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多维
近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引发多方关注,财新网的一篇《疫苗之殇》也在大陆网络刷屏,但不久即被删除。分析指出,财新网的文章多数内容为旧稿,且与近期出现的山东“问题疫苗”并无关系密切。
据大陆时事微信公共号“槽边往事”认为,《疫苗之殇》并不止一篇文章,而是一系列文章都用了这个名字。所有这些“疫苗之殇”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稿件,其中的主要部分都用了财新记着郭现中在2013年采写的疫苗问题旧稿。
也就是说,所有《疫苗之殇》的文章开头,说的是最近的非法疫苗流入市场这件事情,但是,随后附上的各种疫苗引起的惨剧,是一篇旧稿,它们之间并没有有明确关联。
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事实判断。最近 媒体报道的山东5.7亿非法疫苗案里:1、出问题的是二类疫苗,不是一类疫苗;2、是非法疫苗,不是有毒疫苗;3、问题出在疫苗没有冷链保藏,造成疫苗可 能失效。这些是媒体报道的事实部分。由此而来来惩戒、追责,当然应该支持。
而财新2013年的旧稿,揭示的是另外一种事实:接种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把这两种不同的事实拼接起来,是在试图操控公众的认知,强行在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于是,失效疫苗=会产生严重后果。这是根本不符合逻辑的。
公众产生恐慌,在“你的沉默就是帮凶”的刺激下,各种《疫苗之殇》点击纷纷突破10万+。媒体、自媒体得到了它们梦寐以求的10万+热文,公众得到了什么?
这种操控大众传播的手法非常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到。我 们可以先写一段某种型号汽车存在缺陷被召回的新闻,然后配上10个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图片。选取图片的时候稍微留神一点,全部选取这个品牌的汽 车就好。最后,写上“为了你和你家人朋友的生命安全,请转发起来,珍爱生命,远离XX”。只要市场上这种汽车足够多,刷爆朋友圈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殇”是指幼年夭折或为国战死者。疫苗还有幼年中年之分?还是疫苗为国捐躯了?所有文盲都喜欢乱用这个字,只是因为它看起来比“伤”字更上档次一点。就像是文盲乡镇企业家开个家具厂,不说家具,非得说是家俬。
据悉,目前财新网已将《疫苗之殇》文章删除。
以下为财新网此前所发《疫苗之殇!!!》全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 案,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据济南警方初步统计,在长达5年多时间,庞某卫母女从医药公司业务员或疫苗贩子手中,低价购入流感、乙肝、狂犬病 等25种人用疫苗然后加价售往湖北、安徽、广东、河南、四川等18个省。疫苗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早在2013年,财新记者郭现中就拍摄完成过一组有关 疫苗问题的深度报道《疫苗之殇》,引发过巨大反响和讨论。但是三年过去,问题依旧,悲剧也依旧在上演。对于疫苗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正常 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目前都缺乏足够的识别和补偿。这里我们重发这组报道,希望读者能有些风险防范意识,更希望卫生疾控部门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
曾经的架子鼓十级的活泼女孩因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现在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在鬼门关几度挣扎之后虽然在渐渐康复,但是那架凝结父母希望的进口鼓她已经几年不摸而落满灰尘。
董梓欣现在已经是植物人状态,父母常年不回来,把这个 孩子交给了七十岁的爷爷奶奶抚养。2009年5月,董梓欣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同年12月,奶奶带孩子去卫生所接种了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轮状病 毒疫苗,结果孩子当天就开始发烧,辗转多家医院后,医院告诉他们:孩子造成的脑损害不可逆转,任何治疗均不再有价值。
