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4月10日,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宫本雄二踌躇满志履新赴中国接任。对于中国来说,宫本雄二一贯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不是一个“亲中派”也算得上一个“知中派”,但是还没等他在中国落脚,大陆媒体和海外华人媒体纷纷报道了一个消息,说宫本雄二这次赴任肩负著一个重任,就是向中国索回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琉球珍宝,中国人“绝不答应”,使宫本雄二一时间在中国人中声名狼籍,但是本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发现,这些报道纯属大陆和一些海外媒体“吠影吠声”式的报道,这件事情压根就没有过,但是宫本雄二却蒙冤遭当头一棒。
4月中旬的《世界新闻报》报道说:“4月10日,日新任驻华大使宫本雄二正式就任。宫本担任驻华大使,让冲绳人一阵心喜。据3月份的日本《琉球新报》报道,冲绳民众为宫本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并且托付他与故宫进行交涉,使故宫里的琉球珍宝‘荣归故里’。”
“有舆论指出,在宫本背后是小泉内阁的强硬派人物。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不久前说,宫本是中国问题专家,有胆识也有魄力,希望他坚持日本立场与中国交涉。舆论分析,日本政客的真正目的可能不在宝物,而是想藉题发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日本方面传出要迎回‘琉球秘宝’的声音,其实与日本想安抚冲绳居民的考虑有关。由于驻日美军基地有一多半位于冲绳,关于其重新部署和移防等问题,日本政府夹在美国和当地民众之间左右为难,日本政府似乎想藉琉球珍宝‘荣归故里’一事转移视线,将冲绳人的不满一部分引向中国,其策略不能不有所防范。”
《世界新闻报》的报道立即被大陆的《搜狐网》、《中华网》等网站转载。另外《青年参考》等许多报纸都做了类似报道,香港《苹果日报》等也做了相关报道。
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所谓3月份的日本《琉球新报》有关宫本的欢送仪式报道并不存在,可能是指发表在3月30日《琉球新报》朝刊30版上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说宫本大使2月28日来琉球新报社告辞,他说:“我正在计划实现一个梦想,就是沿著乘坐‘进贡船’(到中国)的先辈们的足迹,去探询冲绳和中国的历史。”“想实现故宫博物院文物的还乡”。这则报道由此说宫本大使“强调了要努力加强冲绳和中国的友好关系”。而“冲绳民众为宫本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并且托付他与故宫进行交涉,使故宫里的琉球珍宝‘荣归故里’”的报道可能是指《冲绳时报》在3月2日发表了一条消息,这则消息说:“3日开始转任中国大使的冲绳担当大使宫本雄二在一1日的离任会见时表示:将努力实现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琉球王朝时代的贡品‘还乡’。在谈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贡品时宫本大使表示:这些供品虽然还乡一次(2004年曾在冲绳举行过一次展览),但是还可以以更切实的形式实现(展览),我觉得在这方面我是可以协力的。这表示他在就任大使后,如果县里举行更大规模的‘还乡展’的话,为了促进这一展览得以实现他将全面协力。”由此可见,首次将“还乡”报道为“索回”的新闻,是没经过详尽采访的“吠影”之作,而其他媒体的急迫跟进,则大有“百犬吠声”之嫌。
而冲绳县政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根本没有要求大使“索回宝物”,只是要求中国方面协助举行更大规模的展览会。
日本驻华使馆新闻文化中心主任井出敬二公使向本报发来了日本驻华使馆给《青年参考》的信,信中指出:“关于贵报于本月7日所报道的日本新大使想把故宫珍宝拿回家一事,我馆已向宫本大使本人确认,具体如下。
宫本大使在冲绳有关人士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表示,希望加强冲绳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在两地举行介绍对方文物的展览会等。
我本人向宫本大使确认过,他的想法如下:冲绳通过战争丢失了很多文化遗产。冲绳的部分优秀文化遗产作为贡品被送到明朝和清朝。冲绳居民了解并感谢故宫博物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珍藏。冲绳县正在修建新的博物馆,正值此时暂时将这些文化遗产搬运到冲绳,让冲绳居民目睹这些文化遗产将是一件好事。通过这种方式回顾冲绳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历史将非常有意义。当然这只是暂时“回娘家”,等到冲绳的展览结束之后就会将这些文化遗产返还给中国。宫本大使的故乡是日本九州,那里最近建成了国立九州博物馆,并举办了中国文明展,有很多日本人都去参观此展。宫本大使认为日中两国人民之间悠长的文化交流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希望竭尽全力发展此类文化交流。”
井出敬二公使对本报记者说:为什么这些媒体不向日本驻华使馆和冲绳县政府确认就发消息,我很不理解。
吠影吠声式报道是中日关系最大瓶颈 / 新任驻华大使蒙冤遭当头一棒
日期:
06年04月4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17297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