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海玲)4月25日下午,张杨携影片《向日葵》在?a?J东急酒店举行记者会。近50名日本媒体到场,听张杨介绍这部影片。该片已定于今年初夏在日本上映(日本上映时改名为《胡同的向日葵》)。
这部电影带有浓烈的个人自传性质,讲述北京胡同里一个家庭亲子的纠葛和深情。对于记者提问,张杨回答得相当坦率。他表示北京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期间,拆除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虽然近年来已经有政府及各界人士意识到:钢筋水泥的都市在全世界有很多处,但北京这样富有特色的老城则并不多,与其建设一个高楼耸立的大城市,不如保留一些北京的古老城楼和胡同。“然而”,张杨遗憾地说“在我看来,已经太晚太晚了。”
回顾自身成长的过程,张杨说他从小就生活在四合院,那原本是清朝一个太监的宅子,后来居住了70多户人家,显得拥挤了,但邻里之间亲密无间,人际关系十分温暖。而如今人们住进了高楼,彼此不打照面,因此使得人际关系也疏远了。张杨认为,有一些东西是不分国界的,诸如怀旧、温情,尤其是父子之间的情感和矛盾,那些误解和无奈的阶段,一直是人类尤其是东方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纠葛。
影片中的小主人公由张凡扮演,他也随张杨来日本宣传,在记者会上,面对记者们的问题,小张凡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认真地一一回答。他说东京的空气很乾净,街道也乾净,人们特别有礼貌。说到拍片过程中的苦乐,他说最快乐的莫过于拍一场打弹弓的戏,他用弹弓打中了回家的爸爸的头,无比得意,而最苦的,则是要拍哭戏,当时只有9岁的小张凡为挤眼泪而倍感拍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