从死亡线上被救回来的许译文大脑严重受损,在经过多次 干细胞移植之后,唯一的进步就是会在父母的要求下击打几次小鼓。2011年2月,许伟的妻子带女儿许译文接种了百白破的第二针和脊灰的第三剂。5天之后孩 子突然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两天下了四份病危通知书。历经三家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女儿生命体征才得以稳定下来。但此时孩子已 经脑部萎缩,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失去肢体活动能力, 市人民医院的诊断为:病毒性脑病。
2012年4月23日,龚建的妻子抱着孩子去了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孩子身体出现异常,在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发现血小板竟然只剩下11个(人体正常值是100~300),孩子连夜住进了 ICU。医院连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并很快在5月8日做了第一次骨髓穿刺。在一次次的骨髓穿刺中,这个一岁半的孩子受尽了折磨,妈妈精神也接近崩溃。可最 终还是没能停住死神的脚步,2013年4月22日凌晨,龚子崇因血小板过低导致的颅内出血去世。
谢俊杰今年5岁,本应该是起淘气不消停的年纪,但他大部分的玩耍时间都是在阁楼上独自度过,一刻也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注射疫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拗口的名字如同一个隐身的魔鬼,随时威胁着他的生命。
方灶群陪着小沁怡在楼下的空地玩耍,小家伙将手里的玩 具娃娃甩来甩去,稍不满意就大喊大叫,“从小就住院,孩子的性格受到很大影响”。2011年3月,方灶群夫妇带着女儿方沁怡接种卡介苗,5月底时,作为护 士的妻子在一次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其腋下淋巴肿大,直到7月份,孩子的淋巴肿大已经有鸡蛋大小了,还出现溃烂。在不断奔波治疗的同时,方灶群也不断地找疾控 中心要求鉴定。最终得到了“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严重反应”的结论, 并给出了三级丙等的伤残鉴定。
2013年清明节,夫妻俩回了老家给去世已经三年的孩 子的坟头立了块碑,并冲洗了和孩子等大的照片,就像孩子还活着。2009年,女儿费晶铭正值花季,天生一副好嗓子学美声,梦想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同年 11月打了甲流疫苗,之后被诊断为“急性重症再生障 碍性贫血”。晶晶在入院到去世前,三个月的时间里 做了四次骨髓穿刺。在最后一次穿刺中生命体征恶化,最终离开人世。
一年前,马宇轩还在深圳,会在父母的注视下随着音乐跳 舞;一年后,马宇轩在湖南常德老家, 安静地躺在婴儿床上,对这个世界再没有回应。改变这一切的是一针疫苗。2012年2月15日小宇轩进行了乙脑疫苗的注射,仅仅过了6天,突然开始发烧、呕 吐甚至抽搐。但是住院三天也没查出病因,情况也越来越糟,之后被送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ICU,医院给出的诊断是:乙脑。
梁嘉怡已经12岁了,却还是只有一捧大,智力为零。 2001年,梁永立的小女儿梁嘉怡出生,健康可爱。2003年8月,梁永立带小嘉怡到会城卫生院一门诊打第二支乙型脑炎预防针。次日凌晨,小嘉怡发起了高 烧,住院治疗,出院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 转眼近10年过去了,梁嘉怡已经接近植物人的状态,四肢萎缩,只有几十斤重,每日饮食都要靠豆浆机打成汁状喂下去。为了讨说法,父亲梁永立曾历时35天骑 自行车到北京上访。
易世华在历经几个月的昏迷和几次抢救之后终于活下来, 现在郑州一家卫校学习,她说现在的生活就像宿舍楼下的场景一样,一团糟。易世华原本是个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孩子。2006年 12月,她和所有同学一样由校医注射了流脑(A+C)疫苗,噩 梦从此开始。几天后,她突然变得思维迟钝、胡言乱语,后来 还突然昏倒了。到北京治疗时,易世华已 经昏迷不醒,生命垂危。最后医院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 炎”。
余荣辉在打疫苗之前获得过江门市第一届五年级作文大王比赛的一等奖,他写作的题目是《拯救地球》。他最终也没有完成梦想,他甚至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注射疫苗后导致智力低下,喜怒无常,无力面对多舛的世界。
王昭洁已经7岁,每日在院子里房子里漫无目的的徘徊。 2007年4月9日,当时6个月大的王昭洁注射了乙肝疫苗的第三针,厄运从此开始。当晚就开始发高烧,很快就发展到惊厥抽搐。从此之后,孩子只要一发烧就 抽搐, 又过了半年,竟然开始不发烧也抽搐了。智力接近于零,连喝水都要用针管打到嘴里。
