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炉 它们为何有吸引力
日期: 2020/07/22 23:34
来源:红星新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除了经济发展以外,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分配是关注的重点。日前,DT财经联合联通大数据发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东莞,而北京、广州则紧随其后。这个排名打破了一线、新一线城市间泾渭分明的能级层次,成都显示了更强的人才吸引力。

不断抛出橄榄枝+城市特质的吸引

城市群的崛起,往往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比如,这份榜单的前五位里,就覆盖了长三角、成渝、京津冀、粤港澳四个国家战略级的城市群,分别对应了上海、成都、北京、广州。

人口流入,其实就是潜在的生产力和消费力流入。唐以钦表示,对地方政府来说,人口流入的增加当然是好事,是城市现阶段吸引力的体现。

当然,选择是双向的。

一方面,城市不断抛出橄榄枝——除了人才新政,在人才公寓方面。今年以来,成都人才公寓大动作不断,7月14日,成都人才安居网新公示了两个人才公寓项目,分别为樾江峰荟、亿澜峰荟;而就在前一天,温江首个人才公寓——万新峰荟也发布了租售公告,目前正在成都人才安居网上登记。

另一方面,城市特质是否契合了人才关注点也相当重要。职业分析师就表示,成都目前正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争取将电子信息产业建成首个万亿元级产业。而新基建对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的成都是一个巨大机遇,也使得城市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更加需要专注技能提升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但必须注意的是,城市不能只停留在关注流入规模的阶段,人口流入结构跟当地发展方向是否匹配、流入人口能否安居乐业成为常住人口、公共资源发展能否支撑人口快速增长等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这些区域人才吸引呈现整体吸引力

在榜单的前10位中,长三角有上海、苏州、杭州,大湾区有东莞、广州、深圳、惠州。从这份榜单里的数据中,成渝或许可以向长三角、粤港澳取经。

比如,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极核城市广州,东莞、深圳、惠州、佛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中,42岁以下的比例相对更高,尤其吸引22~37岁的中坚力量。

其背后,显示了该区域的人才吸引呈现了整体吸引力。根据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从人才流动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在2019年三季度均处于人员净流入状态。最新的报告评价也显示,“随着大湾区引起全国的关注,奋斗之都的称号或许不仅适用于深圳,而是整个大湾区的特写”。

在长三角地区,苏州不仅吸引了周边江苏、安徽和浙江的城市,与河南、广东、山东的联系也很密切。由于背靠上海,苏州承接产业外溢的同时,也承担着部分人才外溢的红利。

争取进一步“出圈”的辐射能量

除了流入人口绝对数量的高低,我们还可以从人口来源地的构成来看城市的辐射力。

比如,成都在这份报告里被划分到了“局部辐射型”城市,这种城市的人口来源虽然广,但是TOP2来源地的流入人口占比均超过了60%,说明来源人口集中在几个特定的省份,其他地区虽也能跻身来源地TOP10,但供应十分有限。

数据显示,杭州的10大来源地中,有6个省份都在华东地区,3个省份来自华中地区,剩下一个华南地区的广东省。报告中,杭州和重庆被划分为“精准辐射型”,即人口来源省份覆盖区划数量虽然不占优势,但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的影响力颇高。

“长三角和珠三角现在可以集群式发展,是因为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原本就有比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上海、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发展能级高,有比较好的产业、资源和人才外溢条件。”她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成渝城市群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太一样。在唐以钦看来,优先扶持核心城市发展,当核心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能级,自然会产生更多协同需求,甚至可能会出现外溢。

当然,对城市而言,下一步除了要保住在所处地区强势的吸引力,又要争取进一步“出圈”的辐射能量。比如,报告就指出,实力强劲的珠三角城市群,在争得世界级称号的目标前,其辐射力仍局限在区域范围内,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还有限。对东南沿海城市、西南、中部地区来说,除了进一步加强各自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但它们也开始面临如何扎实扩大区域影响力的问题。

“未来的竞争仍然是全方位的PK。”唐以钦说,人口来源地覆盖区划更多的城市,将更有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流入人口来源集中度没有那么高,对各个地区都有同样强劲的吸引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8878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