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身份定居化 收入稳定化 生活单调化 / 中层华人凸现文化乡愁
日期: 06年07月4期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一代新华人的在日生活,已跨过了埋头奋斗颠簸不定的初期阶段,进入安定平稳的定居期。而对华侨华人社会的追踪考察,已在日本成为一个热点。近日,法政大学社会学部田??淳子教授发表了一份《大都市周边中国系移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引人注目。这份以居住在东京周边都市整备公团里的中国系移民为主要对象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日华人关注的焦点和对自身的要求,正越来越与日本主流社会趋同。不过在经济收入同等的条件下,华人的生活却颇显单调贫乏,很多家庭的文化生活主轴还停留在单一的看碟看片看电视阶段。
  很显然,能够入居住宅公团的华人群体,不失为华人社群的中间阶层,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代表著华人社会的整体走向和生活品质。当年在亲友的祝福和羡慕中走出国门,在东瀛拼博近20年的一代新华人,他们的在日生活现状与国内迅速成长浮出的中产阶层相比,有哪些优劣,哪些得失,已成了很多华人关心的焦点——回顾自身的奋斗历程,反思奋斗路上丢失的机遇和得到的成果,正是一个社群从安定走向成熟的标志。
  田??淳子教授对居住在??□予M东京都附近的住宅公团里的141名华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接受调查的华人从10岁代到60岁代,其中以25岁到44岁者居多,大学学历占47.5%   ,其次是短大、专门学校、硕士等。在全部141人中,未婚者仅为13.5%,大部分为典型的在日华人家庭。
  调查发现,这些华人在日生活明显呈安定状态。由于牵涉到个人隐私和防范心理,调查没有直接询问个人收入。但在回答生活费用问题时,华人家庭平均月生活费为30.93万日元,有46.8%的人认为在日收入足以支付日常生活,有32%的人回答月月有节馀,只有11.3%的人感到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最具中国特色的是,有22.8%的人定期给国内亲人寄钱寄物,46.2%的人每月存钱,这些都显示华人中间阶层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安定、富裕。
  在对生活的满意度上,有58.9%的人对生活感到满意。26.2%的人有在日本长期居住的意向,其中85.2%的人已取得永住资格或打算申请永住资格,47.6%的人取得或打算申请日本国籍(打算申请永住资格和打算申请日本国籍者有重合)。在对老后生活的准备上,更显华人特色的“认真考虑”:有19.7%的人已加入了厚生年金,有8.2%的人加入了国民年金,有6.0%的人加入了年金保险。同时也有33.3%的人正在努力为老后生活存钱。
  与经济稳定和生活安定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华人社群的文化生活却单调和贫乏。田??教授介绍,一般社群随著生活安定,文化生活也就越发得到重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会随之产生。然而华人社群在这方面却颇令人费解。在调查中有一项“在你生活中令人高兴的事”的提问,华人回答“最高兴的事”之首位是“孩子的成长”,认同率达15%,第2位是“看电视”,认同率达10.7%,再次分别为“与朋友交流”   、“工作”、“平稳的生活”、“家庭成员在一起”等等。其实,“孩子的成长”、“工作”、“平稳的生活”等等,都是生活应有的常态,可以乐在其中,乐观地生活,但不能称之为文化生活。那么“看电视”和“与朋友交流”成了华人文化生活的重头戏,这种结果给人怆然无语的心酸感觉。
  当今社会,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文化生活都日益色彩缤纷、丰富多彩,听音乐、户外运动、看专题展览、参与社区活动,不一而足。然而最受华人推崇的却是足不出户的“看电视”,映衬出在日华人的文化生活在单调中透著无奈,贫乏中显出苍白。
  对此,一位居住在川口的华人叶女士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叶女士来日7年,夫妻俩都在做计算机工程师,有一个孩子上中学。论经济收入,年收800万日元以上,超过日本社会平均线。但提起家庭的文化文活,却颇为单调。夫妻俩休息日多在家里看看中、日两国的电视节目,或是隔一年半载地搞一次朋友聚会,也就是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分析原因,叶女士认为,一是夫妻俩工作忙工作压力大,难得空闲,赶上休息日就想在家休息;更主要原因,因为毕竟是外国人,出身、文化背景与日本社会不同,工作可以干、钱可以挣,但真正从文化上、观念上、心理上去认同并融入日本社会却很难。叶女士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日本同事去看中国画家画展,回来兴奋地与她侃侃而谈,看得出这位同事本身就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而旁边的她却听得索然无味。因为出生于文革初期的她,从小经历的是如何填饱肚子,书都难得一见,更别提培养艺术品位了。后来上大学,到日本留学,都忙著为生存打拼,对艺术根本没有欣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生活安定了,但显然对艺术兴趣缺缺。除了本身的基础问题,还有对花钱的看法,日本人可以花大钱买票看球听歌,但叶女士表示超过1万日元的门票,她都不会去想。尽管眼前生活无忧,但国内有老人,儿子即将考大学,夫妻老后生活不定等等,以后用钱的地方多著呢,自己不会“乱花钱”的。叶女士的心态,也是华人在文化生活上的一个缩影吧。移民社群,第一代移民总有刻在骨子里的母国影子,还有潜意识里挥之不去的人在异乡的不安感。
  然而与国内的中产阶层相比,在日华人的不安却相形见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在中国年收达6-50万元人民币为中产阶层,但没有得到民间认同。民间社会以“有房、有车、有存款”为中产标准,但中产并不是中间层,而只是为数不多的富裕人群。张东升是一位日本企业职员,在日生活9年,他向记者介绍了回国一个月的体会。
  为了想回国工作,张先生到北京拜访老同学。
  老同学夫妻俩在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高职高薪,有房有车,年收30万人民币左右,怎么看都是中产。开始几天他和老同学大吃大喝,洗脚按摩,感觉国内什么都便宜,在国内做中产真幸福。但几天以后,他沉静下来,对比老同学得出如下结论,国内工作压力也不小,会计师老同学还要自己找客户,工资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同时还需还房款、供孩子上学、应付不知何时何处需要的支出,经济压力也很大。更重要的是,人事关系错综复杂,压力不小于工作本身。老同学告诉他,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有房有车,每月可以打一次高尔夫,每年可以去一次海外旅游——但这些对于年收600万日元的张东升来说,在日本都已轻松得到。更主要的是,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有安心周到的服务、良好的自然环境、彬彬有礼的同事邻里、放心的美食,更没有恼人的人事关系,这些在国内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一个月后,张东升回了日本。但谈到文化生活,张东升黯然总结,母国母语的文化环境,成长背景大致相同的受众群,却是在日华人难以企及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883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