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文革40年历史走向遗忘?
日期: 06年05月2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2006年,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40周年,也是结束30周年。中国共产党曾在1981年6月举行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做出定论,表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中国官方对文革的批判和反思一直是“宜粗不宜细”。
  今年5月16日,是中共发出“五一六通知”引发文革全面爆发40周年纪念。在此前后,除了海外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和反思论坛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延续了30周年的低调处理方式,媒体上见不到相关报道,互联网搜索引擎上也查不到“文革40年”的资料,留给世人的印象是“文革”在中国正在被逐渐遗忘。
  另一方面,2006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贯重视逢十大庆逢五小庆的大陆官方,将刻意提升党庆和长征纪念的力度,比如计划在7月1日举行大型党庆纪念座谈会,在10月22日举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会,中共总书记胡锦涛预计都会发表重要演讲,以为明年即将召开的十七大定下政治基调。相比之下,文革爆发40周年备显冷落。文化部长孙家正在3月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官方不会举办反思“文革”活动,并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要鼓励向前看。
  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毁灭性的巨大灾难,但如今的年轻一代已对此概念模糊,缺乏认识,出现了历史记忆断层。文革爆发40周年的惨痛记忆与中国官方的沉默无语形成了巨大反差,令世人唏嘘。

  一、“五一六通知”标志文革全面爆发

  1965年11月,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支持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了文革的序幕。
  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五一六通知”,宣布揪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为文化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标志著文革全面爆发。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五一六通知”的时候,还亲自加上一段话,指明“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1966年5月,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大字报攻击北京市委,毛泽东于8月5日也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肯定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掀起了大鸣大放大批判狂潮。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8次检阅百万红卫兵,支持他们造反,将全民狂热引向高潮,也把国家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二、文革十年浩劫损害知多少


  文革十年,至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而宣告结束。浩劫十年,使中国的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使中国的社会精英和民族脊梁惨遭摧残,使中国的文化传统断裂、道德观念颠倒,贻害至今。中共老帅叶剑英曾将文革劫难概括为:“文化大革命死了2000万人,整了1亿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自国家主席刘少奇以下,冤假错案丛生,死者不计其数。文革结束后,在邓小平、胡耀邦主持下,获平反的冤假错案就达300万宗,还仅是极小的一部分。
  据了解,叶剑英曾在十二届一中全会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披露了文革期间的生命财产损失:1、大规模武斗事件4300多起,死亡12万3700馀人;2、215万干部被批斗,30万2700多名干部遭非法关押,11万5500多名干部非正常死亡;3、480万城市各界人士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阶级异己分子、修正主义分子、反动学术权威,68万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4、农村有520多万地主、富农及家属受到迫害,120万人非正常死亡,是土改期间22万地富死亡人数的5倍以上;5、全国有1亿130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政治打击,55万7000多人失踪;6、文革期间被抄家资产价值2500多亿元,后归还及作价赔偿额为1300多亿元,其馀下落不明。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以后,彭真、聂荣臻、习仲勋等曾建议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受文革伤害国民赔偿基金”,受到了陈云、徐向前等人支持,意在使政治平反与经济赔偿两者合一,在法律上彻底结束文革,但提议没能如愿实现。
  2006年初,在反思文革爆发40周年,结束30周年之际,民主党派代表又一次提议设立“国家基金”;4月,民主党派、社会人士和党内人士更建议在40周年之际:1、召开高规格文革反思会议,2、建立文革博物馆、纪念碑,作为国民教育和党史教育材料;3、设立国家赔偿基金,以期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真正宣告文革终结。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将消解在官方默不做声的低调冷处理中。


  三、文革的历史记忆中断在哪里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中国进入大动乱时代。至1976年文革10周年,民生凋敝,民怨沸腾。当年4月5日,北京市民为悼念逝世的周恩来总理而汇聚天安门广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四.五”运动,敲响了文革走向终结的丧钟。同年9月9日,毛泽东抱著对其一生所做两件大事之一的“文革”的复杂心情,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不安,撒手人寰。10月6日,中央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198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爆发20周年,结束10周年。在此前后,社会形成了反思文革的思想高潮,这也成为当年思想解放和文化热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邵燕祥在4月的《文汇月刊》上倡导对文革做多层次系列研究、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倡议建立“文革学”,“以史为鉴……庶几不辜负所缴的血泪的学费”;8月26日,巴金在《新民晚报》上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目的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诗人高伐林在《诗刊》8月号上发表诗作建议创立“文化大革命国耻日”。同年,华夏出版社推出周明主编的《历史在这里沉思》丛书,冯骥才发表口述纪实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严家祺发表《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等等。中国社会和思想界对文革的反思,在20周年纪念时达到了迄今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但随著86学运和89学潮兴起,有关文革的反思和纪念在“六四”以后成为不公开的禁区。冯骥才当年慨叹“我们的民族过于健忘,文革结束不过十年,已经很少再见提及”,于今俱成事实。
  199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爆发30周年,结束20周年。大陆官方以稳定压倒一切为由,对文革纪念话题实行低调处理。此前的1993年,官方大张旗鼓地宣传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相形之下,文革话题则成为报道、宣传和出版禁区。迅速膨胀起来的市场经济转移了社会和个人的视线,5月在中国成为政治敏感,经济放行的季节。这种现象持续至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文革记忆日渐淡漠。
  在中国,文革后出生的新生代对文革恍如隔世。
  由于缺少必要的历史教育和道德规范,隐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文革习性”随处显露,比如受到新生代网民热烈追捧的网络语言暴力倾向,从全民炒股、全民经商到全民炒房的全民性狂热,敢于挑战法律法规蔑视道德规范的惟我独尊式的横行霸道等等,都是文革习性在新世纪的回响。对已经发生的历史罪恶严加封存,意味著无知的下一代可能重走弯路。
  有鉴于这种现实,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了“筹建文革博物馆”提案。已故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在1986年提出了建立“文革博物馆”和“现代文学馆”的建议,这是他晚年的两桩心愿。如今,现代文学馆已进入二期工程,而文革博物馆在文革爆发40年后依然遥遥无期。
  全国政协委员、作家杨匡满在今年向政协大会提交了一份《反思历史,创造历史,筹建文革博物馆》的提案,参与联署的全国政协委员共48人,有贺龙之女贺捷生、陶铸之女陶斯亮、张贤亮、赵丽宏、王安忆、张抗抗、陈祖芬、张平、韩美林、濮存昕、叶文玲、何慧娴、冯骥才、叶小钢、梁裕宁、陈竺等。他们呼吁政府建立文革博物馆,“绝不是为了怀旧,更不是展览中国的耻辱,而是为了记取历史,以史为鉴,提醒后人,免蹈覆辙,为了翻过黑暗一页,走向光明,走向中华民族的昌明兴盛”。但文革博物馆及提案本身却成了官方媒体冷落的对象,没有激起应有的社会反响。
  目前有关文革的研究,仅限于少部分人,比如正统的中共党史专家,少数中青年学者,还有外国文革学研究者和海外中国学人。但限于历史资料的封存和社会气氛的转变,文革研究迄今成果不彰。文革40周年,海外媒体纷纷出版专刊、专著,召开讨论会、座谈会,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大浩劫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形成了文革发生在中国,文革学形成在国外的奇怪局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750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