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闻综述(记者 张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行于4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进行了4天访问。这次访问是对美国总统布什去年访华的一次答谢访问,同时也是在以贸易摩擦为代表的中美矛盾不断表面化,“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朝野四处蔓延背景下的一次荆棘之旅。胡锦涛行前已经意识到这次访美使命:不是中国向美国发“请求书”,而是怎样接过态度严厉的美国的“请求书”。这次胡锦涛访美,可谓“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采取了放柔身段行“让步之旅”的姿态。
一、中国大主顾首访西雅图
愿扮美国小推销员角色
美国西部时间4月18日上午10点38分,胡锦涛的专机稳稳降落在华盛顿州西雅图佩因机场。华盛顿州是美国两大具有代表性的新老骨干企业□□波音和微软总部所在地。
4月18日上午,胡锦涛参观了微软总部。胡锦涛对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我很崇拜你所取得的成就”,并表示“我也每天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4月18日晚,胡锦涛出席了葛瑞格尔州长在比尔.盖茨家设的“欢迎晚宴”。在晚宴上,胡锦涛用诗一般的语言,指出西雅图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强烈象徵意义。他说:“我还记得,1979年4月18日,一艘挂著五星红旗的轮船‘柳林海’号,驶入了西雅图港口,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30年互不通航的局面……”他特别提到了华盛顿州影响最大的3家跨国企业:“微软、波音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而星巴克的咖啡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城市街头。”
说到这里,胡锦涛停顿了一下,略带遗憾地说:“因为身不由己,否则我也会到星巴克咖啡店去坐一坐。”胡锦涛的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因为他看起来就像是总部设在西雅图市的星巴克咖啡连锁店的推销员。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喜得满面荣光。他表示,星巴克将著力开展海外业务,而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4月19日,胡锦涛参观波音公司,胡锦涛告诉波音人:今后5年,中国将增加600架民航飞机,15年后需求增加到2000架。
胡锦涛之所以把首访地落在西雅图,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胡锦涛这次访美的一个最大主题,就是要调整由于巨额对美贸易顺差带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和心理上的龃龉。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连年高居不下,2005年竟高达2010亿美元,导致美国国会在去年至少提出了15个立法,其中大部分都是对中国采取惩罚措施。美国国会议员指责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补贴国内企业,并放任伪冒盗版行为,藉此让中国的出口获取不公平的贸易优势。而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对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州之一,去年对华出口增长64%,已经超过50亿美元。胡锦涛首选西雅图的象徵意义在于:中国无意追求对美贸易顺差,同时还让华盛顿州“顺上加顺”□□中国给他们带来了巨额订单。在胡锦涛访美前的4月3日,中国副总理吴仪已经率领111家中国企业走访美国13州14城,实行巨额采购,在向美国采购的总额达162亿美元的订单中,波音飞机公司就占了52亿美元,微软公司也史无前例获得了一个逾17亿美元的订单。
另外,胡锦涛首访华盛顿州的微软等企业,也能最充分地向美国人表达中国政府打击伪冒盗版行为的决心和对美国在这方面严厉指责的“心悦诚服”。微软公司是中国伪冒盗版行为最大的受害者,3年前已开始以游说方式告诉北京,保护知识产权不单单是保护类似微软这样的外国高科技企业,更重要的是保护中国自己的国家利益——因为在盗版猖獗的生态中,没有人想去发明创造,结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受到巨大的压抑和损害。微软的游说让中南海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到了盗版问题不单使中美关系受到损害,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被严重损毁。今年1月9日,胡锦涛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致词,代表中共决策高层公开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说法,要求全国“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科技创新和发明的大国。这次参观微软时,胡锦涛就诚恳地对比尔.盖茨说:“请你们放心,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一定会兑现承诺。”
二、华盛顿首脑峰会:
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
4月20日,访问华盛顿的胡锦涛和布什总统举行了首脑会谈。
对于这次胡锦涛访美,美国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中国的人权问题。在胡锦涛访美之前,布什在华盛顿自由之家发表演说时表示:在与胡锦涛的会谈中,将强调公平贸易原则,要求中国尊重美国的知识产权,同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敦促胡锦涛允许中国有更多政治和宗教的自由。美国总统助理哈德里接受美国CNN电视台采访时说:在这次首脑会谈中,围绕人权问题,美国向中国提出了6项要求,预计近期可以实现3项。
在首脑峰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会成为有自由选举的民主国家吗?胡锦涛苦笑著回答:“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民主意味著什么,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白宫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亚洲高级部长瓦尔德对此评价很高,他说:这是第一次看到中国领导人如此明确地把现代化和民主结合在一起。在胡锦涛访美之前的3月下旬,中美两国已经决定重开中断了两年的中美人权对话。由此可见,中国正在逐步放弃“以人权问题干涉内政”说,渐渐向美国靠拢。
尽管在白宫前的欢迎仪式上出现了一些杂音和小插曲,一位女性法轮功成员大声喊话搅乱视听,美方为布什准备的翻译口误达到16处,美国礼宾还竟然宣布播送“中华民国”和美国国歌,但胡锦涛依然镇定对应。他在演讲时指出将继续进行人民币改革,布什则在一旁满意地点头称是。受胡锦涛讲话影响,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
另外,胡锦涛在美国还反覆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不是威胁。他于21日在康涅迪克州的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及缩小城乡差别,藉以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他希望美国相信: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和世界不是威胁,也不影响任何国家的利益,他的言外之意是告诉美国:中国不会挑战现在的国际秩序,也不会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太平洋还是那个“洋”,不会成为中国的“湖”。
三、善于妥协:细节之处更显身段柔软
在访问的细节上,中美双方开始时有很大争执。如早在去年,中美双方就已经对胡锦涛访美的规格问题争执不休。中方坚持称其为“国事访问”,并要求美方以21响礼炮、奏国歌、红地毯、阅兵等最高规格接待中国的国家主席。中方坚持形式有其自己的根据:作为曾经长期贫穷,受人歧视而刚刚崛起的中国,希望被国际大国尊重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些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礼仪,可以让国内老百姓增强民族自信心。而不喜欢繁文缛节的布什开始曾力图以接待与美国关系友好的国家元首的方式,去掉礼炮和奏国歌等形式上的东西。对布什来讲,礼仪这些东西使得这个牛仔过于拘谨,浪费时间,而且容易给美国国内反中国大陆“非民主”政体的团体以“向独裁叩头”的口实。最后,中方舍弃了正式欢迎礼仪中的晚宴,“国事访问”变成了“工作访问”,胡锦涛只吃了工作餐。
其他方面发生的一些细节问题,如白宫司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成是“中华民国国歌”,欢迎仪式上出现法轮功信徒抗议等,但这些都由于胡锦涛谦虚、低调的对应而没有影响大局。
总之,这次胡锦涛访美,是在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也不挑战美国核心利益基础上的一次“知其雄,守其雌”的谦让之旅。中国的对美外交方针仍是“韬光养晦”,这符合中国国力的现状,也符合中国国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