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日本第164届通常国会闭幕,这也是小泉执政5年来最后一个通常国会的最后1天。当日,参议院全体会议以自民党、公明党和民主党等多数赞成通过了《朝鲜人权法案》。法案经过国会审议程序,正式宣告成立。
据此,日本与盟友美国在对朝人权问题上保持了高度一致。美国国会在2004年10月通过了《朝鲜人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华盛顿在未来3年中每年可以动用至少2000万美元的资金对朝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设立朝鲜人权特使以及接收“脱北者”前往美国进行避难。今年5月,美国开始正式接收来自朝鲜的“脱北者”。法案当时引起朝方的强烈反对,朝鲜抨击美国的这一目的就是为了搞垮朝鲜。
《朝鲜人权法案》强调,在解决绑架人质等问题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可以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该法案具体内容为:如果朝鲜不改变在绑架问题上的姿态,政府将根据《外汇管理法》等采取必要措施,停止国内向朝鲜的汇款;日本政府努力保护“脱北者”,并向支援“脱北者”的民间团体提供情报及财政援助;将12月10日至16日定为“朝鲜侵害人权问题启发周”等。
法案是由自民党“对朝制裁模拟小组”(负责人为参议员山本一太)为中心草拟而成。山本一太在法案通过后表示:“希望以人权为突破口,逼迫朝鲜改变姿态。”6月16日,被绑架人质家族会和救援会对法案的通过表示赞赏,“在制裁朝鲜以解决绑架问题这点上,(法案)与我们的期望相近,为此我们对法案予以高度评价”。
针对朝鲜,日本曾在2004年2月通过了《外汇改正法》,2004年5月通过《特定船舶入港禁止特别法》,加上刚刚通过的《朝鲜人权法案》,被称为对朝制裁3大法案。此间媒体指出,与前两个法案主要从经济角度进行制裁不同,《朝鲜人权法案》注重鼓励和支援朝鲜国民逃离国境,藉此从内部动摇朝鲜国内的稳定。
但有意见指出:“如果真的接收了‘脱北者’,那今后如何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进行必要的生活支援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难题。”另有分析认为,日本政府内部至今对采取经济制裁持消极态度,法案最终能有多大的实效性值得怀疑。
减少塑料袋使用法案通过
6月9日,国会通过一项法律修正案,允许政府对那些没能减少塑料袋使用或在塑料袋再生和循环使用方面做得不够的零售商发布警告,以促使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
对此,日本一位环境学学者说,这项法律只是建立了一个警告系统,收效不会太大。这位学者说:“必须强行规定商店向顾客收取包装商品所用塑料袋的费用,这是减少日本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唯一途径。”
美联社评论说,对日本这样一个以商品包装特别精致著称的国家来说,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
但日本一家特许经营协会的发言人说:“虽然减少塑料袋使用是一件好事,但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也不能不用袋子就直接把热的午餐盒饭或冰冷的冰激凌交给顾客。这样做既不卫生,又显得非常粗鲁。”
环保主义者也批评说,这项法律修正案只是建立了一个警告系统,因而不可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强行规定商店必须向顾客收取包装商品所用的塑料袋费用,才是减少日本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唯一途径。
一个倡议使用可再生袋子的网站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要使用5千亿至1万亿个塑料袋,而作为世界头号塑料袋消费国的日本,每年则大约需要300亿个塑料袋,也就是说每个成年人每年要消费大约300个塑料袋。
专家指出,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日本每年数以吨计“额外使用”的塑料袋,例如洗衣店包装顾客衣服用的塑料袋,包装单个小点心用的小塑料袋,一些水果店还甚至将每个苹果或香蕉都用单个塑料袋包装起来,等到出售的时候,还要给每个水果再换一个新的单个塑料袋包装。
“后小泉”竞选活跃
在本届国会中,面向自民党9月份的总裁选,“后小泉”的有力候选人们及其支持议员也纷纷展开了会议和演讲的日程。与事实上已表态参加总裁选的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外相麻生太郎以及财务相谷垣祯一不同,被认为是另一个有力竞选者的日本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至今还未表明态度,然而随著国会闭会之日的临近,“后小泉”之争会愈发激烈。
支持安倍的“再挑战支援议员联盟”将在6月内召开第二次会议。在6月13日的干部会议上,该联盟初步决定从7月起开始陆续考察从破产后实现重振的企业。此外他们希望安倍也能参与此项活动,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展开宣传。
福田康夫将于6月22日起对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根据预定计划他将在当地举行演讲。演讲时估计福田会表述其一直主张“应该制定新的亚洲政策”的观点。支持福田的一名议员指出:“国会闭会后,福田就会增加在媒体的出镜率。”福田是想通过参加从7月下旬自民党为总裁选而在日本11个比例选区举行的“地区大会”。
同样出自自民党旧宫泽派(宏池会)的丹羽古贺、谷垣、旧河野三派于13日召开了以中年和年轻议员为中心的“亚洲战略研究会”。会上3派决定将于近日请安倍、麻生、谷垣3人做讲师作报告,而福田康夫也已定于在该研究会6月20日的会议上讲演。有望成为小泉接班人的4位候选人将在“亚洲战略研究会”上诉说政治观点。
《自杀对策基本法案》通过
6月15日,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自杀对策基本法案》,该法案改变至今将自杀视为“个人问题”处理的惯例,指出“自杀背景存在各种社会要因”,并通过法律条文将其定位为“社会问题”。要求国家、地方自治体、企事业都须承担起防止自杀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法案的基本理念,法案强调自杀对策“必须由国家、自治体、医疗机构、企事业、学校、民间团体等相关机构进行相互合作进行实施”,显示出一种“举国应对”的姿态。
法案制定的具体措施包括:推动防止自杀的分析研究,整理及提供信息,通过教育宣传深化国民对预防自杀的认识,建立早期发现和规避的体制,对自杀未遂者及自杀者的亲属提供支援等。政府为达到预防自杀的目标,需要采取必要的财政措施,国会每年必须提交关于自杀对策实施状况的报告书。此外,为协调相关行政机构,法案提出要在内阁官房长官之下设立一个“自杀综合对策会议”。
围绕将自杀对策法制化问题,以东京非政府组织为核心的民间团体从4月开始请愿签名活动,仅在1个半月时间就募集到超过目标3倍以上的10万多人签名,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日本国内自杀问题的严重程度。
据警察厅统计,2005年日本全国自杀人数连续第八年超过3万人,达32552人,比前年增加227人,其中“无业者”为15409人,约占总数的47.3%。根据遗书和亲属证词,自杀动机为“健康问题”的接近半数(15014人);其次为“经济、生活问题”的占7756人,这也是连续4年超过7000人因此而选择自杀,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经济景气的回升并没有渗透到国民整体层面。
修宪相关法案首次进入审议
执政党自民党、公明党与在野党民主党分别提出的,有关规定宪法修改程序的《国民投票法案》(即全民公决法案),于6月1日在众议院全体大会上进行了主旨说明和质疑答辩后正式进入审议阶段。自1947年现行宪法生效后,这是第一次讨论与修改宪法有关的法案。执政党已经开始为继续审议该法案而进行最终协调,法案的成立预计要等到下一届国会之后。
在执政党方案的主旨说明中,自民党的宪法调查会顾问保冈兴治说,“希望能在各派意见达成广泛一致的基础上通过法案”,一再强调希望通过众议院宪法调查特别委员会的审议,使执政党与民主党通过共同修正案的意向。另一方面,民主党的宪法调查会会长枝野幸男表示,“对于宪法中的修改部分,即便花时间也希望以全会一致赞成的方式通过”,对仓促的修改表示出了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