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83年历史的日本东京著名筑地鱼市场即将在本周六关闭,搬迁至数公里外的丰洲,许多鱼贩和顾客甚至游客都直言不舍得,又批评是政府迫迁,也担忧现代的新设施缺乏了筑地别致且生动的风貌。
75岁的山口太太与丈夫在筑地市场经营水产店已逾50年,她是一群家族在筑地经营生意并反对搬迁的妇女团体之首。他们认为耗资5690亿日元的丰洲新场地受到污染、不方便且不安全。
山口太太说:“政府强硬地采取措施要我们搬离,不惜混淆视听或利用谎言,意味着即使我们不想走,留在这里,也是不可能的事,属于少数的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自1964年起她的家族已在筑地批发鱼。
被喻为“日本的厨房”
山口太太说:“若新的地方更好,我当然乐意搬。”但她觉得当局在筑地搬迁上处理不当,没有充份谘询受影响者的意见。她说:“他们瞒着我们很多事。”
筑地市场是全日本水产集散地,有逾500家批发商、雇用了数千名员工,甚至被喻为“日本的厨房”。高峰时每日约4万人出入,亦成为不少游客“朝圣”的景点。早前山口的团体所做的调查显示,筑地261家鱼贩中,有逾八成反对搬迁,部份鱼贩忧虑搬到丰洲后,生意难以维持,但参与调查的比率仅为50%。
山口太太及其他反对搬迁的鱼贩发起示威,希望可以保留筑地市场,他们上周六在台风“潭美”吹袭下,与工会成员、家庭主妇和其他数百名鱼市场工人展开搬迁前最后一次示威,从筑地游行至东京市区,部份鱼贩甚至入禀法院,尝试申请禁制令。
游客赶来向筑地道别
在筑地工作逾三十年的54岁鱼贩中泽则对“喂养了东京多年”的筑地的关闭感到气愤。他表示,筑地市场是个独一无二、能包容多元的地方,却被那些唯利是图者仅用钱来考量而被重新开发。
两名从悉尼远道而来“朝圣”的厨师洛纳迪和酒吧经理吉尔与许多游客一样,赶来与筑地道别。吉尔说:“真的很令人伤感,在这里可以看到日本古老文化的精髓。”来自美国加州的航空人员巴加巴丹也来看筑地“最后一眼”,他说,豊洲不会像筑地那样,她少了筑地的真实感。
在日本银座任职的法国籍2星米其林厨师巴切特过去12年都来筑地买海产,他表示筑地市场让他意识到自己对鱼贩世界的一无所知,并称自己花了好几年才与当地鱼贩建立了信任关系。
他说,在筑地,是鱼贩选顾客,甚至顶尖厨师都尊敬鱼贩,受到鱼贩们专业和劝告的启发。而自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顾筑地中,不知觉地也逐步地改变了自己的烹调方法,而且筑地有令人去上瘾的吸引力,一日不去就感觉不对劲。巴切特说:“这是在我生命中教导我最多的地方,它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
全球最大鱼巿场运作83年
筑地巿场号称全世界最大的鱼巿场,自1935年便扎根在现址,已经运作了83年。
所谓筑地,日文有造地的意思。这里原是一片东京湾上的填海地,在江户明历年代即17世纪中已经出现,最初为神社及武士住所,慢慢变成外国人居留地及海军用地。1923年关东大地震,重创日本桥及其他鱼巿场,市政府于筑地明石町成立临时巿场,直至1935年迁入现在位置,成为正式的批发市场。
巿场面积23公顷,分为场内及场外巿场两部份,场内巿场就是有83年历史,负责水产、蔬果批发的街市部份,所有食物都由7间大型水产批发商及3间蔬果批发商供应,741间中间批发商就会将投标或买回来的食材送到餐厅及消费者手中。