李佳欣于2009注射了乙脑疫苗,2010年出现发热 和全身抽搐。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于1月19日转到大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住院22天后出院,后语言功能和运动功 能都受到损害,留下后遗症。西安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小组鉴定为与疫苗无关。李尊伟不服,2011年1月13日 在户县卫生局以死相逼,服下了整瓶的安眠药,经医院抢救才得以脱险。当年,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我祈祷奇迹在儿子身上出现,让一切的痛苦都离我们远 去,回到以前的幸福平静的生活中去,让时间倒流到2010年3 月16日,把儿子身上的那针药水取回......”李宝向在申诉书里这样写道。那一天,他八岁的儿子李致康打完甲流疫苗,表现得没精打采,之后的两三天, 孩子一直气息奄奄。辗转多地最终来到北京,在北京儿童医院ICU,四个月的治疗花去了三十万元,耗尽积蓄,但换来的确是“植物人”状态的孩子。
王艺筱已经四岁,连翻身都不会。父母奔忙终日换得一点 治疗费用,奶奶做饭的时候,她只能安静地躺在玩具堆里。2010年3月,妈妈史玉凤带王艺筱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接种了A群流脑疫苗,当晚孩子就发高烧并开 始抽搐,被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转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治疗半年依然无效。当年9月,他们去了北京大学妇儿医院,病情才逐渐稳定,但巨额的医疗费用已让这 个家庭濒临绝境。
注射强化麻疹疫苗之后,孙舒晴就患上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虽然暂时保住了命,但是却让她的身体停止了生长,六岁的孩子还停留在打疫苗前的身高。
卢佳润现在的智力基本为零,母亲带她看院子里早开的樱桃花,她在怀里一动不动,却一直睁着眼睛。卢佳润曾经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挨着墙站,每天早上 六点就会醒来,趴在卢卫卫脸上喊爸爸。卢卫卫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但四年前的一针疫苗让这种幸福戛然而止。
郑州北郊的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张俊龙已经这样一动不动躺了三年。
注射疫苗之后,这个本来都会爬了的孩子再也没能站起来,年轻的母亲伤心欲绝。高晨翔,一 个曾寄托了这个家庭无数希望的名字。“现在叫什么都不重要了, 孩子已经完全毁了,我们这个家一辈子都只能熬着过冬了”。此时, 高晨翔正在炕上吮吸手指,不停蠕动着发出奇怪的声响。
每天晚饭后,奶奶和妈妈都会带着冀赟去街上走走,算是 康复治疗的延续。疾控中心所公布的百万分之一的疫苗不良反应率在统计学上或许微不足道, 但对于每一个受害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近日山东非法疫苗案再次刺痛了我们的双眼,悲剧轮番重播,我们只愿今后苦难不再无止境的上演。
据大陆时事微信公共号“槽边往事”认为,《疫苗之殇》并不止一篇文章,而是一系列文章都用了这个名字。所有这些“疫苗之殇”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稿件,其中的主要部分都用了财新记着郭现中在2013年采写的疫苗问题旧稿。
也就是说,所有《疫苗之殇》的文章开头,说的是最近的非法疫苗流入市场这件事情,但是,随后附上的各种疫苗引起的惨剧,是一篇旧稿,它们之间并没有有明确关联。
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事实判断。最近 媒体报道的山东5.7亿非法疫苗案里:1、出问题的是二类疫苗,不是一类疫苗;2、是非法疫苗,不是有毒疫苗;3、问题出在疫苗没有冷链保藏,造成疫苗可 能失效。这些是媒体报道的事实部分。由此而来来惩戒、追责,当然应该支持。
而财新2013年的旧稿,揭示的是另外一种事实:接种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把这两种不同的事实拼接起来,是在试图操控公众的认知,强行在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于是,失效疫苗=会产生严重后果。这是根本不符合逻辑的。
公众产生恐慌,在“你的沉默就是帮凶”的刺激下,各种《疫苗之殇》点击纷纷突破10万+。媒体、自媒体得到了它们梦寐以求的10万+热文,公众得到了什么?
