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海归回国七种活法
日期: 06年07月4期

  本报记者 刘秋鸿

  出国、留学、回国、工作。随著国门大开,出国的人不断增多。随著国内得飞速发展,国内的世界也精彩起来,学成回国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海归”成了这群人的名字。那么除了少数事业有成声名显赫的人物之外,普通的海归们都生活得怎么样呢?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现归纳为“海归”回国七种活法。

  1创业型

  这是被人所熟知的一类。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在这个崇尚财富的时代,他们的努力依然受到尊敬。据悉,现在从日本回国创业的海归,队伍庞大,尤其在渖阳、大连、北京等地的IT业界,日归创办的企业比比皆是。也正是这批人中的功成名就者,激励著国内的年轻一代一批一批地继续走出国门。

  2分居型

  更多的“海归”没有选择自己做老板。但一种海归由于家人已在海外生活多年,孩子海外上学,为了孩子和家人,也为了回国生活的不确定感,这种“海归”选择了回国打工,与家人二次分居。如博士毕业的李先生,年仅40岁时感到自己年纪已不轻,再不回国恐怕就赶不上回国这班车了,于是毅然回国。但正在日本上中学的女儿,已不会中文了,怕女儿回国后影响学业,已取得永住资格的李先生一家人决定让妻子和女儿留在日本,李先生独自一人回国工作,只在节假日时李先生来日本或妻子和女儿回中国探亲。

  3候鸟型

  多是事业小有成就,在国外又有较好职位和研究条件,在国内被聘兼职。一年几个月在国外,还有几个月在国内。在国外挣的是钱和好的研究条件,在国内求的是施展平台好回报母国母校等。

  4回派型

  被所在单位派回国内,负责该公司在中国业务的发展。这也是很多海归梦寐以求的回归方式。如上海出身的叶先生,在日本一家大公司工作多年之后,公司拓展中国业务,派他回上海分公司做副总经理。熟悉日本公司运作方式、企业价值观念,同时又理解国人的思维方法、国内办事程序的叶先生在中国分公司工作如鱼得水,很快打开了局面,受到了公司的嘉奖。现在日本人总经理很少去上海,叶先生全盘负责上海分公司的运作。对此叶先生表示,日本人不愿远赴异乡工作,但对于上海出身的他却是回到了家。比起自己回国还要重新找工作,这种形式的归国工作,不要好得太多。

  5义无反顾型

  对于很多人来说,出国读书就是想学成回国,国内的亲人也在期盼。因而在毕业获得国外证书后,不作他想,即刻收拾行李回到国内。但这种义无反顾多少要吃点苦头。国内的就业形势严峻,若没有找好工作,回去现找,要忙一阵子,而且要有做一段时间海待的思想准备。或是不管什么工作,先找一个,然后骑驴找马,等待更好的机会。

  6在职培训型

  出国前有工作,后来单位出于培养的考虑,派到国外学习,也算是公派留学了,学成后回国。海外学习,几乎就等同于在国内某地的在职培训。

  7半路回家型

  大部分“海归”至少也要等到学业结束才会回国,但越来越多的人读到一半就回来了。如留学生小张,高中毕业后直接到日本留学,语言学校毕业后上了一家私立大学,学费昂贵不说,学校老师也不负责任,每次上课,出席的同学都不到一半。上了两年,小张感到,这所大学学不到任何东西,简直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就中断学业回了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889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