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泠□子
1、锺敬文评季羡林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2、文革后,匡亚明率大学校长代表团访日,行前,就能否著布履垂询。余对曰:可。匡闻之,欣然雀跃。访日时,布衣布履,风神消散,誉满东瀛。
3、匡亚明访日归来,人问感想若何,匡答:到处不见痰迹。
4、郭沫若少慧,教师以“打虎”向学生徵联,郭随口以“钓鱼”对之。
5、刘绍棠聪敏过人,15岁发表作品。上学时,语文教科书载有《青枝绿叶》小说,作者乃刘绍棠本人也。
6、毛泽东《送瘟神》诗,有“千村薜苈人遗矢”句,时人争相注之。然对“遗矢”二字,皆弗敢造次。郭沫若引经据典,终不得解。爰上书徵之于作者。毛泽东曰:矢即屎耳,何必舍易就难?
7、周作人笑丰子恺译《源氏物语》颇多错讹,余以五十步笑百步讥之。周曾将永井荷风小说《梅雨前后》,误译为《露水前后》。盖日文“梅雨”和“露”二词同音,均读“cuyu”。
8、抗战时,马寅初在国民党宪兵团长陪同下,向重庆大学师生作告别演讲说:古诗云,“一将成名万骨枯”,蒋介石就是如此。
9、冯友兰居北大燕南园,平素戴深度近视眼镜,小而圆,且厚,似酒瓶底也。黑须如瀑,飞洒胸际。昂首阔步,旁若无人。仙风道骨,飘逸之致。
10、章廷谦(川岛),鲁迅旧交,执教北大中文系。余入学时,听章讲《红楼梦》,有云:“林黛玉,她是个女同志……”言未尽,台下已哄堂。
11、学者、教授、诗人冯至,长于讲演,不拿讲稿,语言生动,脱口而出。他常常使用“伟大的人民,渺小的我”一词,为学生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