这种操控大众传播的手法非常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到。我 们可以先写一段某种型号汽车存在缺陷被召回的新闻,然后配上10个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图片。选取图片的时候稍微留神一点,全部选取这个品牌的汽 车就好。最后,写上“为了你和你家人朋友的生命安全,请转发起来,珍爱生命,远离XX”。只要市场上这种汽车足够多,刷爆朋友圈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殇”是指幼年夭折或为国战死者。疫苗还有幼年中年之分?还是疫苗为国捐躯了?所有文盲都喜欢乱用这个字,只是因为它看起来比“伤”字更上档次一点。就像是文盲乡镇企业家开个家具厂,不说家具,非得说是家俬。
据悉,目前财新网已将《疫苗之殇》文章删除。
以下为财新网此前所发《疫苗之殇!!!》全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 案,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据济南警方初步统计,在长达5年多时间,庞某卫母女从医药公司业务员或疫苗贩子手中,低价购入流感、乙肝、狂犬病 等25种人用疫苗然后加价售往湖北、安徽、广东、河南、四川等18个省。疫苗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早在2013年,财新记者郭现中就拍摄完成过一组有关 疫苗问题的深度报道《疫苗之殇》,引发过巨大反响和讨论。但是三年过去,问题依旧,悲剧也依旧在上演。对于疫苗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正常 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目前都缺乏足够的识别和补偿。这里我们重发这组报道,希望读者能有些风险防范意识,更希望卫生疾控部门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
曾经的架子鼓十级的活泼女孩因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现在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在鬼门关几度挣扎之后虽然在渐渐康复,但是那架凝结父母希望的进口鼓她已经几年不摸而落满灰尘。
董梓欣现在已经是植物人状态,父母常年不回来,把这个 孩子交给了七十岁的爷爷奶奶抚养。2009年5月,董梓欣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同年12月,奶奶带孩子去卫生所接种了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轮状病 毒疫苗,结果孩子当天就开始发烧,辗转多家医院后,医院告诉他们:孩子造成的脑损害不可逆转,任何治疗均不再有价值。
从死亡线上被救回来的许译文大脑严重受损,在经过多次 干细胞移植之后,唯一的进步就是会在父母的要求下击打几次小鼓。2011年2月,许伟的妻子带女儿许译文接种了百白破的第二针和脊灰的第三剂。5天之后孩 子突然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两天下了四份病危通知书。历经三家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女儿生命体征才得以稳定下来。但此时孩子已 经脑部萎缩,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失去肢体活动能力, 市人民医院的诊断为:病毒性脑病。
2012年4月23日,龚建的妻子抱着孩子去了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孩子身体出现异常,在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发现血小板竟然只剩下11个(人体正常值是100~300),孩子连夜住进了 ICU。医院连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并很快在5月8日做了第一次骨髓穿刺。在一次次的骨髓穿刺中,这个一岁半的孩子受尽了折磨,妈妈精神也接近崩溃。可最 终还是没能停住死神的脚步,2013年4月22日凌晨,龚子崇因血小板过低导致的颅内出血去世。
谢俊杰今年5岁,本应该是起淘气不消停的年纪,但他大部分的玩耍时间都是在阁楼上独自度过,一刻也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注射疫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拗口的名字如同一个隐身的魔鬼,随时威胁着他的生命。
方灶群陪着小沁怡在楼下的空地玩耍,小家伙将手里的玩 具娃娃甩来甩去,稍不满意就大喊大叫,“从小就住院,孩子的性格受到很大影响”。2011年3月,方灶群夫妇带着女儿方沁怡接种卡介苗,5月底时,作为护 士的妻子在一次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其腋下淋巴肿大,直到7月份,孩子的淋巴肿大已经有鸡蛋大小了,还出现溃烂。在不断奔波治疗的同时,方灶群也不断地找疾控 中心要求鉴定。最终得到了“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严重反应”的结论, 并给出了三级丙等的伤残鉴定。
2013年清明节,夫妻俩回了老家给去世已经三年的孩 子的坟头立了块碑,并冲洗了和孩子等大的照片,就像孩子还活着。2009年,女儿费晶铭正值花季,天生一副好嗓子学美声,梦想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同年 11月打了甲流疫苗,之后被诊断为“急性重症再生障 碍性贫血”。晶晶在入院到去世前,三个月的时间里 做了四次骨髓穿刺。在最后一次穿刺中生命体征恶化,最终离开人世。
