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韩外长会议为缓和关系做铺垫
日期: 16年09月1期
中文导报 社论
作者:申文

第八届中日韩外长会议一波三折,8月24日终于在东京举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专门会见了与会的三国外长。三国舆论普遍关注这次会议,中日媒体更是重点报道了中国外长王毅赴日/访日,希望从中捕捉到双边关系走向缓和的信息。

确实,本届中日韩外长会议是自2011年3月以来,三国外长时隔5年4个月后首次在日本举行例行外长会谈,也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外长首次前往日本。中国外交部反复强调王毅外长是应邀赴日而不是访日,但这种表白除了凸显两国政治关系仍然微妙以外,并不足以淡化人们对于三国外长“相见总比不见好”的期待。

中日韩三国在双边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结构性矛盾,比如,中日之间有钓鱼岛问题、历史认识问题;日韩之间有独岛(竹岛)主权纷争、慰安妇问题;中韩之间爆出了“萨德”入韩争议等,都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轻易化解的。由此,在8.15安倍内阁基本上回避靖国参拜之后,在9月4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即将在中国杭州召开之前的微妙时刻,三国外长聚首东京被认为至少为缓和关系做出了铺垫,同时也为支持中方主办G20峰会达成了共识。

G20峰会即将在杭州举行,东道主中国为峰会设定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把推动投资和贸易、促进创新与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部门改革、推动包容性增长等结构性改革议题列入重点讨论的内容。中国希望聚焦经济,推广“一带一路”战略概念,并达成一些合作共赢的协议。

不过,当前中国正面对国际政治的多方面压力,不仅与日本和韩国之间陷入关系僵局,与多个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海洋纠纷。为了在G20峰会期间淡化政治议题,专注经济议题,王毅借参与中日韩外长会议之际,提前与日韩沟通,营造和为贵的氛围,并得到了日韩的正面回应,可谓获得了积极成果。

王毅欢迎安倍首相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也重视安倍本人以及日本政府愿意支持中方办好杭州峰会的积极表态。他表示,中日两国都是东方国度。来者都是客,中方将尽地主之谊;客人宜客随主便,尽为客之道。双方良好互动,共同把会议办好,也将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助力。

安倍首相祝愿峰会成功,并愿为此提供尽可能的协助。岸田外相表示,日方愿与中方加强合作,希望通过包括G20峰会之际举行(双边)首脑会谈在内,以对话方式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可见,日方有意借9月首脑会谈和年内在日召开日中韩首脑会谈之机,通过对话打开局面并改善关系。

第八届中日韩外长会议,尽管只是为缓和关系做出铺垫,但三方共同跨出了这一步,意味着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首先,三方都传递出愿意回归双边关系基本面的积极信息;其次,中日强调钓鱼岛局势基本可控,表明任何一方都不会放任关系彻底翻船,展示了对国际安全和区域安定的基本责任心;其三,中日韩三国的结构性矛盾源于不同的国家立场、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很难彼此说服,所以除了外交上的据理力争以外,在政治上互相理解、达成谅解也很重要。

由此,中日韩可以从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顺序出发,保持多管道多层面的交流合作,却不能止步不前。对中日关系来说,王毅重申了“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突出了互利合作的基调。他说,中日关系仍面临困难,正处于重要关口,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方愿与日方一道,坚持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巩固双边关系政治基础;落实四点原则共识,管控好现存分歧;开展各领域交流,保持改善关系势头;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等多边论坛相互支持配合,扩大共同利益。王毅透露,中日有望尽快启动海空紧急联络机制,这对两国都有益。他还明确提出,在此基础上,迎接明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40周年。

岸田文雄也具体承诺,日方愿落实好四点原则共识,加强两国在财政金融、节能环保、老龄经济、旅游、防灾等五大领域合作,推动青少年交流,开展反恐合作,管控矛盾分歧,扩大双边关系积极面,推动日中关系重回正轨,探索建立适合新时期特点的日中关系。

中日韩外长会议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安排,直接联系着三国领导人会议的召开。中日韩愿意重新启动这个机制,在三国关系困难重重的今天显露出一抹峰回路转的亮色,既令人鼓舞,更值得期待。

同时,就在中日韩外长会议举行当天早晨,碰上了朝鲜试射潜射弹道导弹“搅局”。朝核问题屡屡挑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神经,反对朝核应成为中日韩的外交公约数。当天,三国外长一致要求朝鲜克制挑衅行为,还就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达成一致。安倍首相则期望中日韩能携手解决朝鲜导弹问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5/16640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