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终统”的危险性及其本质
日期: 06年03月2期

  ■ 日本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庚欣

  陈水扁在2月27日匆忙抛出“终统”论,使两岸各界及国际社会都感到意外。自去年至今,两岸关系似乎已经转危为安,陈水扁在岛内的支持率已经降到20%左右,他真有这样的实力吗?应如何评估陈水扁这次“终统”的异常举动呢?
  一、陈水扁“终统”,是继“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后的又一次台独危险动作。
  近十年来,台海地区风云起伏,曾出现过两次比较大的危机。一次是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次是2002年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论”。这次陈水扁的“终统”,是继这两次危机后又一次台独危险动作,并且与前两次相比,还有更甚之处。
  首先,是制度上的特徵。这次“终统”,是在陈水扁宣示后,由执政的民进党和府院两级分别作出决议正式启动的一次制度性的政治动作。这与前两次作为李登辉、陈水扁个人的“放话”有所不同,可以称其为“法理台独”的一部分。因为国统会及纲领,尽管内容与台湾目前宪法中的“一中”并无二致,但在十几年前(并非几十年前)明确作出“统一为两岸终极目标”的规定,对今天台湾而言,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和制度约束作用的。正式在制度上予以终止,当然是一个“法理”上的大动作。
  其次,是象徵性的特徵。这次“终统”的实际意义很小,可以说是废掉了一个早已没有实际功能的机构及纲领。但是这个动作的象徵意义大大超过了它的实际意义。国统会及纲领象徵著什么?就是象徵著两岸的统一,使用什么组织机构或文书格式并不重要。而“终统”当然不是一次机构调整或文书整理,它的目的就是要拔掉“统一”这个眼中钉。它表明台独势力已经按照“先破后立”的步骤正式启动了“法理台独”。这象徵著台湾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安定期。
  再次,是对抗性的特徵。“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是在“无预警”状态下突然发表的。其后受到各方压力后,台湾的执政团队又赶忙“灭火”,表现出台湾当局的软性特徵。但这次陈水扁是先放风,在岛内、大陆及美国等强大压力下,陈水扁死硬对抗,连唬带骗还是付诸实施了。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对抗性态度尽管并无多少实力支撑,但肆无忌惮、失去理智地打破所有人都认知的重要规则,肯定是有悖“和平发展”潮流的,如同几个恐怖分子会使全球不安一样,陈水扁不知轻重的对抗会制造不应有的紧张与混乱。
  最后,是破坏性的特徵。这次“终统”破坏了两岸维持现状的基础,因为“四不一没有”承诺是两岸最重要的政治底线。这条底线一破,两岸之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同时,“终统”又破坏了陈水扁最后的一点诚信,表明台湾当局决意要全面背弃自己的所有政治承诺,公开地、全面地从制度上、法理上走向台独。这预示两岸之间今后仅靠政治谈判,以一般承诺方式解决分岐的路基本堵死了,因为“四不一没有”这样的重大承诺都可以随意背弃,作为一个行政权力的政治诚信就不复存在了。今后必须以全新的方法论来思考两岸关系改善的可能性。
  二、陈水扁“终统”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大局。
  但是,问题还有另一方面。陈水扁这次闹得很厉害,但只能说明他的无耻和虚弱。因为“四不”与“一没有”是有本质不同的,“四不”每项内容都涉及法理台独底线,只有“一没有”是目前或今后他唯一可以利用行政手段自行处理的事项。但是,无论陈水扁怎么闹,他无法改变岛内蓝盛绿衰的现实和岛内民众求发展、求稳定、希望与大陆保持良好关系的主流愿望,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出现党际交流、良性互动的积极趋势和两岸中国人以及全球华人实现祖国统一的崇高愿望,无法改变国际社会关于“一个中国”的普遍共识和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伟大潮流。目前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基本上掌握在北京一方,而台湾则正处于近10年来最弱、最不务实,又最无规则感、稳定感的权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陈水扁为了自己及亲友的私利捣乱,完全是无理取闹,不可能得逞的。近日,美国政府又在逼陈水扁明确表态说明:“终统”不是“废统”。岛内野党正在准备罢免陈水扁,4月胡布会如何达成共识,建造反独防乱的防火墙,事态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中国的江山一统岂是一个小小陈水扁就能废得了的!最后被废的只能是他自己,落得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645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