市场内亦有167间食肆商店,当而场外,就是围绕市场外围而成的商店街,由于两者管辖权不同,今年10月初搬迁的其实只有场内部份。
筑地之所以要搬,是源于内部空间不足,设施老化。新市场将会大接近2倍,有冷气系统为鱼类保鲜。不过就远离黄金地段,商贩都担心游客量减少。搬迁后场内腾出的空间,将改建成2020年奥运的物流交通枢纽。
“市场是男人的世界”
捱了几年,才可以跟师傅学习拍卖。由于鱼的质素只可以靠眼光、经验去估,加上有许多独有术语、口号,通常要4、5年才可掌握技巧,唯有每次将要点记下来,提醒自己。
拍卖于早上5时30至6时30分进行,标回来的鱼,切件之后就可以送货到餐厅让厨师预备食材。处理完订单,就差不多时间开市。
虽然辛苦,但工作时认识很多朋友,令他对市场多了份感情,到44岁自己开店,凭这个档口养大女儿惠子。不过工作实在太忙,很多时一个月只有3天休息,加上患过盲肠炎,女儿担心他负荷不来,想来帮忙,爸爸就说:“市场是男人的世界,这个工作由我来完成就可以了。”
丰洲市场11日启用
筑地市场搬迁计划因工程事故一拖再拖,拖沓多年后,终于定于10月11日启用。
筑地市场原本计划在2016年11月迁至丰洲,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于2016年8月上任后,因新市场选址被验出有毒化学物质及地下水受污染等问题,导致搬迁计划突然叫停。
据报,丰洲市场前身是东京燃气厂房,土壤及地下水被指含有有害污染物,安全备受质疑。另外,筑地市场被指卫生同消防安全水平落伍,过去曾经发生多次火警。
东京都政府为此展开改善工程,经过接近2年的补救,小池百合子在7月底发表安全宣言,保证新市场内的食品安全,并向农林水产省申请搬迁许可。
但面对搬迁在即,很多鱼贩上月29日上街抗议反对,除了对丰洲市场的安全存有疑虑,不少筑地鱼贩也担心,搬到新地方之后生意将难以维持但官方坚持,丰洲市场能提供鱼贩更理想的营业环境。
全新的丰洲新市场面积广达40公顷(筑地市场为23公顷),兴建之初东京都就打算将新市场打造成兼具观光机能的新型态市场,除了鱼市场贩卖大楼及青果贩卖大楼之外,还将兴建以“千客万来”为主题的设施。
这个“千客万来”主题馆不但有江户时代风情的商店街,专门提供给寿司店等餐饮与食品物流贩卖业者进驻,在2019年东京奥运开幕之前,还将有温泉与度假饭店开幕,企图以规模更大且设备更完善的丰洲市场,在东京奥运期间,吸引更多外国观光客到此一游。
“数”说筑地市场
◎估计鱼市迁移费用:6000亿日元
◎2013年,筑地鱼市新春拍卖一条重达222公斤的“鲔鱼王”,被日本寿司连锁店“寿司清”老板木村清以1.5亿日元买走,创下历来新春黑鲔拍卖的高纪录。
◎位于江东区丰洲的新市场面积40.7万平方公尺,是现址的2倍大。
◎筑地市场估计“人口”4万1964人,包括工人及常客。
◎今年筑地市场的新春拍卖,卖出有史以来最大的鲔鱼,重405公斤,可切出1万3000片生鱼片。
◎每天在筑地市场交易的鱼、蔬果,总量约2900吨。
◎在2015年,筑地市场失物待领处,录得698件失物,甚至包括海鲜如生八爪鱼及竹荚鱼。
◎每天经筑地处理的各类海鲜种类多达480种。
◎在筑地市场卖出的蔬果种类多达270种。
◎筑地市场关闭后,当局预计使用300公斤的老鼠药及4万张黏老鼠纸展开灭鼠行动。
◎每天制造180吨冰块以保存鱼产的新鲜度。
◎每天限定120名游客观看世界闻名的鲔鱼拍卖会,从凌晨2时便有人开始排队,清晨5时30分摇铃声响起后开始拍卖。
◎在鲔鱼拍卖会上,室温必须控制在摄氏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