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多维
东北“沉沦”拖累了中国崛起与复兴,即使有习近平、李克强所代表的中央层面的多次指导鼓劲,新一轮“振兴东北”的宏大规划,在这一地区仍然迟迟不见起色,似乎将成“死局”。
一些评论认为,除了东北地区国企独大、体制僵化、资源 依赖、气候寒冷、风气保守等内因,也与该地的区位劣势有重大干系。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地区都严重依赖辽宁的海陆交通以对外联系,东部则被俄罗斯和朝 鲜两国封锁了出海口。这种封闭环境和东北亚复杂紧张的国际关系,都会钳制东北地区的发展动力。这也正是占据中国经济版块绝对比重的东南区域的优势所在。
近几年,朝鲜半岛局势波澜不断,中朝关系波谲云诡,中国东北亦于此时深陷泥淖,两者之间也应非没有关联。
正面意义尽失 朝鲜或又讹诈中国
5月30日,曾经发布假新闻诋毁韩国总统朴槿惠名誉并 爆料美军可能在2016年2月底对朝鲜军事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日本《产经新闻》“披露”,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最近举行的朝鲜七大期间提及中国积极参与联合 国制裁朝鲜的行动时表示,“中国就是要赶我下台,既然如此,我要用原子弹轰炸北京和上海”。
许多明显可观的的迹象说明,中朝两国近几年“南辕北辙”,甚至有“分道扬镳”之势。在这种形势下,金正恩私下里说出此话,未必值得大惊小怪。2013年末,金正恩处决了当时的实权人物张成泽。后者被普遍认为是朝鲜高层里的亲中人物,因此对中朝关系造成严重冲击。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一些军事动向,似乎也印证了两国关 系的紧张。2016年2月25日,中国国防部回应解放军是否会在(中朝)边境地区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领土和公民安全。4月22日,国防部否认“近期中方增 派大量军队至中朝边境”称,中国军队在中朝边境保持着正常的战备和训练状态。
不久前,有消息称朝鲜或将在七大前后,于中朝边境进行空中核爆实验。近日又有消息称,北京派特使与朝方秘密交涉磋商后,平壤同意放弃该次实验,北京则同意大幅增加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
历史上中朝之间亲密而特殊的关系存在至少四大支柱:相似的意识形态、共同作战历史、国际外交和地缘政治相互扶持。
如今对中国而言,前三个都已严重动摇。在第四个也即地 缘政治层面,两国接壤关系的正面意义也已让位于负面意义。即使是朝鲜完全倒向美日一边,也不过是在中国周边由美国所主导的规模已然十分庞大的遏制中国的阵 营里又加入了一个新成员。中国自身的崛起将不断弱化这种遏制合力。而爆发韩朝战争、朝鲜难民涌入中国,其负面影响也只是限于一时。
朝鲜与区域内日本、韩国和域外国家美国的斗争关系使得站在其背后的保护国中国疲惫不堪,不仅不能借“六方会谈”的努力发挥地区影响力,反而时常受到朝鲜的指责挑衅。
中国边境安全隐患:朝鲜核武器失控
特别是,朝鲜一意孤行在中朝边境进行核试验,已成中国最严峻的长期安全隐患。东北地区受害尤甚。如果坊间所传的朝鲜打算在中朝边境进行空中核试验,以及中朝为之秘密接触妥协的消息属实,则可以将其视为朝鲜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鲜明例证。
由此推论,尽管朝鲜屡屡威胁对美日韩进行核打击,但其研发和拥有核武器的真实目的可能主要在于借此威胁、绑架和讹诈中国。当中朝之间的传统利益纽带断裂后,核武器将成为栓住其唯一的战略保障国中国的唯一手段。
或许,即使没有中国持续数年的人道主义援助,朝鲜为本国长期稳定计,也将不得不对国民做出一些妥协,保障其基本生存。那么,中方对朝方的援助则是令金氏统治集团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军事、核武发展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部国家做出更富进攻性的姿态。
中国最需关心的是,如果朝鲜半岛局势生乱,会不会导致核武器失控。中国军方有没有能力抢在失控之前控制那些安置在中朝边境的核武器。如果解放军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增兵、训练、演习的信息确实,其目的或许正在于此。
2016年5月初,中国学者陈庆鸿在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因应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指出,“中国还没学会和小国相处”。作者所指的应该是菲律宾一类的不遵守规矩不安分的小国。朝鲜也当属于此列。但这两国的行为习惯在国际社会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与中国打交道的时候。
在讲究平等与规则的国际社会中,如何与这一类小国相 处,有效维护大国的正当权益,确实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而作为传统大国的美俄等国家有时越过束手束脚甚至对大国有“逆向歧视”的国际意识形态 和规则,以追求国家和集体共同利益的做法,已经在实践层面给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上了一课。
