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人二代助力父母在日成就大业
日期: 2016/04/04 16:26 评分: 10.00/1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

一些来日较早的新华人来日本留学、创业一晃二十几年,他们的后代也在日本长大成人,其中有许多人在家庭与社会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环境中成长,兼收并蓄,融汇中日,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利用自己精通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不仅活跃在日本社会,而且在工作和事业上积极帮助父母闯天下,成大业,成了华人社会的一道崭新的风景。


书墨芬芳靓丽翻译主持人

著名书法家刘洪友的千金刘一竹,谙熟中英日文,从高中时代起就经常帮着父亲的活动做翻译了。一竹的母亲罗华告诉记者,刘老师的书法学院每年都要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展览和颁奖式,有一年书法展览时,正好一竹大学毕业,就担任了现场翻译。之后越来越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在几项重要的活动中都担任翻译和司仪工作。

刘一竹(左)为中野良子做翻译。

去年5月,刘洪友的“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南京和平友好樱花园开幕,展出作品40幅、照片近百张。中国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李啸,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的特别代表松本彧彦,电影《追捕》“真由美”的扮演者中野良子,出席开幕典礼。当时,正是一竹跟随父亲前往南京,并随同为中野良子担任翻译。

据国内媒体报道,“电影《追捕》中真由美的扮演者、65岁的中野良子也特意从日本赶到了开幕式现场。中野良子一边欣赏刘洪友的作品一边伸出大拇指,她说,中日之间需要更多像刘洪友这样的和平文化使者,也需要更多像这样的展览促进中日之间的友好、和平。在南京期间,中野良子还参观南艺并出席“电影传奇艺术沙龙”晚会。当时也是一竹陪伴左右翻译。

早在2013年,本报就曾报道过一竹的出类拔萃。在题为《在日华人二代留学第三国成就英才》的报道中,记录了“在日华人子女来到日本,在一种异文化的环境中成长,得天独厚具有两种语言的天赐和熟悉两种文化的教养。不过,更有许多在日华人身在国际化的历史大潮中,深感对世界各种文化与语言的兼收并蓄的人是新时代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目光远大,勇于克服感情的纠葛和退缩的情绪,积极送子女去第三国留学,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多种语言、精通多种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一竹生在中国,5岁随父母来日,在日本接受了小学、中学、高中的教育。高中毕业后,一竹只身赴美留学,留学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每年暑假都会回到日本或中国,与家人相聚。她毕业归来后,曾经在日本企业工作,工作成绩出众,经常在中国、日本、美国间飞行,在社长们面前用三国语言进行咨询解说。

如今的一竹,熟练地运用三国语言为父亲的展览活动助力,成为书法文化活动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罗华很感慨地告诉记者,由于刘老师执教多年,有许多学生都是看着刘老师家的女儿长大的,刚认识时,小一竹还只有四五岁,眼看着她出落得越来越才貌双全,这些书法学员常常是在会场见到她就欣慰感动得落泪。这些场景总是温暖人心,令文化传播也带有多年来民间交流人情的温度。

小象

“多亏妈妈是中国人”

《中文导报》日前报道过“海外王雪涛研究会展”。王雪涛是导报作者莫凡(本名乔蕾)的外祖父,研究会发起人是王雪涛的学生杨永琚,通过朋友把莫凡找到,连带着莫凡的儿子也就是王雪涛先生的曾外孙小象也一起入伙。

小象目前是东京大学学生,交换留学在北京大学留学。据了解,小象在这次画展中发挥了不少作用,如:整理编辑了王雪涛的日文艺术年表、下载编制了30多年前的王雪涛影视DVD、去东京大学图书馆借来了1987年中国教委赠送东大的王雪涛画册及1982年王雪涛逝世时日本新闻的报道,此外还作了大量的中翻日笔译工作。

