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机器人“PEANUT(花生)”(来自网络截图)
中文导报讯 在日本,原本为解决人手不足问题的各种服务型器人,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为保持社交距离而意外大派用场。最近,日本熊本市西区的熊本森都心广场图书馆和日本连锁回转寿司店“くら寿司 (藏寿司) ”部分店铺,已经分别利用机器人来搬书和卖甜品,减少人与人之间频繁接触而导致病毒感染的几率。
25日,有媒体报道,在日本熊本市西区的熊本森都心广场图书馆,代替图书管理员搬运图书的是机器人“PEANUT(花生)”。活用机器人的目的除了减轻管理员负担外,还有减少人员走动,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
据提供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流通中心(东京)透露,这是九州地区首家采用此类搬运机器人的图书馆。
PEANUT利用设在天花板的传感器在馆内移动,能将读者归还至柜台的图书搬运到管理员处。一次可搬运约30公斤。
森都心广场图书馆管理负责人表示:“每天必须多次搬运图书,给管理员造成了负担。若交给机器人,就能把精力用到活动策划等其他工作。”
据称日本已有餐饮店引进了PEANUT。森都心广场图书馆从6月中旬起试用2个月,之后拟根据其“工作表现”,与市政府协商决定正式引进。
.jpg)
“くら寿司” 店内卖甜品的机器人(来自网络截图)
另外,有日本网友近期在外用餐时发现,日本连锁回转寿司店“くら寿司”部分店铺已经开始用送餐机器人贩卖甜品,并把甜品机器人在店内一桌桌奔走的影像拍下,上传到社交网站上,引起大众讨论。
“くら寿司” 将原本负责送餐的机器人变成售卖甜品,在店内不断来回向客人兜售食品,即使没有客人的座位也去叫卖。虽然机器人能够解决人手短缺问题,但比起人类似乎欠缺一些情感。
.jpg)
“くら寿司” 店内卖甜品的机器人(来自网络截图)
对此,有网友发表看法说:“机器人卖甜点,连没有客人的座位也去卖,看起来很可怜的样子,而且现在虽然还无法对话,但想必不久后可能就不需要人类了服务吧”。
也有网友指“くら寿司”的甜品机器人,太人工又冷漠的感觉;中国采用的送餐机器人设有表情功能,还可以表达情绪。
据了解,くら寿司从很早开始就研究机器来代替人工。比如用捏饭团机器人来担任寿司师傅,人工一个小时最多也就捏600 个饭团,但寿司饭团机一小时最多可以达到3600 个。
起初,寿司界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对寿司机器人采取反抗态度:“不是职人捏的还叫什么寿司?”くら寿司导入机器人时,内部员工大多也坚持反对。但寿司饭团机带来的高效、方便、和人工费的削减使得这个一度遭受冷落的机器在整个寿司行业普及了开来,甚至不仅仅是回转寿司。
如今新冠疫情横行,人们都尽量避免近距离和长时间的接触以求自身安全,也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能看到更多这类服务型机器人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