东北“沉沦”拖累了中国崛起与复兴,即使有习近平、李克强所代表的中央层面的多次指导鼓劲,新一轮“振兴东北”的宏大规划,在这一地区仍然迟迟不见起色,似乎将成“死局”。
一些评论认为,除了东北地区国企独大、体制僵化、资源 依赖、气候寒冷、风气保守等内因,也与该地的区位劣势有重大干系。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地区都严重依赖辽宁的海陆交通以对外联系,东部则被俄罗斯和朝 鲜两国封锁了出海口。这种封闭环境和东北亚复杂紧张的国际关系,都会钳制东北地区的发展动力。这也正是占据中国经济版块绝对比重的东南区域的优势所在。
近几年,朝鲜半岛局势波澜不断,中朝关系波谲云诡,中国东北亦于此时深陷泥淖,两者之间也应非没有关联。
正面意义尽失 朝鲜或又讹诈中国
5月30日,曾经发布假新闻诋毁韩国总统朴槿惠名誉并 爆料美军可能在2016年2月底对朝鲜军事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日本《产经新闻》“披露”,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最近举行的朝鲜七大期间提及中国积极参与联合 国制裁朝鲜的行动时表示,“中国就是要赶我下台,既然如此,我要用原子弹轰炸北京和上海”。
许多明显可观的的迹象说明,中朝两国近几年“南辕北辙”,甚至有“分道扬镳”之势。在这种形势下,金正恩私下里说出此话,未必值得大惊小怪。2013年末,金正恩处决了当时的实权人物张成泽。后者被普遍认为是朝鲜高层里的亲中人物,因此对中朝关系造成严重冲击。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一些军事动向,似乎也印证了两国关 系的紧张。2016年2月25日,中国国防部回应解放军是否会在(中朝)边境地区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领土和公民安全。4月22日,国防部否认“近期中方增 派大量军队至中朝边境”称,中国军队在中朝边境保持着正常的战备和训练状态。
不久前,有消息称朝鲜或将在七大前后,于中朝边境进行空中核爆实验。近日又有消息称,北京派特使与朝方秘密交涉磋商后,平壤同意放弃该次实验,北京则同意大幅增加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
历史上中朝之间亲密而特殊的关系存在至少四大支柱:相似的意识形态、共同作战历史、国际外交和地缘政治相互扶持。
如今对中国而言,前三个都已严重动摇。在第四个也即地 缘政治层面,两国接壤关系的正面意义也已让位于负面意义。即使是朝鲜完全倒向美日一边,也不过是在中国周边由美国所主导的规模已然十分庞大的遏制中国的阵 营里又加入了一个新成员。中国自身的崛起将不断弱化这种遏制合力。而爆发韩朝战争、朝鲜难民涌入中国,其负面影响也只是限于一时。
朝鲜与区域内日本、韩国和域外国家美国的斗争关系使得站在其背后的保护国中国疲惫不堪,不仅不能借“六方会谈”的努力发挥地区影响力,反而时常受到朝鲜的指责挑衅。
中国边境安全隐患:朝鲜核武器失控
特别是,朝鲜一意孤行在中朝边境进行核试验,已成中国最严峻的长期安全隐患。东北地区受害尤甚。如果坊间所传的朝鲜打算在中朝边境进行空中核试验,以及中朝为之秘密接触妥协的消息属实,则可以将其视为朝鲜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鲜明例证。
由此推论,尽管朝鲜屡屡威胁对美日韩进行核打击,但其研发和拥有核武器的真实目的可能主要在于借此威胁、绑架和讹诈中国。当中朝之间的传统利益纽带断裂后,核武器将成为栓住其唯一的战略保障国中国的唯一手段。
或许,即使没有中国持续数年的人道主义援助,朝鲜为本国长期稳定计,也将不得不对国民做出一些妥协,保障其基本生存。那么,中方对朝方的援助则是令金氏统治集团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军事、核武发展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部国家做出更富进攻性的姿态。
中国最需关心的是,如果朝鲜半岛局势生乱,会不会导致核武器失控。中国军方有没有能力抢在失控之前控制那些安置在中朝边境的核武器。如果解放军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增兵、训练、演习的信息确实,其目的或许正在于此。
2016年5月初,中国学者陈庆鸿在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因应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指出,“中国还没学会和小国相处”。作者所指的应该是菲律宾一类的不遵守规矩不安分的小国。朝鲜也当属于此列。但这两国的行为习惯在国际社会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与中国打交道的时候。
在讲究平等与规则的国际社会中,如何与这一类小国相 处,有效维护大国的正当权益,确实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而作为传统大国的美俄等国家有时越过束手束脚甚至对大国有“逆向歧视”的国际意识形态 和规则,以追求国家和集体共同利益的做法,已经在实践层面给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