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春燥防“火”有妙方
日期: 06年04月1期
     春季,乍暖还寒,风高物燥,人们最容易发生燥邪疾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引起上火是人体各器官不协调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头晕、头痛、眼睛红肿、嘴唇乾裂、嘴苦、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小便发黄、腿脚浮肿、全身无力、四肢酸软,不想活动。春燥可分为温燥和凉燥。
  凉燥多发于初春季节,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病人症状有乾咳、少痰或无痰、鼻咽乾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可用下列方法:芝麻红糖粥:取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粳米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等症。
  姜糖苏叶茶:生姜、苏叶、牛蒡子、红糖各10克。将生姜洗净切丝,苏叶洗净和牛蒡子一起装进茶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盖儿浸泡15分钟,调入红糖拌匀,代茶热饮。
  桔梗百部萝卜汤:白萝卜一个,生姜3块,百部10克,桔梗6克。将白萝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待用。将白萝卜、生姜、百部、桔梗置锅内,加水一碗,煮沸20分钟,去渣,加入蜂蜜,再煮沸即可,趁热代茶频饮。
  温燥表现为乾咳、口乾、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甚至咳而胸痛,痰中带血,并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它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结合而成,食疗法有:板栗冰糖粥:取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板栗仁切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此方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胃纳不佳、脾胃不健、腰膝软痛、四肢乏力、多梦失眠、夜尿增多等病症。
  银耳杏贝百合汤:银耳25克,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百合15克。银耳用水浸透发开、洗净。杏仁、川贝母、百合用水洗净,杏仁去衣,放入沸水中,中火煎一小时,再放银耳,继续煎半小时,加精盐调味,即可饮用。此汤有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清热除痰的功效。
  五汁饮:大鸭梨一个,甘蔗一根,荸荠10枚,白萝卜100克,鲜芦根20克。甘蔗、荸荠去皮,鸭梨、白萝卜、鲜芦根洗净。以上5种切成块和段,榨汁后,加热煮沸3分钟,酌加少量白糖,晾凉后随时饮用。此汁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等功效,适用于发热口渴、咽乾口燥等症。
  杏仁猪肺炖梨:猪肺200克,杏仁10克,鸭梨2个(去核切片),冰糖适量。将猪肺洗净切片并挤去泡沫,与杏仁、鸭梨一同放入锅内加冰糖炖熟服食。杏仁、鸭梨、猪肺三者结合食用,具有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温燥伤肺、发热头痛、口鼻乾燥、咳嗽无痰、心烦口渴等症。
  春天防治上火应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才能保障肌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吃饭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少吃大鱼大肉的肥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但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所以吃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
  如果想服用清火药,则要谨慎,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这种盲目的吃法,肯定会吃出病来。
  需要注意的是,春燥不要和口乾症混为一谈。中医认为口乾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而且口乾多是由于疾病所致,如乾燥综合症、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至于口角炎也并非是上火所致,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常发生在口角黏膜的一侧或两侧。最初表现为黏膜苍白,以后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浸渍或裂痕,张嘴时拉裂而易出血,吃饭说话等都受到影响。患口角炎主要是缺乏核黄素(维生素B2)所引起,如果孩子饮食搭配不好或有偏食习惯,或在慢性腹泻和痢疾时易发生本病。得了口角炎,可口服维生素B2,每日3次,每次1-2片,局部可涂用冰硼散或云南白药。
  春天到了,大家有外出游玩的计划,那更要注意防火了:作息尽量有规律,日程安排最好按事前准备好的作息制度进行,不要随便打乱行程计划。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而致病。多吃清火食物,如新鲜的瓜果蔬菜、水果等。携带“去火”药,如夏桑菊冲剂、板蓝根冲剂等,比较严重的也可服用一些中成药如黄连上清丸等。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4/1692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