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大三巴、殖民地、赌场、七子之歌、葡式蛋挞?
绝大多数人对澳门的认识,都从大三巴开始。这座小城,陆地面积只有32.9平方公里,约等于0.8个上海浦东机场,或者1个广州大学城。但在这里,你可以见到16世纪的庙宇、17世纪的教堂,可以走进18世纪的民宅,吃到19世纪的美食,深入20世纪留存的市场,亲临21世纪最新潮的秀。



深入这样高密度的城市中,你可以在1200多条几乎不重样的街道里,探寻22栋世界文化遗产建筑,或者偶遇100多座不同名字的土地庙。这就是澳门。400多年的颠沛流离,和回归20载的携手同行,让这座小城有说不完的故事。



二十年间,澳门发生了巨变。从默默无闻的港口,到汇集海量游客和巨量资金的超级旅游城市,澳门飞速完成了转型。最时尚的酒店,最新潮的活动,都开始青睐澳门。回归后经济的势头和世遗的招牌,让澳门人有了自信。
“澳门”有名有姓已经500年,“澳门人”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认同,并同心协力,面对挑战。澳门人更加注重本土文化,曾经被香港文化盖过的澳门,也敢于大声喊出“我爱澳门”。

因海而生,澳门人不乏对生活感的坚守。因海而兴,澳门人不缺面对未来的勇气。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反而让人们更懂得文化底蕴的珍贵。


澳门最美的地方,不是金碧辉煌的赌场酒店,而是家门口的这些写满故事的遗迹,和这些正在书写故事的人们。管你是葡萄牙的教堂、阿拉伯的瓷砖、印度的香料、里斯本的蛋挞,都能在片小小的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成为澳门。
这就是澳门的魅力。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