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村上春树文学与中国” 讲座成功举办
日期: 17年09月4期 评分: 10.00/1

本报讯9月13日下午3时,在日本东京的中国文化中心,日本华文文学笔会成功举办了中日文化系列讲座的第五讲 “村上春树文学与中国”,讲座由日本华文文学笔会理事、日本筑波大学学术博士王海蓝主讲。

在这次讲座中,王海蓝博士主要从接受学的研究角度,以“村上春树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为中心,为大家诠释了村上春树文学与中国的密切关联。王博士首先把村上春树的40余部作品在中国近30年的翻译出版历程,分为萌芽期、上升期、全盛期和安定期共四个时期进行了梳理,并把每个时期的特点给大家做了分析与总结,特别指出了2008年以后中国大陆出现村上春树的中文译本之争。接着介绍了近年来村上春树文学对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文学界的影响之大,指出村上春树对中国的年轻读者来说不只是作家,曾经还是“小资”的代名词,尤其是中国已进入消费时代,人们的品牌意识愈来愈浓,而在中国的影响很大的村上春树已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文化品牌。

这次讲座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王博士展示了她在2008年走访了中国11个城市 的22所高校,针对约3000名在校生进行了的读者问卷实地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3000人的答卷中有效回答数是2618人,其中“听说过村上春树”的达到2365人,占有效回答人数的90%。而且,其中“曾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回答者有1475人,“没有读过”的是890人,二者的比率是62:38,也就是说,大约五个人中由三个人读过村上春树的作品。由此看来,“村上春树热”在中国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过的。在中国大陆尽管流通着村上春树的约40部作品,但常被阅读的作品是有限的几部。从调查结果上看,“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1475人中有90%读过《挪威的森林》,其次是有30%的读者读过的《海边的卡夫卡》。在进一步的问卷中,发现那些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1475人中有517人,即三分之一强的被调查对象,只限于读过《挪威的森林》。还有,在“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哪一部”的回答中,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1475人当中,有70%的读者选择了《挪威的森林》。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中国所谓的村上春树热,实际上是“《挪威的森林》热”。相关资料证明,从1989年漓江出版社出版《挪威的森林》至今,仅有数可查的正版《挪威的森林》便刊行了约280万册,这在图书平均印数不足1万册的中国出版界堪称特例,而且在中国大陆流通的《挪威的森林》,中国语简体字与繁体字版本包括在内,已出现30多种版本,2014年在新疆还刊行了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版本,还有《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各大图书馆的收藏率高达95%,等等,这些因素都给中国读者阅读《挪威的森林》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

在这次讲座中,王海蓝博士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最后为大家具体分析了中国出现村上春树热的原因所在。她认为,村上春树在中国人气过旺的内在原因,在于中国年轻读者对村上作品中流溢出的孤独感、无力感、性、都市小资情调以及对体制内的事物漠不关心等产生了共鸣,因为他们多是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在中国经济高度发展进入消费社会的时期内,他们在强大的社会竞争下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方向,就会沉浸在村上文学中聊以慰藉。另外,村上小说文本中出现的在日中国人、满洲、诺门罕战役、文化大革命、南京大屠杀等历史性的中国元素,也引起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村上春树所创作的十几部长篇小说中,都有“中国”字眼出现,且在其短篇小说和随笔中也有大量提及中国的片段。对于村上春树在中国具有人气的外部原因,王博士指出主要是翻译者的辛劳、出版社的战略、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读者之间的流传效应、书店的经营、图书馆的收藏和借阅、网络的普及等诸多因素。王博士最终认为,中国的村上春树热,无论是内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归根结底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

王海蓝博士的这次讲座“村上春树文学与中国”,是她在日本筑波大学硕博阶段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王博士在日本留学期间,硕博士研究课题“村上春树在中国”备受关注,自2006年始,已被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NHK广播电台等媒体采访报道七次以上。其博士论文《中国における村上春樹の受容研究》在修订的基础上, 2012年由日本アーツアンドクラフツ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村上春樹と中国》,且日本的“图书新闻” (2012年9月15日/第3078号、2012年11月24日/第3087号)、“周间读书人”(2012年5月11日)等报刊上登载了日本学者的相关书评,另外华人教授・作家毛丹青在自己的博客上也提到王博士的这本专著,他写到:“把小说的阅读现象当成社会学把握的对象,这样的尝试值得称赞,因为文学内部的发力也许不如外部的受力生动,内部是虚构的,而外部才是血肉的感觉。这个值得出个中文版。”

这次讲座历时一个多小时,在最后与听众的互动交流阶段,王博士一一回答了日本听众与中国听众的一些提问,主要围绕着中国出现的简体与繁体中文版本、中国读者对村上作品产生共鸣的孤独感与丧失感、村上作品的中国译本盗版的消除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互动。王博士还表示,她在复旦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成果《村上春树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更有文学趣味的课题,主要是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来研究的,她期待将来有机会与大家共享。
日本华文文学笔会本年度已在中日文化中心举办了五场“中日文化系列讲座”,第六讲将于2017年10月18日下午3时在该中心同一地点举办,主题是“日中韓の比較文化を通して、日本を考える”(即:日中韩三国文化比较下的日本思考),主讲人是著名的比较文化学者、文明批评家金文学先生,期待更多的在日华人与日韩友人前去听讲与交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9/17270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