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想推动萎靡不振的慈善业,作为其在五年内消除贫困的宏伟计划的内容之一。拟议中的慈善法草案9日已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是世界上捐赠额最少的国家之一,这部法律将提升该国的捐赠状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说,制定慈善法将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反复提到的一个关键主题。
中国政府希望实现这一目标,以及到2020年使7000万人脱贫。慈善法草案表明政府将慈善看做潜在的推动力。
在此次审议慈善法草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与会代表还要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的工作报告。
但9日代表们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慈善议题上。李建国说:“慈善事业是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局希望慈善法将重建中国人对慈善机构的信任。之前,争议事件曾重创慈善业,比如郭美美事件。
另一个障碍是中国的慈善组织必须隶属于某个政府单位,这引起了公众的怀疑。
经济学家胡星斗说,捐款常常会交给地方政府,至于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透明度。中国拟议中的慈善法将取消将慈善机构与政府部门关联在一起的要求。
根据英国慈善救助基金会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慈善捐赠款项第二少的国家,仅高于布隆迪。中国公民2014年的捐款额仅为160亿美元,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到0.2%。
拟议中的慈善法将迫使慈善机构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表。它还寻求推动自愿捐助。胡星斗说,中国人天性善良慷慨。如果这部法律实施得好,中国会有脱贫的巨大潜力。