其中最出色的大概是开幕式当天的致辞翻译。这是他第一次登台在众人面前作口译,不仅来宾众多,而且没有讲稿。第一位讲话,一激动忘了翻译的存在,一直在讲。大家都为翻译担心,作专业翻译的莫凡都为儿子捏着把汗,但没想到平日有些腼腆的小象却异常镇静。一段一段完整归纳,言简意达地翻译出来了。莫凡表示,特别是当她看到儿子能够在自己外祖父的展会上为亲属代表母亲作翻译,而且翻得那么好,她真的很高兴。开幕式结束后,很多人表扬了小象,并向她咨询如何教儿子学好中文。莫凡为本报发来了一段她在儿子小时候写的育儿日记《多亏》:

我们这里离东京有段距离,外国人不多,国际意识不强。儿子0岁入保育园时,园里不曾有过外国人。再加上他爸爸祖上几代都是当地人,周围谁也就没把他当成外国人。

可是,近年来这附近的丘陵已成硅谷,中国电脑科技人员在不断地向这里进军,保育园年年都有中国小朋友入园,为了语言的沟通,儿子被挖掘出来充当小翻译。常有小朋友拽着他问:“这个怎么说?那个怎么讲?”

新来的中国小朋友个个日语不教自通,几日不见,便已融入日本小朋友之中。只有被挖掘出来作翻译的我那儿子接长不短地要为新来的小朋友中翻翻日,日翻翻中,成了保育园里中文讲的最多的人。

今天去接他时,正赶上一个小朋友问他是哪国人,为什么会说中国话?“我妈妈是中国人”儿子的话并没完,我以为他在“我妈妈是中国人”的后面,一定是接“因为”,可他出乎我的意料,很自豪地接了一个“多亏”。这个自豪的“多亏”让我情不自禁地蹲下搂过儿子得意了好久好久。

那一刻,我就想“儿子,妈妈一定不辜负你的这个‘多亏’”。现在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很多事情不是他多亏了我这个中国妈,正如这次展会,已经是我多亏了这个日本生、日本长,喜欢中国、会讲中国话的儿子了。

周家有女初长成

以拍摄世界遗产而闻名的旅日摄影家周剑生,拥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儿,名叫燕子。燕子的母亲特意撰文来表达因女儿而引以为傲的心情:

提笔秀子,脑子里冒出一大堆词汇,比如天降福星,老来得子,家藏千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等,可以用来修饰我家的小女生。这些天来周围的华二代高考捷报频传,孩子们个个精英。替他人高兴之余自然会连想到自家今后会怎样。我家女儿不是学霸型,用小学班主任老师的评语是“应试能力不够强”,或许几年后的高考不能向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样交出一份傲人的答卷。不过,女儿有她自己的看家本领,用老师的话是 “生存能力强”。用她舅妈的话是“情商高于智商”。总之,我们家两枚硕士加起来没有这尊小女生引为骄傲。

正是女儿出生那年里我们顺利申请了日本永住签证。在日本的侨民都知道申请永住的硬性条件比归化还难。也正是那年的5月我家长期不斗艳的兰花绽开了。我们将这些巧合都视为女儿所赐,女儿是我们的福星我们的天。

女儿5、6岁那两年,爸爸满世界跑妈妈总去中国出差,孩子只有白天保育院小学校,晚上托放到朋友同学家或者是区立家庭支援中心。尤其是家庭支援中心,虽然有老师陪睡,碰上耐心的老师还会陪着聊天到深夜,但老师毕竟不是妈妈。一托往往就是一星期。有一次还从中心惹回一头的虱子来。每次我出差小女生都是一副欲哭不能的样子。当妈的除了记一笔账在公司上司头上之外就是一咬牙:这样的孩子早当家。                      

值得一书的是3.11大地震。当天小学5,6年级彩排毕业典礼,低年级早早放学。几个10岁小同学在公园玩儿藏猫猫。下午2点多钟地震突如其来。面对脚下地面张开的裂口,孩子们有吓哭的,有叫妈妈的,不知所措。我家女儿当机立断:“回学校!”。接下来东京发生的情况表明这个小女生的大决断有多么的英明,事后从其他妈妈们绝赞的泪花中就能读出来。

