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两大次世代蓝光DVD阵营推出的产品陆续到位,次世代蓝光霸主之争也将迈入白热化。消费者虽然乐于见到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品质虽然是消费者考虑下手的要件之一,然而价位合不合理更是消费者是否愿意掏钱购买的关键所在。就目前业者已经推出或规划推出的产品价格来看,要达到普及的程度,恐怕还是言之过早。
播放机、录放像机产品陆续上市
HDDVD阵营主帅东芝继2006年3月领先竞争对手蓝光阵营一步,在日本市场首推HDDVD播放机(北美市场上市日期是4月),高端机种与平价机种的价格分别为799美元、499美元。
6月22日东芝再度宣布将独步全球,推出全球首款次世代蓝光DVD录放像机,上市日期敲定为7月14日,内建存储容量为1TB(1000GB)的硬盘,售价高达39.8万日元。
而蓝光阵营也不甘示弱,成员之一的三星电子领头于2006年6月25日在北美市场推出全球首款蓝光播放机;索尼、松下电器产业、先锋(Pioneer)等厂商也拟于2006年秋季陆续推出蓝光播放机。至于蓝光录放像机的部分,目前则尚未有任何一个成员推出。
PC市场再燃蓝色战火
除了影音产品之外,两大阵营的战线也拉到PC市场来。HDDVD阵营主将东芝仍旧拔得头筹,率先在2006年5月于北美、日本市场推出支持HDDVD规格的笔记本电脑‘QosmioG30/697HS’,售价约为40万日元。
相对于HDDVD阵营暂由主将独自撑场,蓝光阵营声势相对较为浩大。索尼日前表示,6月在日本市场推出内建蓝光光驱的笔记本电脑‘VGN-AR70B’以及桌上型电脑(DT)‘VGC-RC72DPL9’,售价分别为40万日元、44万日元,价格依然很高贵。松下电器、先锋也于2006年4月陆续发表蓝光刻录机;HLDS也于2006年6月中旬推出蓝光刻录机。
此外,还有选择两边站的富士通,也在2006年6月推出各自支持蓝光、HDDVD规格的桌面型电脑‘FMV-DESKPOWERTX95S/D’及笔记本电脑‘FMV-BIBLONX95S/D’,售价分别为60万日元、40万日元。
世代规格的影碟也陆续上市
除硬件外,两大次世代规格的影碟也陆续就位。蓝光阵营的部分,6月中旬索尼子公司索尼家庭娱乐影片推出第一批蓝光规格电影影碟,订于6月20日开始销售,包括我的失忆女友(50FirstDates)、第五元素(TheFifthElement)、魔鬼终结者(TheTerminator)、紫光任务(Ultraviolet)、第六感追缉令2(BasicInstinct2:RiskAddiction)、机战未来(Stealth)、骑士风云(AKnight’sTale)等7部影碟。
另外,HDDVD阵营方面,时代华纳(TimeWarner)预计在6月底于日本推出最后武士(TheLastSamurai)等影碟;日本松竹映画也于2006年4月在日本推出忍(Shinobi)的影碟,媒体推估预计未来一年在日本、美国市场上市的次世代DVD规格影碟可望达230部以上。
至于空白碟片的部分,为日系碟片厂中量产蓝光碟片脚步最快的业者之一TDK,已推出单次写入蓝光-R与可重复写入的蓝光-RE,并于4月19日在日本市场上市。售价方面,单面单层的BD-R为2000日元,BD-RW售价则自2600日元起跳。
另外,日立Maxell、三菱化学Media也拟于7月5日起陆续推出HDDVD规格的单次写入碟片(HDDVD-R)、蓝光规格的单次写入碟片(BD-R)与可重复写入碟片(BD-RE)。价格方面,单次写入的碟片每片售价约为2000日元,可重复写入的碟片,每片售价则为2500日元。两家厂商另外表示,9月起将推出单面双层的BD-R及HDDVD-R,秋季之后再推HDDVD-RE。
产品个个身价不凡,两大规格互不相容
林林总总看下来,次世代蓝光相关产品个个都是身价不凡。再加上两大规格又互不相容,因此,现阶段消费者几乎都是隔山观虎斗,持观望态度者众,真正掏钱购买的极少。
如此的情况,日本家电销售业者也看在眼里。业者们私底下透露,次世代机种相继问世,确实会影响旧有的DVD播放机、DVD录放像机等产品销售,不过,消费者大多还是处于观望阶段,价格过高是消费者按兵不动的主因。以次世代录放像机为例,价格若未降到10万日元以下,距离市场真正的普及恐怕还是遥不可及。
作为消费者现在选择哪一个阵营都不太明智。因为这将会是一场赌注很大的赌博,它不仅仅牵涉到了电影公司,更牵涉电子产品厂商和软件公司,以及价值240亿美元的家庭录像市场。如果选错了技术,消费者也会输得很惨。
如果我们把消费者分为两类:非铁杆电影迷和铁杆的电影迷。非铁杆电影迷应当等待赢家出现。技术刚上市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小缺陷,而且价格也昂贵得多。
对于铁杆的电影迷来说,在购买前也需要三思而行。无论是HDDVD,还是蓝光,都不能囊括七大电影公司所有的电影节目,这意味著购买了一种影碟机的用户将无法观看不支持该格式的电影公司的节目。
大家都知道消费者购买哪种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容”。如果内容之于影碟机的重要性就像地段之于房屋的重要性。我们购买影碟机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与我们的家具相配,而是因为我们想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