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一直处于“筑底”阶段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振兴政策。然而,人才流失的困境却让外界普遍担忧。有媒体报道说,东北每年人口流出多达100多万。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回应了这一说法,称数据并不准确。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东北的人口问题没有网上传言的那么严重”,这是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给出的正式回应。按照周建平的说法,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基本上,100多万的留出人口数量是近十年累计的总量。
另有来自金融机构的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辽宁、黑龙江的常住人口分别是4382.4万人和3812万人,只比前一年分别下降了8.6万人和21万人。
从人口普查和金融机构给出的统计数据来看,东北的人口流失问题并没有传闻中那样严峻,但是发改委还是表示了担心。因为,在东北流失的100多万的人口中,高层的、管理层的和生产线的骨干力量占了多数。
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黑龙江为5.7%,辽宁则为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工业企业已经处于生存线的边缘。而人才的流失更让企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