老爸办影展,13岁的女儿亮出她小学5、6两年练就的播音员功底,开幕式给老爸当翻译,不紧不慢,字正腔圆,成为当天的一道风景线。结果小美女翻译博得的掌声远远超过她老爸了。小学千人运动会,人家小女生都能正襟危坐在主席台校长旁边指点江山,还在乎你一个影展?!
小升中时女儿考上东京都立中高一贯制学校,用她的话说是“親孝行”(敬孝道)。时逢我所供职的公司改组,人心惶惶。我们这些侨民在日本没根基,一旦饭碗被端,别说私立学校学资了,连生计都现危机。所以说女儿的应考成功于我来讲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家有女儿还怕什么?这种不失时机的给力岂值千金?是金不换!

自从进了中学,在这所各小学孩子头聚集的环境里女儿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情绪波动也大。对此,我擅自冠予一个时髦的名称叫做青少年焦虑症,一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成长痛”。作为家长除了当精神垃圾箱之外只有默守。前些天私下预测几年后女儿的高考景观时,当爸的还在说“摸不请这孩子肚子里有几瓶墨水”。孩子是站在我们肩膀上成长的,焉能不胜蓝?!这大概是做家长一厢情愿的信念吧。

新年从比利时来的朋友见到女儿后说,“这次见面感觉到她长大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率真,大气和细腻,她是在中日文化混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能感觉到, 她已经吸收了两种文化中大量的良性的东西。 近几年,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纯日本和中国的年轻钢琴家们,为此才能感觉到你女儿的与众不同,希望她能如海绵一样,吸入两种文化众所有精华,将自己塑造成一座优美,典雅,坚实的连接两种文化的小桥。”

嘿,老来得子,我家女儿叫燕子。      

冈本绘美                
                                     
送女儿留学让我有了理想接班人

日籍华人冈本先生在日本经营旅游、人材派遣和友好交流工作已经近40年了。他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是演员,而女儿在冈本先生自己经营的公司里工作。


冈本先生的业务有八、九成是面向中国,虽然冈本先生自己中文流利,但是女儿冈本绘美在日本长大,日常的会话很可以,可是说快了说深了就跟不上趟了。

冈本先生说:我需要一个接班人,因此不仅需要女儿能说流畅的中文,而且业务上的书信往来,文件传递,都还需要能写能读,因此我先送女儿去了天津,去教中文的老师家里住,一方面学习语言,一方面让她了解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状态。

为了使她的中文更加进步,适应我们公司业务需求,我在2009年10月又把她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一年中文,并得到了进修中文的毕业文凭。

回到日本以后,她的中文真的有了很大进步,在工作中用电话和中国联系,用电脑联系都没问题了。只要慢点说,她90%都能听得懂,一般工作已经完全胜任了。送他去中国留学,使我有了理想的接班人。

但是我觉得光语言过关还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社会。因为她从小开始接受日本教育,无论是掌握知识的方法、道德修养、接人待物、思考问题的方式等都是日本式的,虽然中国人和日本人长得都一样,但是在上述这些方面差异很大,不做到互相了解也就不能互相理解,不互相理解就会发生误会和冲突,因此我想让她继续从更深的层次了解中国。

这次有一个中国青年媒体代表团访日,我特意安排女儿陪他们一起去青森参访,尽量让她多接触中国人。

现在只要有中日交流的活动我都让她尽量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理解,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会学习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儿子现在虽然做演员,但是我也让他去北京和上海短期留学,这对增加他的阅历,增加他的语言能力都有好处,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有帮助。

冈本先生说:现在日本方面去中国留学的,90%是学习语言,只有10%是学其它专业,看来日本对会中文的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中国政府为外国人留学中国提供了许多奖学金,因此只要是外国国籍,经济上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16438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