制裁已酝酿多时,但外界此前并未得知具体官员名单。美方制裁具有标志性意义,不过实际打击效果有限。
中方及上述中港官员未立即回应美国制裁决定。
在制裁名单上首当其冲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7月受访时曾表示,并不害怕美国对其制裁。
她称,她在美国没有资产,亦不向往到当地,“不发签证就不去”。
相关报道:美国宣布制裁11名中共及香港官员,林郑月娥、夏宝龙榜上有名
美国财政部星期五(8月7日)在网页公布,对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及一些中方与香港官员,实施制裁,共有11人。
美国财政部指责他们破坏香港自治,及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论及结社自由。
制裁名单中除了林郑月娥,亦包括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警务处处长长邓炳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警务处前处长卢伟聪。
另外,制裁名单还包括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及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北京中央政府驻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和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和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兼秘书长陈国基。
财政部的声明说,由于今天的行动,上述个人的所有财产和财产权益,以及由他们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的任何实体、或单独拥有或与其他被封锁的人在美国境内或由美国人拥有或控制的任何实体的所有财产和财产权益都被冻结,并且必须向财政部下属的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报告。
美国国务院同一天发表声明说,美国根据第13936号行政命令指定的上述11人,在胁迫、逮捕、拘留或监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授权下或负责或参与制定、采纳或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国家安全法”的个人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声明称这条号称是“保卫”香港安全的法例,其实是中国共产党打压香港民主的工具。
根据国务院的声明,夏宝龙、张晓明、骆惠宁被认定为从事威胁香港和平、安全、稳定、自治的行动或政策的实体的领导人或官员。香港前警务处处长卢伟聪亦被指认定为外国人士,他作为或曾经作为某实体(包括任何政府实体)的领导人或官员,而该实体曾从事或其成员曾参与与香港有关的检查或其他活动,而该等活动禁止、限制或惩罚香港公民行使言论或集会自由,或限制获取自由及独立的印刷、网上或广播媒体。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五发推文强调,香港人在中国共产党或其推动者手中遭受残酷压迫,我们不会袖手旁观。
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美国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将使用我们的工具和权力打击那些破坏香港自治的人。
自香港主权移交以来,美国政府一直依照《美国──香港政策法》的规定,在贸易和出口给予香港特别待遇。香港自去年发生《逃犯条例》修订风波以来,爆发一连串的示威浪潮和严重警民冲突,引发许多争议,美国开始改变这个政策。这包括去年11月实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要求美国国务卿每年就香港的自治情况向国会提交报告,以评估香港应否继续依照《美国──香港政策法》享有特殊待遇。
中国在香港颁布实施新国安法的前一天,也就是6月29日,蓬佩奥国务卿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向香港出口由国务院政治与军事局控制的防务设备以及商务部控制的军民两用的敏感技术。
美国商务部在同一天宣布暂时取消美国对香港给予的特殊待遇,并评估是否永久取消这项待遇。
6月26日,蓬佩奥宣布“对被认为对破坏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香港高度自治或对破坏香港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负有责任,或是共谋参与破坏的现任和前任中共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4日签署《香港自治法》,移除美国对香港的特殊待遇。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早前一致通过《香港自治法案》,授权美国政府部门以金融等制裁手段惩罚有侵蚀、损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员和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