一年前,马宇轩还在深圳,会在父母的注视下随着音乐跳 舞;一年后,马宇轩在湖南常德老家, 安静地躺在婴儿床上,对这个世界再没有回应。改变这一切的是一针疫苗。2012年2月15日小宇轩进行了乙脑疫苗的注射,仅仅过了6天,突然开始发烧、呕 吐甚至抽搐。但是住院三天也没查出病因,情况也越来越糟,之后被送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ICU,医院给出的诊断是:乙脑。
梁嘉怡已经12岁了,却还是只有一捧大,智力为零。 2001年,梁永立的小女儿梁嘉怡出生,健康可爱。2003年8月,梁永立带小嘉怡到会城卫生院一门诊打第二支乙型脑炎预防针。次日凌晨,小嘉怡发起了高 烧,住院治疗,出院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 转眼近10年过去了,梁嘉怡已经接近植物人的状态,四肢萎缩,只有几十斤重,每日饮食都要靠豆浆机打成汁状喂下去。为了讨说法,父亲梁永立曾历时35天骑 自行车到北京上访。
易世华在历经几个月的昏迷和几次抢救之后终于活下来, 现在郑州一家卫校学习,她说现在的生活就像宿舍楼下的场景一样,一团糟。易世华原本是个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孩子。2006年 12月,她和所有同学一样由校医注射了流脑(A+C)疫苗,噩 梦从此开始。几天后,她突然变得思维迟钝、胡言乱语,后来 还突然昏倒了。到北京治疗时,易世华已 经昏迷不醒,生命垂危。最后医院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 炎”。
余荣辉在打疫苗之前获得过江门市第一届五年级作文大王比赛的一等奖,他写作的题目是《拯救地球》。他最终也没有完成梦想,他甚至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注射疫苗后导致智力低下,喜怒无常,无力面对多舛的世界。
王昭洁已经7岁,每日在院子里房子里漫无目的的徘徊。 2007年4月9日,当时6个月大的王昭洁注射了乙肝疫苗的第三针,厄运从此开始。当晚就开始发高烧,很快就发展到惊厥抽搐。从此之后,孩子只要一发烧就 抽搐, 又过了半年,竟然开始不发烧也抽搐了。智力接近于零,连喝水都要用针管打到嘴里。
李佳欣于2009注射了乙脑疫苗,2010年出现发热 和全身抽搐。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于1月19日转到大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住院22天后出院,后语言功能和运动功 能都受到损害,留下后遗症。西安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小组鉴定为与疫苗无关。李尊伟不服,2011年1月13日 在户县卫生局以死相逼,服下了整瓶的安眠药,经医院抢救才得以脱险。当年,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我祈祷奇迹在儿子身上出现,让一切的痛苦都离我们远 去,回到以前的幸福平静的生活中去,让时间倒流到2010年3 月16日,把儿子身上的那针药水取回......”李宝向在申诉书里这样写道。那一天,他八岁的儿子李致康打完甲流疫苗,表现得没精打采,之后的两三天, 孩子一直气息奄奄。辗转多地最终来到北京,在北京儿童医院ICU,四个月的治疗花去了三十万元,耗尽积蓄,但换来的确是“植物人”状态的孩子。
王艺筱已经四岁,连翻身都不会。父母奔忙终日换得一点 治疗费用,奶奶做饭的时候,她只能安静地躺在玩具堆里。2010年3月,妈妈史玉凤带王艺筱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接种了A群流脑疫苗,当晚孩子就发高烧并开 始抽搐,被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转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治疗半年依然无效。当年9月,他们去了北京大学妇儿医院,病情才逐渐稳定,但巨额的医疗费用已让这 个家庭濒临绝境。
注射强化麻疹疫苗之后,孙舒晴就患上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虽然暂时保住了命,但是却让她的身体停止了生长,六岁的孩子还停留在打疫苗前的身高。
卢佳润现在的智力基本为零,母亲带她看院子里早开的樱桃花,她在怀里一动不动,却一直睁着眼睛。卢佳润曾经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挨着墙站,每天早上 六点就会醒来,趴在卢卫卫脸上喊爸爸。卢卫卫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但四年前的一针疫苗让这种幸福戛然而止。
郑州北郊的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张俊龙已经这样一动不动躺了三年。
注射疫苗之后,这个本来都会爬了的孩子再也没能站起来,年轻的母亲伤心欲绝。高晨翔,一 个曾寄托了这个家庭无数希望的名字。“现在叫什么都不重要了, 孩子已经完全毁了,我们这个家一辈子都只能熬着过冬了”。此时, 高晨翔正在炕上吮吸手指,不停蠕动着发出奇怪的声响。
每天晚饭后,奶奶和妈妈都会带着冀赟去街上走走,算是 康复治疗的延续。疾控中心所公布的百万分之一的疫苗不良反应率在统计学上或许微不足道, 但对于每一个受害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近日山东非法疫苗案再次刺痛了我们的双眼,悲剧轮番重播,我们只愿今后苦难不再无止境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