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闫韫明
对于地处西北的宁夏而言,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减税大礼包”。5月22日,宁夏区税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一季度,宁夏税务系统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2995户次,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149.53亿元,享受优惠企业以炼焦、火力发电、货币金融服务、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国家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为主。
4月28日,中国明确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期限再延长至2030年12月31日。“延续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目前宁夏企业来说,就像是获得了‘助推剂’。这为促进全区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强化内生发展动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宁夏区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处长杨源伟说。
实施西部大开发2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西部12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1.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2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20.7%,提高了约3.6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至2019年,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由5086万人减少到32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5%下降到1.1%。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同时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37亿亩,森林覆盖率也进一步提高。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出台,长达万字的文件提出了36条重磅举措,涵盖产业能源结构、交运网络建设、商贸开放合作、金融配套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为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也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今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区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加快落实区域发展的战略,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动力源,有效对冲疫情影响。”5月24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丛亮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就是要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同时进行又相辅相成,随着西部地区高速发展,经济体量发展到足够大规模,生产、物流、仓储、交换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将让“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更稳固,影响力更大。

5月22日,49074次中欧班列西安至加德满都南亚班列从西安新筑车站发车。唐振江/人民图片

2019年11月25日,中铁电化局集团西安电气化公司建设者正在拉林铁路山南地区明则大桥上组立接触网输电线杆塔作业。拉林铁路是连接拉萨至林芝的铁路,是川藏铁路的一部分。杨永乾/人民图片

5月8日,河北省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王子瑞/人民图片

5月17日在江苏南通拍摄的沪通长江大桥亮化工程施工现场。许丛军/人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