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水”的性格
日期: 06年06月4期

  ■小水

  据说人体的90%是水,人如果3天不吃饭就会死,但如果有水,生命则可以维持一个星期左右(或许更长);又据说城市的起源在水边,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在河边就是证明,甚至一些城市的名字就与水有关;还据说汉字形成于水,所谓“河图洛书”都是说汉字的起源与水有关。说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也许一点都不过分,试想,若无亚马逊的激流,哪能滋润那古老的南美原始森林;没有尼罗河的涟漪,何以荡漾出那埃及艳后的风韵;不是多瑙河之波,岂能流淌出欧洲美丽的圆舞曲;失去长江的浪涛,怎能淘尽华夏的千古英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水往低处流”,不一定是说水没有上进心,而是说水是谦虚的。 道家很欣赏水的品质,他们主张清静无为,他们的思想该是起源于水。贵柔、谦下和不争是道家崇尚的美德,而水恰恰具备了柔弱、谦和及与世无争的特点。水的确像人,它愈浅流越急,愈深波越平;所谓水深波浪静,学广语声低。难怪《道德经》上说水是“善立万物而不争”之物,所以在道家看来确实是“上善若水”。
  水给人的最直观感觉还是它的清淡,“清淡”实为做人的一种境界,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另外,水还有清新透明的特点,朱熹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的是读书的感觉。当然,中国人是不走极端的,他们并不总是追求“至清”,比如,他们认为人间最值得称赞的感情是“鱼水之情”,他们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这表现了他们的中庸之道。不过,话还得说回来,“不求至清”或中庸,并不影响他们对水的一般观点,水仍然是清纯的女子。
  有句塞尔维亚谚语说“女人像水,沿著男人的路流淌”,意思也许是说女人的温柔,可以满足男人的支配欲吧。其实,水的温柔主要表现在它有“清”和“爽”的特点,而这“清”和“爽”又可以用来形容女孩的清楚,所以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诗经》中写道“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苏轼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来把水跟女人扯到一起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女人楚楚动人,清水芙蓉,荡除污秽,可以让男人变得乾净一点;又因为女人含情脉脉,柔情似水,润物无声,可以让男人安分一点。
  水的温柔,并不意味著它不能引江带河,汇集成海。有人说,至近至远东西,至亲至疏夫妻,至深至浅清溪,然而,对于水来说,“溪涧岂能留得住”,它是要“终归大海作波涛”的。孟子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意思就是像跌入大海越来越深,像掉进火里越来越热,处境极为艰难,这就是“水深火热”一词的来源。另外,水也绝对是柔而难犯,弱而能胜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滴石穿,体现了水的坚韧不拔;水涨船高,则表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它既可以让郑和的船到达非洲,也可以让泰坦尼克号葬身海底。所谓“女人心,海里针”,是说女人深不可测,绝不是只有柔的一面。女人的柔情,有时也反映为“水性杨花”,让男人疲于奔命;而女人被认为“祸水”,也不一定都是空穴来风。女人的可怕就在于她们是“舒服的祸”。
  水就是这样,既有柔情也有薄意,像火一样,可以让人感到温暖,也可以烧毁一切,所以人说“水火无情”。在人类文明中,最先进入人们生活的似乎就是水,上帝用水和土创造了人,又曾用洪水毁灭过人类。当然也正因为有沧海横流,才显出英雄本色。在中国关于洪水的传说,   最有名的要数大禹治水。中国的历史也经常与治水有关,战国时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隋代的南北动脉大运河、二十世纪的人间天河红旗渠以及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都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人类喜欢征服水,也不得不去征服水,就像男人喜欢征服女人,也不得不去征服女人一样。但是,人类最终是征服不了水的,就像男人最终是征服不了女人一样。这是因为水跟女人一样,可以疏导,不可以围堵;可以捧在掌中,不可以抓在手里。
  水,人们敬它,因为它平静善良,安静得让人不忍惊动;人们爱它,因为它柔情萦绕,温柔得可以任人摆布;人们怕它,因为它惊涛骇浪,凶猛得让人心惊肉跳;人们恨它,因为它恣意咆哮,横扫得让人一无所有。但水是生命的源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然而正像古人所说“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要想学会水的“至深至浅和至柔至坚”,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842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