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首家市值冲破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为投资者和媒体们最喜欢的消遣之一。微软、苹果、谷歌曾经都一度排在这个“最可能”榜单的前列,不过,最近被人看好的是亚马逊。
万亿元美金是个什么概念?这个令人瞠目的 13 位数,足以购买约 13 亿部 iPhone 7 Plus 手机。根据最新的股价显示,苹果的总市值为 7446.64 亿美金,不过距离其历史纪录 7750 亿美金依然有差距。按理说,苹果看起来是最接近万亿目标的公司,却为什么不被投资人和观察人士看好?
最大的问题被认为是“创新能力跟不上”。在 AR/VR 、云业务、人工智能等新风向的推动下,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紧咬时代步伐,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创新技术。反观苹果,依然停留在啃 iPhone 红利老本的阶段,虽然也不时传出涉足 AR/VR、自动驾驶等领域,但依然逃不过雷声大雨点小的批评。
事实上,亚马逊现在的市值只有苹果的一半多一点,4287 亿美元,但巴克莱银行认为,亚马逊才是万亿王冠最有力争夺者。在过去一年中,亚马逊的股价飙涨了 48%,目前的股价超过 902 美元。
亚马逊去年的表现似乎无法令投资者不满,其利润增长近三倍,达到 24 亿美元,销售额约为 136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7%。
据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的调查﹐10 位分析师目前预测﹐亚马逊股价明年将突破 1000 美元的关口﹐另外 13 位分析师给出的目标价与 1000 美元关口的差距在 5%以内。
考虑到 1000 美元的股价将是今年预期每股收益的约 140 倍﹐这实在是一个高得令人眩晕的预测。不可否认﹐亚马逊从未真正受到传统估值标准的负累。据 FactSet 数据﹐过去 10 年来﹐其股价平均为其预期每股收益的约 117 倍。
华尔街预计亚马逊的利润将保持强劲增长﹐今天的亚马逊已不完全是昔日那个苦苦依赖于微薄的零售利润率生存的亚马逊了。该公司快速增长的网上服务业务及其它服务已使其利润和现金流状况得到大幅改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亚马逊的金牌会员服务、广告和信用卡计划去年为其带来了约 93 亿美元收入﹐今年的收入将增长至约 127 亿美元﹐合计营运利润率约 70%。这对亚马逊很有帮助﹐因为该公司仍需要其能获得的所有助力。
如果亚马逊的股价继续保持过去 12 个月的上涨速度,它的市值只需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将达到惊人的 1 万亿美元。然而,要维持如此迅猛的增速绝非易事。亚马逊股票仍然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飙涨 140%,才能达到 13 位数市值。市场很少如此稳定,投资者很少如此忠诚,竞争对手也很少像这样年复一年地缺少威胁。
到 2027 年,分析师预测称,亚马逊最终可能达到约 910 亿美元的市值,距离 1 万亿仍然差大约 10%。但鉴于其他竞争者的市值更加接近这个目标,亚马逊在通往 1 万亿美元市值的道路上必将面临残酷的竞争。要想拔得头筹,亚马逊必须得击败以下这几家公司:
1、苹果
一直是备受华尔街青睐的竞争者。苹果不仅是最大的标准普尔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就连沃伦-巴菲特也对这只股票赞不绝口。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购买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巴菲特甚至预测称,苹果很可能先于伯克希尔冲破 1 万亿美元大关。但要达到这个数字,投资者需要推动这只科技股再增长 30%以上。尽管信心满满的投资者指出,备受期待的 iPhone 8,以及苹果在增强现实领域的进展将助推该公司企及这个数字,但慷慨的股票回购和分红计划可能会减慢这一进程,因为这些资金原本可以用来开发有吸引力的新产品。
2、谷歌
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第二大成分股,目前的市值为 5667 亿美元。这只股票还需要飙涨七成以上,才能抵达 1 万亿美元。这意味着,Alphabet 的股价需要达到 1460 美元。在过去一年中,这只股票上涨了 11%。
3、微软
参与这场竞逐战的时间远大于其他竞争者。这家 42 岁高龄的公司远比亚马逊更加接近 1 万亿美元市值。微软目前的市值为 5059 亿美元。
此前,市场分析师认为微软有可能成为世界上首家市值达到 1 万亿美元的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微软完成了对知名职场社交平台 LinkedIn 的收购案,后者用户数量有望在 2020 年达到 7 亿人,这显然将为微软注入大量经济增长活力。
4、Facebook
Facebook 目前的市值为 4032 亿美元。要想达到 1 万亿美元,其 142 美元的股价还需要增长超过 140%。但它最近的表现引发了市场传闻:Facebook 可能成为首批达到这一目标的公司之一。在过去一年,这只股票上涨了 23%。
5、特斯拉
伊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是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它的名字也跻身市场传闻的 1 万亿美元市值竞争者之列。
事实上,正是马斯克自己推动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加入战团。为了说服投资者相信特斯拉收购太阳能公司 SolarCity 是精明之举,这位以连续创业著称的特斯拉 CEO 声称,合并后的公司终有一日将达到 1 万亿美元市值。诚然,马斯克是在为自己摇旗呐喊,但过去在展望自家公司的发展轨迹时,他的预言往往非常准确。但这将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成就:特斯拉目前的市值为 497 亿美元,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技术泡沫也同样存在,历史从来不说谎。
1999 年时,诺基亚推出了能上网、收发邮件的所谓“智能手机”,一下子打开了市场的想象,令其股价一举超过了 BP 阿莫科,市值达到了 2500 亿美元,成为欧洲最大的公司。不过 1 年后,网络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衰退。
微软在 1999 年的鼎盛期也曾创下 6130 亿美元的辉煌市值。如果考虑通胀的因素,这个数字就相当于 2014 年的 8740 亿美元。但是现在微软市值已经跌到 5000 亿美元附近。
谁都想独领风骚一百年,但是唯有不断创新和颠覆自我、不断推出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才能保持江湖地位。可是历史证明,大部分的巨头在变大之后就被庞大的身躯束缚住了自己。谁会成为例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